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46 道试题
1 . 南宋徽州诗人方回记载:“予见佃户携米…至其肆(店铺)易香烛、纸马、油盐、酱醢、椒姜、药饵之属,皆以米准之。(肆)日得米十数石,每(积)百石,舟运至杭、秀、南浔、姑苏粜钱,复买货物归售。”这体现了该地当时(  )
A.农产品商品化B.商帮十分活跃
C.抑商观念消解D.草市规模扩大
2020-07-29更新 | 32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苏省连云港市2019-2020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2 . 一般认为,市镇是带有市场贸易功能的集散地。如表显示了明清时期松江府(今上海带)所辖市镇数量的变化。这反映出(  )

时间

1550年以前

1551-1722

1723-1861

市镇数量

59

113

167


A.明清政府放弃抑商政策B.松江地区工业全国领先
C.松江地区商业发展较快D.明清经济重心开始南移
2020-03-04更新 | 109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苏省连云港市2019-2020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调研考试历史试题
3 . 唐中宗景龙元年,规定“两京市诸行,自有正铺者,不得于铺前更造偏铺,各听用寻常一样偏厢。诸行以滥物交易者,没官;诸在市及人众中相惊动,令扰乱者,杖八十。”这一规定(  )
A.严禁私人经商B.加强市场管理C.打破坊市界限D.维护公平交易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4 . “用水激转下轮,则上轮所周索,通缴轮前旋鼓,掉枝一例随转……则排随来去,搧冶甚速,过于人力。”材料反映的工具(  )
A.提高了制瓷业工艺水平B.促进了灌溉技术的成熟
C.推动冶金业进一步发展D.发展了传统的耕作技术
5 . 战国时期《吕氏春秋》提出“地可使肥,又可使棘”的观点,南朱陈的《农书》进一步指出“若能时加新沃之土壤,以粪治之,则益精熟肥美,其力常壮矣”的肥培土壤理论。这与欧洲的“地力减退”理论恰成鲜明的对照。材料反映了我国古代(  )
A.精耕细作的农业传统B.得天独厚的农业条件
C.不断改进的育种技术D.领先世界的施肥技术
6 . “岂料山中有遗宝,磊落如瑿(黑色宝石)万车炭……根苗一发浩无际,万人鼓舞千人看。投泥泼水愈光明,烁玉流金(使玉石闪光;使金铁成流)见精悍。”诗中反映的是
A.粉彩瓷烧制技术精湛B.铁农具促进山林开发
C.煤已经用作冶铁燃料D.商业延伸到偏僻农村
7 . 清代广州府佛山镇(今广东佛山)有经营棉布纺织业的工场2500家,从业人员超过5万,每一工场平均雇佣20人。这种现象反映了
A.清代政府放弃抑商政策B.生产关系出现新因素
C.手工业普及大机器生产D.广州商品经济较发达
8 . 史载,马钧经常住在京城洛阳,城里有一大块高坡地非常适合种蔬菜,可惜因无法引水浇灌,一直空闲着。于是,马钧制造了一种灌溉工具,轻便的连儿童也能转动使用。这一灌溉工具应是
A.耧车B.戽斗C.翻车D.水排
2019-12-05更新 | 57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苏省连云港市2018-2019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9 . 史书载,晋平公有门客数千,“朝食不足,夕收市赋;暮食不足,朝收市赋”。也就是靠征收商业税来供养大量的门客。这可印证,当时
A.商业发展催生养士之风B.城市商业已具相当规模
C.门客主要从事商业经营D.市已彻底打破时空限制
2019-12-05更新 | 92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苏省连云港市2018-2019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10 . 康熙二十三年(1684年)规定,“凡直隶、山东、江南、浙江等省民人,情愿地海上贸易捕鱼者,许令载五百石以下船只,往来行走”。“外国贡船以内者,船钞(吨税)较东洋船钞减十分之二。”由此可见,康熙年间
A.彻底废除海禁政策
B.一度开放对外贸易
C.沿海居民自由贸易
D.洋货征税平等对待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