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391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1 . 下表是二十一世纪以来有关明清市镇研究的成果(部分),这些成果最能说明(     
变音及书目内容简介
范金民《明清地域商人与江南市镇经济》阐述了各地商人特别是外地商人在江南市镇发展过程中的作用
张海英《明清江南市镇的行政管理》探讨了作为职能部门的各类政府管理机构在江南市镇发展中的作用
呈滔《清代江南市镇与农村关系的空间透视》以苏州地区作为研究的个案,视角放在市镇与周围农村的关系上。
A.史学研究的视角是多维的B.明清市镇主要发挥政治功能
C.明清江南是全国经济中心D.唯物史观是历史研究的原则
2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明代米价表

期间

皇帝年号

每公石平均价格(单位:公分银)

每公斤银所能购得之米(单位:公石)

16世纪前半期

正德一嘉靖

20.19

49.52

16世纪后半期

隆庆一万历

23.00

43.48

17世纪前半期

万历一崇祯

32.19

31.07

平均

18.00

52.9

一—彭信威《中国货币史》

材料二   白银货币化促使中国与世界联系起来,几乎绕地球一周的贸易结构,以白银为轴心建立了起来。当世界市场的白银滚滚而来之时,它已成为正在变革之中的中国社会经济增长的助动力。白银货币量的增加,无疑提高了商品的产出和销售,加速了社会经济增长发展;同时,它也加速了社会转型期的动荡。崇祯年间社会出现了通货危机,银贱物贵,既缺少白银,米谷等实物也相当匮乏,市场一片萧条。与此同时,美洲和日本银矿的开采量却在减少,流入量也在减少,于是社会动荡加剧,内忧外患迭起的明王朝便在中外互动的作用下灭亡了。

一一摘编自万明《明代白银货币化:中国与世界连接的新视角》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明朝从16世纪一17世纪前半期白银购买力变化,简析白银购买力变动的原因。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白银货币化对中国和世界产生的影响。
3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中国茶从“神农氏尝百草,日遇七十二毒,得茶而解之”至今,已有近五千年的历史。商朝以前,茶被视为珍物。六朝时期,我国佛教盛行,茶与佛教产生互动,促进了茶文化的萌芽。唐朝时期,茶叶品种更加多样,产量也更高。同时随着茶叶贸易活动不断完善,大众饮茶习惯逐渐形成。唐代大量与茶相关的作品出现,如茶诗、茶画等。世界上第一部专门写茶叶的著作《茶经》出现,其内容丰富,包含生物学、生态学、制茶学、分类学及数理学等一系列学科知识,还包括当时盛行的一些关于茶文化的传说、史记资料、诗词歌赋等。

——摘编自郝祁花《中国茶文化的历史演变及内涵研究》

材料二 1658年,伦敦《政治快报》上刊登了一则茶叶广告,称饮茶可以改善体质,这是英国最早的关于茶的记载。1669年,英国政府授权英国东印度公司专营茶叶贸易,从中国大量进口茶叶到欧洲市场。1786年,一名法国人到英国旅行时注意到:即使是贫困百姓家,也能和富裕人家一样,一天喝两次茶。因为廉价而且能够迅速补充能量,茶叶特别受工人阶层的欢迎。18世纪末,英国从中国进口的茶叶量达到了230万磅,与这个世纪的头一年相比,足足增长了200倍。1851年,英国人将中国的茶树和制茶技艺带到印度,茶叶在印度和锡兰被大面积种植,欧洲红茶市场摆脱了对中国产地的依赖。

——摘编自【英】艾伦·麦克法兰,【英】艾丽斯·麦克法兰《绿色黄金:茶叶帝国》


(1)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中国古代茶文化的特点和作用。
(2)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17-19世纪茶文化在英国盛行的原因,并分析英国社会饮茶的特点。
(3)综合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茶文化在世界传播的积极意义。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4 . 明朝以前,文人售画为人所不齿;到了明朝,唐寅宣称:“闲来写幅青山卖,不使人间造孽钱”;清朝郑板桥则公开说:“大幅六两,中幅四两,小幅二两”。这反映出(       
A.文人为人气节的逐步沦丧B.商品经济发展冲击了价值观念
C.文人作画风格的巨大改变D.文化消费提升了社会消费品质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5 . 如表宋代法律就田宅买卖契约进行的明确规定。这些规定可用来佐证末代
第一步先问亲邻在同等交易价格原则下房屋亲邻拥有优先购买权
第二步输钱印契订立契约,缴纳契税,官府在契约。上加盖官印
第三步过割赋役官府在双方的赋税账簿内进行变更登记
第四步交产离业出卖人将田宅交付给买受人
A.社会成员的身份趋于平等B.私有制和商品经济的发展
C.重视家族的门第观念淡化D.契税是政府主要财政收入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6 . 如图是汉代文物“龟坐凤形铜灯”,顶部为浅圆盘形灯盏,中间为一展翅凤鸟灯柱,下部以神龟为底座。凤鸟昂首翘尾,展翅欲飞,凤足稳踏龟背之上。神龟双目圆睁,也作仰首形,跃跃欲试。整个造型充满了动感与活力。该作品主要反映出汉代

A.精妙复杂的匠人巧思B.安稳富足的生活祈愿
C.灿烂辉煌的文学艺术D.奋发有为的时代风貌
2022-06-28更新 | 104次组卷 | 3卷引用:江苏省连云港市2021-2022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7 . 表中米价的波动主要是由于
明代米价表
期间每公石平均价值(单位:公分银)每公斤银所能购得之米(单位:公石)
15世纪前半期10.8492.22
15世纪后半期16.3561.16
16世纪前半期20.1949.52
16世纪后半期23.0043.48
17世纪前半期32.1931.07

A.“海禁”政策趋于松弛B.白银大量流入中国
C.农产品商品化程度加深D.赋税制度改革成功
2022-06-27更新 | 53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苏省盐城市2021-2022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8 . 唐初,继续推行均田制和租庸调制。唐中期以后,土地兼并加剧,均田制无法推行,租庸调制难以维持。780年,唐朝改行两税法。这一变化表明唐朝中期以后
A.赋税制度改革能够有效缓解土地兼并
B.土地制度变化影响赋税制度变化
C.抑制兼并是政府增收的主要途径
D.赋税制度变化影响土地制度变化
2022-06-25更新 | 265次组卷 | 57卷引用:江苏省江阴市2021-2022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9 . 汉画像石被誉为雕刻在石头上的“绣像汉代史”。下面两幅“牛耕图”意蕴生动,儿童呆萌可爱,让人心生爱怜。由此推断,汉代

图1《江苏睢宁县双沟牛耕画像石》

图2《陕西绥德县牛耕点播画像石》
A.人物画成为绘画的主流B.注重劳动技能习得
C.农耕技术取得重大突破D.推行重农抑商政策
2022-05-13更新 | 233次组卷 | 4卷引用:江苏省镇江市句容高级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10 . 明清之际的江南地区,出现了“士商相混”的现象,“天下之士多出于商”;嘉道时期,士商相混的趋势愈演愈甚,在当时的很多历史文献中,“绅商”一词使用频率很高。一些地方出现“儒商”,读书人将儒家思想运用于商业经营中。以上现象说明(     
A.商人地位有所提高B.社会阶层比较混乱
C.重农抑商政策瓦解D.商业发展日益繁荣
2022-03-21更新 | 156次组卷 | 5卷引用:江苏省海安市2021-2022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