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644 道试题
1 . 古往今来,社会经济处于不断的调整之中,并由此引发政治领域的相应调整。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农夫早出暮入,耕稼树艺,多聚菽粟,此其分事也。妇人夙兴夜寐,纺绩织纴,多治丝麻葛绪捆布,此其分事也。
——《墨子》
材料二:宋代经济已含有近代商业的很多因素。公元9世纪中国出现了汇票形式的纸币(飞钱),用于从遥远的外地购买商品。随后私人金融家开始发行票据,只需付3%的手续费即可兑换成现钞。1023年政府收购了最有名的一家钱庄,票据首次兑换成由政府担保的纸币。
农业和手工业的分工需要同样发达的经济组织。宋朝时的中国已经有了一些经纪人,奔走于地方市场与中央市场之间。宋朝人精通批发和零售的概念,谙熟合同、利息、合、股公司、营销点、特许经销权、仓储和佣金。宋朝的中国已经有了专业经理,负责经营与自己非亲非故的人的公司。宋朝时还有理财专家,负责客户的投资业务。
——(美)查尔斯·默里《文明的解析》
材料三:1872年,侨商陈启源从英国购买机器设备在广东南海创建了继昌隆缫丝厂。该厂“出丝精美,行销欧美两洲,价值之高,倍于从前,遂获厚利。”
——《经济发展历程》
请回答:
(1)据材料一,概括小农经济的特点。
(2)据材料二,宋代出现了哪些近代经济因素?据你看来,这些因素为什么没有进一步发展,使中国步入近代社会?
(3)据材料三,中国社会经济出现什么新变化?这种变化会引发哪些政治变化?
3 . 两广总督李侍尧在乾隆二十四年(1759年)的奏折中说:“外洋各国夷船到粤,贩运出口货物,均以丝货为重,……统计所买丝货,一岁之中,价值七八十万两(白银),或百余万两。……其货物均系江浙等省商民贩运来粤,转售外夷,载运回国。”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①广州是当时官方指定的对外贸易港口
②丝绸是中国的一种主要的出口货物
③区域闻长途贩运贸易非常兴盛
④外商贸易瓦解了中国朝贡贸易体系
A.①②③B.②④C.①③④D.①②③④
4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繁盛篇:千年骆驼铃吟唱中国传奇
驼队行走在丝绸之路上,驮载的不仅仅是财富,更多的是文化。中西方文化在交流融合中为彼此注入新鲜血液,西方的宗教、戏剧、胡乐、胡舞、胡器、胡食等进入中国,中原文化在西域广泛流行……在陆上丝绸之路蓬勃发展的同时,海上丝绸之路也稳步前行……随着中国经济重心向东南转移及航海技术的进步,海上丝绸之路在宋元时期达到空前繁盛。
材料二 衰落篇:汽笛轰鸣淹没了摇曳驼铃
法籍伊朗裔学者阿里·玛扎海里认为: “在促使古老的丝绸之路遭到遗弃的主要因素中,应提到近代技术工业的诞生和发展,这种工业以代用品取代了来自中国的传统产品。 ”因此,缺少了商品的流动,作为商道的丝绸之路便失去了传统的意义与价值。与此同时,西方的欧洲文明不断扩大自己在中亚的影响,中国在古代世界的主流地位被取代。
材料三 崛起篇:世界繁荣的呼唤
进入新世纪以来,美、日、俄等国都先后从自身角度出发,提出了新丝绸之路的构想……不同版本的“丝绸之路”背后的潜台词是视中亚为联通欧亚的物流、资源、经济乃至政治枢纽,力争在“枢纽之争”中占据上风……(“一带一路”)描绘出一幅……东西贯穿欧亚大陆,南北与中巴经济走廊、中印孟缅经济走廊相连接的新蓝图……与现有的区域合作机制如上合组织、欧亚经济共同体、亚太经合组织、东盟、海合组织和欧盟等合作协调发展,可谓讲求实际、高度灵活、富有弹性。
请回答:
(1)依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指出丝绸之路传输的文化对推动欧洲社会的进步与发展有何意义?
(2)依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指出明清之际丝绸之路衰落的原因有哪些?
(3)结合三则材料和所学知识,分析指出推动丝绸之路崛起的因素有哪些?“一带一路”的发展将会对中国产生什么影响?
2016-11-27更新 | 192次组卷 | 1卷引用:2015-2016学年山西大学附属中学高二9月模块诊断历史卷
5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据《续汉书·百官志》所云:“郡有盐、铁官者,随事广狭置令、长及丞。”
“总一盐铁”, 可以使国家“财用饶”,使农民“器用备”而“务本”,并“一其用,平其贾,以便百姓公私”。是“建本抑末、离朋党、禁淫侈,绝并兼之路”的手段。
——摘编自《中国通史》
材料二 在中国,“行”或“行会”始见于唐,宋代以后,随着民营手工业的进一步发展,行会有了比较广泛的发展。宋代,各行业都有行的组织,而“行”的众多也必然导致同行业组织——行会较多。但作为民营手工业经济组织形式其发展不快,且没有完全的独立性,在经济领域中还经常受到官府的许多干预。传统行会的功能与作用,主要体现在限制招收和使用帮工的数目,限制作坊开设地点和数目,规定手工业产品的规格、价格和原料的分配,规定统一的工资水平等。由于行会介入生产经营活动,使生产经营的风险得以分担。时至明清时期,行会已较为普及,由于自身具有组织上的封闭性、业务上的垄断性和技术上的保守性,其在经济方面所产生的多重作用与影响更是令人注目。
——摘编自范巧《对唐宋行会制度的性质界定》
材料三 行会进入中国近代以后开始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一部分固守陈规陋俗的行会因此而衰落;另一部分行会则被动或主动地顺应时代进行变革,如上海、汉口、广州、天津等外贸中心城市的传统行会,取消了原来对生产经营的诸多限制,主要对本行业的生产经营进行了道德约束。同时,随着一些新兴的外贸行业的产生发展,还出现了新的行会,如上海的洋布公所、洋油杂货公所、震巽木商公所(洋木业)、集义公所(进口海产业),汉口的西皮杂货公会、洋广杂货公所等。
——摘编自朱英《中国传统行会在近代的发展演变》
材料四 随着越来越多的跨国公司在华投资,尤其是将生产、销售等产业链环节转移到中国,中国在跨国公司全球战略中的地位日益上升。十一五期间我国累计利用外资达4200亿美元。《财富》500强大企业已有400多家在中国投资。……在跨国公司的全球战略分工体系中,中国仍处于比较低的“制造业中心”层面,尚难以上升到价值产业链条上附加值较高的“研究开发中心”和“营运中心”层面。而在信息化浪潮中,西方跨国公司凭借自己的专利防御体系,更欲垄断我国一些高新技术产业。……目前,世界最大的100家外国银行中,已有41家在我国设立了81家分行;外国保险公司在中国已设立代表处200家;外国证券公司设立的代表处60多家。跨国银行日益从事大量的国际货币买卖活动,一旦某国或某一地区经济出现问题,跨国银行就频繁地调入调出资金,造成金融市场的剧烈波动。……近年来,西方跨国公司在我国境内大量吸引高级人才,仅朗讯公司所属的贝尔实验室就在我国招了300名高技术人才。
——李境舒《2010年经济发展战略趋势研究》
(1)材料一反映汉代实行什么制度?据材料一归纳其作用。
(2)宋代以后行会的发展与民营手工业的发展密切相关。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宋代民营手工业发展的有利商业环境,结合材料二分析古代行会产生的影响。
(3)根据材料三,概括近代中国行会在性质和范围上发生的新变化,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变化的主要原因。
(4)依据材料四,分析跨国公司对当今中国的影响。
6 . 2010年12月24日至26日,在广东省阳江市体育馆举行“南海一号”文物图片展”。“南海一号”是一艘沉没于800多年前南宋时期的木质古沉船,出水瓷器数千件,品种极多,其中有许多“洋味”十足的瓷器。专家们认为“南海一号”具有非同寻常的学术价值,其可供研究的“学术价值”体现在
①海上丝绸之路的盛况     
②宋代造船技术的发展
③手工工场的生产状况
④制瓷技术的进步          
⑤“洋味”十足的瓷器是指珐琅瓷
A.①②③⑤B.①②④C.②③④⑤D.①③④
7 . 下列表格是况浩林编著《简明中国近代经济史》1760—1833年中国与英国进出口贸易价值及其指数(价值单位:银两;指数:1780—1784年=100)
年度进出口共计进口出口
银两指数银两指数银两指数
1760-17641,449,87242.8470,28636.1979,58647.0
1770-17743,585,524105.91,466,466112.62,119,058101.7
1780-17843,385,277100.01,301,931100.02,083,346100.0
1790-179410,851,405320.55,007,691384.65,843,714280.5
1800-180415,272,029451.17,715,556592.67,556,473362.7
1820-182416,341,267482.76,525,201501.29,816,066471. 2
1830-183317,285,309510.67,335,023563.49,950,286477.6

表中信息说明(     )
A.中国对外贸易量增长,反映中国实际上实行对外开放政策
B.中英贸易中中国出口增长的速度超过进口的增长速度,中国处于出超
C.中英贸易中中国进口增长的速度超过出口的增长速度,中国处于出超
D.中英贸易中中国进口增长的速度超过出口的增长速度,中国处于入超
2015-12-30更新 | 63次组卷 | 1卷引用:2015-2016学年江西九江一中高二上期中历史试卷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8 . 黄仁宇在《中国大历史》中说,当时(宋代)中国的商品交换的价值,合计相当于1500万至1800万盎司黄金,折合成现在的价值,约合60亿至70亿美元。这种现象导致
A.纸币产生成为必然
B.坊市制度打破成为必然
C.宋代重视对外贸易
D.白银成为主要流通货币
9 . 安徽徽州位于黄山脚下,古称新安。徽州文化是一个极具地方特色的区域文化,其内容广博、深邃,包容了中国封建社会后期民间经济、社会、生活与文化的基本内容,被誉为中国封建社会后期的典型标本。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新安理学即程朱理学,首领人物程颢、程颐和朱熹皆为徽州人。新安理学从南宋前期到清乾隆年间维系了600多年,对徽州社会经济文化都有很大的影响。新安理学的核心是伦理纲常,倡导“天理为义,人欲为利”,“正其义不谋其利,明其道理不计其功”的思想。他们的理论把儒学的天理思想和礼仪理想完全融入徽州文化之中,教育读书人廉洁自律,做“忠臣”、“孝子“,新安理学的观念在徽州女人身上留下的印迹是最为深刻的,徽州土地上的每一座贞节牌坊,都是封建礼教压迫妇女的历史存照。
(1)据材料和所学知识,简要评价新安理学的历史作用。
材料二 如图,下图是安徽大学珍藏的康熙年间“新安人”谢胪一的一份商业经营合同书。

合同书原文如下:
立议合同汪元长、谢胪一,向因两家各有绸布店业开立汉镇,历年收看客货,以致获利艰难。今两家情同志合,议请谢占武兄坐庄苏州,置买绸布等货。开单下苏(注:苏指苏州。下同。编者注),公同酌议:各开各店应用之货,以便配搭发卖;所买之货来汉(注:汉指汉口。下同。编者注),照单均分,毋得推诿:在汉置粮等货下苏,得利照本分息。在苏对会亲友银两置货,倘货未到,两会票先至,各照来信会票应付。其有货来,或要多收者,照苏原价加利三厘钱,以补少收之家。又,在汉两店来往,议定现兑银两,加利五厘钱。庶彼此通融而攸远矣。但两地买卖货物,不得徇私肥己,倘有此情,神明鉴察。今欲有凭,立此合同二纸,各执一纸存据。
计开:
一议谢占武兄俸金九五色银三十两
一议公账之银无得代亲友买物
(2)依据材料指出康熙年间徽商经营活动的新特点。所有研究徽商历史的学者均采用这一史料作为典型例证,说明采取这种史学研究方法的合理之处。
2013-01-05更新 | 256次组卷 | 1卷引用:2013届山东省青岛二中高三上学期10月阶段性测试历史试卷
10 . 25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乾隆末年成书的《晋游日记》载:“汾(州)、平(阳)两郡,多以贸易为生。利之十倍者,无如放官债,富人携资入都,开设账局。”咸丰三年(1853)御史王荫茂奏:“闻账局自来借贷,多以一年为期。五六月间,各路货物到京,借者尤多。每逢到期,将本利全数措齐,送到局中,谓之本利见面。账局看后,将利收起,令借者更换一券,仍将本银持归,每年如此。”——摘编自黄鉴晖《山西票号史》
材料二 阿姆斯特丹汇兑银行于1606年经市议会批准,1609年正式开始营业。这家银行接受存款、转账、开发汇票的业务,它还有权兑换货币、买进金银和外国铸币、铸造法定货币等。当时规定所有价值在600弗罗林以上的票据只有通过银行才能办理,所以几乎每个商人都在银行开立账户。但是阿姆斯特丹汇兑银行不向客户提供任何个人贷款,也不允许私人账户透支。存入该汇兑银行的存款由阿姆斯特丹公司担保,一直到1683年,该银行都为票据交换提供免费服务。尽管类似的银行迅速在汉堡、米德尔堡、纽伦堡等城市建立(据估计,到1697年欧洲已有25家公共银行),但是没有一家银行具有阿姆斯特丹汇兑银行这样的信用和实力。1721年,该行共有2918个账户,价值共达28886000弗罗林。阿姆斯特丹的汇票是万能的通行证,它几乎在世界各地都能承兑。——摘编自高德步、王珏《世界经济史》
材料三 中国出现的最早的资本主义性质的新式银行机构是由外国人建立的。清道光二十五年(1845年),英国丽如银行在香港和广州同时开设了分行,这是中国最早出现的外国银行。此后外国银行逐渐增多,并多集中在上海。1897年5月,清政府在上海成立中国通商银行,这是一家仿效西方银行成立的有限股份制银行,也是中国银行业第一家以“银行”命名的银行。从此,结束了我国银行业只有牌号(如票号“日升昌”、钱庄“福康”等)而没有“银行”字样的历史。以金融业为例,晚清改革后期,帝国沿海城市的金融业已经建立起了严格的信审、银监机构以及相关流程。……到1936年,中国金融机构相对完善,出现了除银行外,还有信托公司、储蓄会、保险公司、钱庄银号、典当等多种类型的金融机构,且资产总额创历史新高,达到了82.06亿元。
——摘编自邵娜、李婧《资本帝国主义的侵略对中国近代经济发展的影响》
(1)根据材料一、二,比较账局和阿姆斯特丹汇兑银行的不同之处,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形成这些不同的原因。
(2)据材料三概括近代中国以银行业为代表的金融机构发展的特点。
(3)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影响中国近代金融业发展的有利因素有哪些?
2016-01-18更新 | 144次组卷 | 1卷引用:2016届山西康杰中学等四校高三上第二次联考文综历史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