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54 道试题
1 . 铁犁牛耕这种耕作方式最早出现于
A.春秋战国时期B.秦汉时期C.魏晋时期D.宋元时期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2 . 《第三批禁止出境展览文物目录》列有商青铜立人像和西周晋侯鸟尊这两件珍贵文物,商周时期这两件青铜器的铸造应归功于
A.官营手工业B.民间手工业C.家庭手工业D.民营手工业
2021-09-05更新 | 43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苏省无锡市2019-2020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质量抽测建议历史(必修)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3 . 元朝人曾作《木棉歌》:“秋阳收尽枝头器,烘绽青囊翻门絮,田妇携筐采得归,浑家指作机中布。大儿来觅襦,小儿来觅裤。”材料介绍的元朝人民生活场景属于
A.高度发达的棉纺织业B.自给自足的农业生活
C.高度发达的制瓷业D.资本主义萌芽的出现
2021-09-03更新 | 60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苏省无锡市2017-2018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4 . 有古诗云:“山田久欲坼,秋至尚求雨。妇女喜秋凉,踏车多笑语。”材料中的“车”是指
A.B.
C.D.
2021-09-03更新 | 49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苏省无锡市2018-2019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必修)试题
5 . 农耕时代的中国商业和商人的命运,与王朝的政策相关,而政策的变化又与农业经济相辅相成。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材料二


材料三



《清明上河图》中汴河船运的景象

材料四 生之有时而用之无度,则物力必屈……今背本而趋末,食者甚众,是天下之大残也……今驱民而归之农,皆著于本,使天下各食其力。末技游食之民转而缘南亩,则畜积足而人乐其所矣。贾谊《论积贮疏》世儒不察,以工商为末,妄议抑之。夫工固圣王之所欲来,商又使其愿出于途者,盖皆本也。

——黄宗羲《明夷待访录·财计三》


(1)材料一中的农业生产工具最早出现于什么时期?这一生产工具在唐朝时有何变化?唐朝的农业生产工具还取得了什么进步?
(2)结合材料二和所学知识,分析汉代“市”的发展状况。
(3)结合材料三与所学知识,分析宋朝“市”的发展状况。
(4)材料四中的贾谊和黄宗羲是如何看待农业和工商关系的?各自的理由是什么?你认为哪一个符合历史发展潮流?
2021-09-03更新 | 18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苏省无锡市2017-2018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6 . 明朝中后期,随着社会生产力和商品经济的发展,江南一些手工业部门开始出现了资本主义性质的生产关系,学术界称之为“资本主义萌芽”。
2021-09-03更新 | 75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苏省无锡市2017-2018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7 . 下列关于中国古代冶金技术出现的先后顺序,正确的是
①杜诗发明水排,用水力鼓风冶铁 ②灌钢法
③青铜铸造技术 ④高炉炼铁和炒钢技术
A.①②③④B.①③②④C.③①②④D.③④①②
2021-09-03更新 | 55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苏省无锡市2017-2018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8 . 妈祖是中国民间信仰的海上佑护女神。北宋宣和六年(1124年),朝廷赐庙额“顺济”给妈祖,这是妈祖第一次得到朝廷认可。南宋绍兴四年(1134年),朝廷赐妈祖“灵惠妃”的称号,妈祖完成了从地方神到全国女神的转变。这从侧面印证了两宋时期
A.经济重心南移B.海外贸易繁荣
C.北方民族压迫D.儒学信仰动摇
9 . 由于生产力水平和土地制度的差异,在不同历史时期,中国古代专制国家财政收入的侧重点有所区别,分为以“人丁为本”和以“地产为本”两个阶段。下列各项税收制度中,属于以“人丁为本”阶段的是
A.租庸调制B.两税法C.一条鞭法D.摊丁入亩
2021-01-29更新 | 464次组卷 | 17卷引用:江苏省天一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10 . 苏州碑刻博物馆《永禁机匠叫歇碑》记载∶清雍正十二年,苏州城内从事纺织业的机匠发动大规模聚众"叫歇"(罢工),最后以机户在改善机匠待遇的基础上,呈请官吏行文"永禁""叫歇"告终。这反映了(     
A.统治者镇压人民的反抗B.资本主义萌芽发展缓慢
C.新生产关系中的矛盾性D.西学东渐影响下的反应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