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391 道试题
1 . 下表是雍正、乾隆年间人均土地占有量统计表,据此可以获得的直接信息是
时间人口(人)人均土地(亩/人)
雍正十二年(1734年)2735546232.54
乾隆十八年(1753年)1027500006.89
乾隆三十一年(1766年)2080957963.56
A.资源危机日益暴露B.耕地面积逐步减少
C.土地兼并愈演愈烈D.重农抑商的重要性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2 . 战国时期,商鞅把原来田界统统破除,重新设置田界,不许私自移动,并把土地授给农民,允许土地买卖。这种做法实际上
A.确立了封建土地私有制B.巩固了奴隶主的权力
C.进一步推广了井田制D.将所有土地公有化
2021-12-27更新 | 292次组卷 | 56卷引用:江苏省南京市高淳区淳辉高级中学2017—2018学年度高二第一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卷
3 . 关于下列两种古代生产工具的说法正确的是(     
A.两种工具都是古代农业生产领域重大发明
B.两种工具使用都使人类摆脱了自然力限制
C.两种工具都能够在生产中节省一定的人力
D.两项发明在当时都推动了经济重心的南移
4 . 东汉末年至魏晋之际,关中、中原两大经济区的人口急剧减少,北方士民纷纷背井离乡,举家南迁。此后南方许多荒原变成肥田沃野,荆扬的洞庭、鄱阳、太湖流域成了谷仓地带,有些地方甚至出现了“三熟之稻”。这说明当时人口南迁产生的主要影响是
A.造成了南方人多地少的矛盾B.促进了江南经济的开发
C.加剧了南北矛盾和割据状态D.完成了经济重心的南移
2021-10-20更新 | 455次组卷 | 23卷引用:江苏省泰州市靖江高级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5 . “潘楼东去十字街,谓之土市子,又谓之竹竿市。又东十字大街,曰从行裹角,茶坊每五更点灯,博易买卖衣服、图画、花环、领抹之类,至晓即散,谓之‘鬼市子’。”材料中“鬼市子”的出现反映了
A.政府严格控制商业活动的时间B.农村自发的集市贸易开始出现
C.政府对商业交易活动监管放松D.地域性商人群体扩大经营范围
6 . 《商君书》:“末事不禁,则技巧之人利,而游食者众之谓也。故农之用力最苦,而赢利少,不如商贾、技巧之人。苟能令商贾、技巧之人无繁,则欲国之无富,不可得也。”材料反映了当时出现的
A.闭关锁国政策B.重农抑商思想C.工商皆本理念D.抑制兼并措施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7 . 《第三批禁止出境展览文物目录》列有商青铜立人像和西周晋侯鸟尊这两件珍贵文物,商周时期这两件青铜器的铸造应归功于
A.官营手工业B.民间手工业C.家庭手工业D.民营手工业
2021-09-05更新 | 43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苏省无锡市2019-2020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质量抽测建议历史(必修)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8 . 据资料统计:在明后期至清前期200余年间,世界白银产量的一半流入中国。拥有一流城市、最为密集和完善市场网络的中国,成为当时世界经济和贸易的中心区域。然而当时它却没有形成强大的扫荡旧经济基础的革命性变化。其内在的原因在于
A.大河流域的农耕文明不适于工商业发展
B.“重农抑商”、“海禁”与“闭关锁国”政策的影响
C.由于鸦片大量流入导致白银的大量外流
D.英国工业革命后对中国进行的商品输出
2021-09-04更新 | 696次组卷 | 172卷引用:2010年江苏省淮州中学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9 . 元朝人曾作《木棉歌》:“秋阳收尽枝头器,烘绽青囊翻门絮,田妇携筐采得归,浑家指作机中布。大儿来觅襦,小儿来觅裤。”材料介绍的元朝人民生活场景属于
A.高度发达的棉纺织业B.自给自足的农业生活
C.高度发达的制瓷业D.资本主义萌芽的出现
2021-09-03更新 | 60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苏省无锡市2017-2018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10 . 农耕时代的中国商业和商人的命运,与王朝的政策相关,而政策的变化又与农业经济相辅相成。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材料二


材料三



《清明上河图》中汴河船运的景象

材料四 生之有时而用之无度,则物力必屈……今背本而趋末,食者甚众,是天下之大残也……今驱民而归之农,皆著于本,使天下各食其力。末技游食之民转而缘南亩,则畜积足而人乐其所矣。贾谊《论积贮疏》世儒不察,以工商为末,妄议抑之。夫工固圣王之所欲来,商又使其愿出于途者,盖皆本也。

——黄宗羲《明夷待访录·财计三》


(1)材料一中的农业生产工具最早出现于什么时期?这一生产工具在唐朝时有何变化?唐朝的农业生产工具还取得了什么进步?
(2)结合材料二和所学知识,分析汉代“市”的发展状况。
(3)结合材料三与所学知识,分析宋朝“市”的发展状况。
(4)材料四中的贾谊和黄宗羲是如何看待农业和工商关系的?各自的理由是什么?你认为哪一个符合历史发展潮流?
2021-09-03更新 | 18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苏省无锡市2017-2018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首页3 4 5 6 7 8 9 10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