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38 道试题

1 . 诗是时代的产物,既是诗人独特的人生体验与感情抒发,也反映了诗人对自然环境、社会生活的思索。所谓“用诗说史,以诗证史”,就是以诗入史,即将诗作为史料来说史、证史。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六街鼓歇行人绝,九衢茫茫空有月。九衢生人何劳劳,长安土尽槐根高。

——《全唐诗》卷866长安中鬼《秋夜吟》

材料二万国仰神京。礼乐纵横。葱葱佳气锁龙城。日御明堂天子圣,朝会簪缨。九陌六街平。万国充盈。青楼弦管酒如渑。别有隋堤烟柳暮,千古含情。

——【宋】裴湘《浪淘沙•咏汴州》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从事实与观点两方面概括“六街鼓歇行人绝,九衢茫茫空有月”所反映的信息。

(2)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指出北宋东京在城市布局与商业活动方面与唐长安城的不同。分析发生这种变化的主要原因。

2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古代中国《陆上丝绸之路》和《海上丝绸之路》交通路线图(见图8)

材料二国初海禁严,立意比驱鳄。借端累无辜,此事实大错。

——(清)黄遵宪《番客篇》

(1)结合所学知识,列举汉代、唐宋时期通过“丝绸之路”呈现对外贸易情况。

(2)根据材料二黄遵宪的《番客篇》诗,指出清朝政府所采取的对外贸易政策。该政策具有怎样的性质?“借端累无辜,此事实大错”道出了该政策怎样严重的后果?

2018-01-09更新 | 49次组卷 | 1卷引用:浙江省东阳中学2017-2018学年高一1月阶段性检测历史试题
3 . 唐宋时期是中国古代文明的成熟与繁荣时期。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中国古代的选举制度,是一种选拔人才为官的制度。苏东坡曾言:"三代以上出于学……魏晋以来出于九品中正,隋唐至今出于科举”。魏晋实行九品中正制,朝廷吏部在选拔、任命官员时,要向中正官征询被选任者的家世、行状(道德)品级,“上品无寒门,下品无士族”成为当时官僚选拔的普遍现象。隋唐实行科举制,“隋代罢中正,举选不本多曲,故里闾无豪族,井邑无衣冠。”唐代科举分常科和制科两类,明经、进士两科是常科的主要科目,分别考时务策与经义、时务策与诗,贵族与平民皆可报考。

——《中国古代选举制度》

材料二:宋朝值得注意的是,发生了一场名副其实的商业革命,对整个欧亚大陆有重大意义。其根源在于中国经济的生产率显著提高。技术的稳步发展提高了仮统工业的产里水稻早熟品种的引进经济活动的迅速发展还增加了贸易量,中国首次出现了主要以商业,而不是以行政为中心的大城市.尤元其是宋朝,对外贸易量远远超过以往任何时期。

——美国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指出与魏晋时期相比,隋唐时期的人才选拔制度有哪些发展?
(2)根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概括指出宋朝“商业革命”(即宋代商业发展)的主要表现。

4 . 阅读下列材料,加深对中国工商业发展史的认识。

材料一   中国传统政治上节制资本的政策,从汉到清,都沿袭着。

——钱穆《中国历代政治得失》

材料二   1840年后,长江三角洲的村镇无不受到开埠带来的影响。时人有诗:蚕事乍毕丝事起,乡农卖丝争赴市。……小贾收买交大贾,大贾载入申江(上海)界,申江鬼国正通商……番舶来银百万计,中国商人皆若狂。今年买经更陆续,农人纺经十之六。遂使家家置纺车,无复有心种菽粟。

——摘编自清末史志资料

材料三   中国纯碱市场,一向由英商卜内门公司垄断。一战期间,英货中断,碱价猛涨。……爱国资本家范旭东等于1918年在天津塘沽创办了永利碱厂(资本200万银元)。……(英商)多次直接对永利碱厂进行威胁和破坏,加以一战以后,碱厂的建设面临重重困难。但是,在范旭东的主持下,侯德榜等人努力奋斗,排除了各种障碍,攻克了一个个技术难关,掌握了苏尔维制碱技术的奥秘,碱厂终于在1925年开始正式出碱,1926年年产45万吨,1927年年产134万吨。从此,在此后与卜内门公司的竞争中取得了明显的优势。这是民族工业取得的一个重大胜利。

——《中国近代经济史稿》

(1)材料一中“中国传统政治上节制资本的政策”是指什么政策?简要分析从汉到清中国传统政治对社会经济发展的影响。

(2)仔细阅读材料二中的诗歌,结合时代大背景,分析长江三角洲的村镇经济发生的重大变动及其原因。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阻碍民族工业发展的因素。

5 .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材料二:春耕夏耘,秋获冬藏,伐薪樵,治官府,给徭役。春不得避风尘,夏不得避暑热,秋不得避阴雨,冬不得避寒冻。四时之间,亡日休息,又私自送往迎来,吊死问疾,养孤长幼在其中。勤苦如此,尚复被水旱之灾,急政暴赋,赋敛不时,朝令而暮当具。有者半贾而卖,亡者取倍称之息。于是有卖田宅、鬻子孙以偿责者。

——西汉•晃错《论贵粟疏》

材料三:徐州古丰县,有村曰朱陈。去县百余里,桑麻青氛氲。机梭声扎扎,牛驴走芸芸。女汲涧中水,男采山上薪。县远官事少,山深入俗纯。有财不行商,有丁不入军。家家守村业,头白不出门……

——白居易诗《朱陈村》

材料四:中国历史上有考古史料为证的本末观萌芽出现在战国。孟柯将商人称之为“贱丈夫”,在理论上正式将农业生产放到首位。而韩非则把手工业与商业称为“末作”,使重本抑末的观点变得更加鲜明。秦朝允许私人经营冶铁煮盐等重要行业。但到西议初年,汉高祖规定“市井之子孙亦不得仕官吏”,商人的地位受到打压。到汉武帝时期,所有的冶铁煮盐业收归国官管,私人经营的大手工业从此趋于衰落,其他行业也因沉重的赋税受到极大抑制。

——整理自王大庆《古代中国与古代希腊经济思想比较研究》

(1)根据材料一和材料二,概括中国古代农业发展的原因。

(2)根据材料二和材料三,概括自然经济的特征。

(3)根据材料四,概括中国古代“重农抑商”的表现,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原因。

6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材料二春耕夏耘,秋获冬藏,伐薪樵,治官府,给徭役。春不得避风尘,夏不得避暑热,秋不得避阴雨,冬不得避寒冻。四时之间,亡日休息,又私自送往迎来,吊死问疾,养孤长幼在其中。勤苦如此,尚复被水旱之灾,急政暴赋,赋敛不时,朝令而暮改。当具,有者丰贾而卖,亡者取倍称之息。于是有卖田宅、鬻子孙以偿债者。

白居易诗《朱陈村》描写了唐代农村生活景象:“徐州古丰县,有村曰朱陈。去县百余里,桑麻青氤氲。机梭声札札,牛驴走纭纭。女汲涧中水,男采山上薪。县远官事少,山深人俗淳。有财不行商,有丁不入军。家家守村业,头白不出门……”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二概括指出中国古代农业发展的原因。

(2)根据材料二,概括自然经济的特征。并指出自然经济对中国古代王朝统治起到的作用。

材料三战国时期自由买卖的土地私有制度已经确立,大量农民因土地兼并失去本业或不胜地主商人的剥削,自愿放弃本业(农业),而向工商业求生计,所谓“从贫求富,农不如工,工不如商”,所谓“耕田之利十倍,珠王之利(商业)百倍”……周国人(东周)风俗,不爱做官吏,专心做工商……鲁国人喜欢讲儒学,后来风俗改变,经商谋利比周国人更迫切……到战国末年,大商人吕不韦终于参与了秦国政权的争夺。

天下已平,高祖乃令贾人不得衣丝乘车,重租税以困辱之……市井子孙商人子弟不得仕宦为吏。

——《史记·平准书》

禁百官置邸贩鬻。

——《新唐书·德宗记》

材料四中国古代城市的发展,到北宋有一个新的转折。……都城开封是最繁华的城市,市内手工业作坊众多,街道两旁商店、旅舍、货摊林立,人来车往,十分热闹。……南宋初年,张择端所画的《清明上河图》……真切地反映了北宋时代大城市商业繁荣的面貌。

——朱绍侯《中国古代史·中册》

请回答:

(3)指出材料三所反映的现象。并指出汉高祖对商人实行什么政策?为什么要实行这一政策?对中国历史造成了怎样的影响?

(4)材料三中,唐德宗为什么要禁止百官经商?对唐朝经济繁荣有什么影响?

(5)材料四中所说的“北宋时代大城市商业繁荣”有哪些具体表现?说明了什么问题?

2017-04-14更新 | 47次组卷 | 1卷引用:2016-2017学年四川省雅安中学高一3月月考历史试卷

7 .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炀帝大业元年,发河南诸郡男女百余万开通济渠,自西苑引谷、洛水达于河,又引河通于淮海,自是天下利于转输。四年。又发河北诸郡百余万众开永济渠,引沁水南达于河,北通涿县。自是丁男不供,始以妇人从役。

——《通典》卷加《漕运》

材料二(通济渠和邗沟开通后)水面阔四十步,通龙舟……自京师至江都,离宫四十余所。……(江南河开通后)八百余里,水面阔十余丈,又拟通龙舟,并置驿宫。草顿。

——《大业杂记》

材料三将兴辽东之役,自洛口开渠达于涿郡,以通运漕。

——《隋书》卷68《阎毗传》;

材料四千里长河一旦开,亡隋波浪九天来。锦帆未落干戈起,惆怅龙舟更不回。

——胡曾《汴水》

尽道隋亡为此河,至今千里赖通波。若无水殿龙舟事,共禹论功不较多。

——皮日休《汴河怀古》

汴水通淮利最多,生人为害亦相和。东南四十三州地,取尽脂膏是此河。

——李敬方《汴河直进船》

请完成:

(1)隋朝开凿大运河馀了为加强对南方的控制外,还有其他目的,根据材料一、二、三加以概括。

(2)大运河开通后,后人对此褒贬不一。根据材料四归纳三位诗人的不同观点。

(3)综合上述材料和所学知识,从正反两方面谈谈你对隋朝开凿大运河的看法。

2017-04-06更新 | 88次组卷 | 1卷引用:2016-2017学年河北省武邑中学高一下学期周考(2.19)历史试卷
材料分析题 | 适中(0.65) |

8 . 阅读材料并回答问题。

材料一“白圭,周人也。……白圭乐观时变,故人弃我取,人取我与(与:出售)……趋时若猛兽挚鸟之发。故曰:‘吾治生产(经商之事),犹伊尹、吕尚之谋,孙吴用兵,商鞅行法是也。’盖天下言治生祖白圭”,……“吕不韦者,阳翟大贾人也。往来贩贱卖贵,家累千金”。

——(西汉)司马迁《史记》

材料二元稹《估客乐》一诗生动描述了唐前期商人贩运的商品:“求珠驾沧海,采玉上荆衡。北买党项马,西擒吐蕃鹦。炎洲布火浣,蜀地锦织成;越婢脂肉滑,奚僮眉眼明。”

(宋时开封)相国寺每月五次开放,万姓交易。……第二、三门皆动用什物。卖蒲合蒲席、屏帏洗漱、鞍辔弓剑、时果、脯腊之类。……两廊皆诸寺师姑卖绣作、领抹、花朵、珠翠、头面、帽子之类

——(宋)孟元老《东京梦华录》

材料三“明清两朝,都是延续了数百年的统一王朝,政治统一和社会相对安定”,“(明万历年间)富室之称雄者,江南则推新安(指徽州),江北则推山右(指山西).新安大贾,鱼盐为业。山右或盐,或丝,或转贩,或客粟。新安奢而山右俭也”。

——《中国古代商业发展的概貌和特点》

(1)依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归纳白圭的经商理念。

(2)依据材料二,指出唐代到宋代商品种类发生了哪些变化并分析出现该变化的原因。

(3)依据材料三,比较“富室之称雄者”的不同之处。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明清时期商业发展具有哪些特点?

2017-07-02更新 | 22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西省南昌市八一中学、桑海中学、麻丘中学等五校2016-2017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9 . 阅读材料,加深对历史上江南经济变化的认识。
材料一
松江府
“壤地广袤不过百里而遥,农亩之入非能有加于他郡邑也。所由供百万之赋……全赖此(棉织)一机一杼”。
苏州府
“郡城之东,皆习机业。……计日受值”;盛泽镇“俱以蚕桑为业”。
嘉兴府
王江泾镇“多织绸,收丝缟之利,居者可七千余家……”
湖州府
“俗皆织绢”;“惟湖以蚕……官赋私负咸取足焉”;南浔镇“烟火万家”。

——摘编自明清史志资料
材料二
1840年后,长江三角洲的村镇无不受到开埠带来的影响。时人有诗:蚕事乍毕丝事起,乡农卖丝争赴市。……小贾收买交大贾,大贾载入申江(上海)界,申江鬼国正通商……番舶来银百万计,中国商人皆若狂。今年买经更陆续,农人纺经十之六。遂使家家置纺车,无复有心种菽粟。
——摘编自清末史志资料
(1)指出中国古代农业经济的基本特点,说明农业经济与商品经济的关系。阅读材料一,概括明清时期江南经济的主要变化。
(2)仔细阅读材料二中的诗歌,结合时代大背景,分析长江三角洲的村镇经济发生的重大变动。
材料分析题 | 适中(0.64) |
名校

10 . 明清时期,运河沿岸成为当时重要的经济、文化区域。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明代朱德润在《飞洪桥诗》中描述了运河两岸的景象:“日中市贸群物聚,红毡碧碗堆如山,商人嗜利暮不散,酒楼歌馆相喧阗。”明清时期北上的漕船为运河两岸带来了大量原料,丰富的原料促成了加工业的繁荣。烧造业、酿造业、皮革加工业、丝织业等也在发达的市场网络中兴盛发展,并随着运河地位的下降而趋于萧条。

材料二:运河的贯通,使沿岸的城镇形成了一道新兴的文化带。明清两代山东出了10名状元,其中有6名出自该文化带。运河沿岸的济宁,作为中国传统儒学的根据地,明以前民间信仰较为单一和正统。晚明以后,金龙四大王崇拜、天妃信仰、关帝崇拜等开始传开。同时,运河的贯通也使人们逐渐由“尚俭索朴”、“循规蹈矩”向“靡然向奢”、“违礼越制”转变。

—《明清山东运河区城市社会变迁》

材料三:成书于明万历年间的“世情小说”《金瓶梅》,描写了北宋运河沿岸的市井风情:潘金莲下棋赢了五钱银子,用三钱买酒、两钱买了一个猪头、四只蹄子……吴月娘出了三钱银子请大家吃螃蟹……卖炊饼的武大,凑了十数两银子,典得县门前楼上下二层房屋居住……

(1)据材料1,概括该时期运河两岸经济发展的状况。

(2)据材料2,运河的开通对当地产生了哪些影响?

(3)有学者依据上述材料,认为北宋时期白银已经广泛流通。请结合所学知识简要评价他的观点。你认为应该如何利用文学作品研究历史?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