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319 道试题
21-22高三上·全国·单元测试
判断题 | 容易(0.94) |
1 . 夏商周被称为青铜器时代,农业生产中主要使用青铜器
2022-08-20更新 | 116次组卷 | 1卷引用:第一单元从中华文明起源到秦汉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建立与巩固-【夯实基础】2023年高考历史一轮复习备考《中外历史纲要(上)》
2 . 中国传统户籍制度源远流长。春秋战国时期,各诸侯国采用“编户”和“定籍”等办法进行人口控制;《唐律·户婚律》规定“父母在,子孙别籍、异财者,徒三年”;明代户分军民匠三等,所有人户不得随意迁居或者是外出……我国历朝重视户籍管理的主要目的是(       
A.防止人口流动造成社会动荡B.保证为抵御外族入侵提供足够兵源
C.征调人力兴修大型水利工程D.保证政府赋税、徭役和兵役的来源
2022-08-01更新 | 1498次组卷 | 44卷引用:河南省驻马店市新蔡县第一高级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一3月月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3 . 《明史・食货志》中记载,“番人嗜乳酪,不得茶,则困以病。故唐、宋以来,行以茶易马法,用制羌、戎”,当时亦有“用陕西汉中茶三百万斤,可得马三万匹”之说。明朝廷对走私茶叶定性为“通番”,明太祖朱元璋还规定“私茶出境者,斩;关隘不觉察者,处极刑。”这反映出唐宋至明朝的茶马贸易(     
A.是中国古代朝贡贸易的典范B.顺应了经济重心南移的趋势
C.开启了中国闭关锁国的时代D.有利于中原王朝的边疆稳定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4 . 清朝时,晋商从福建武夷山一带采茶贩卖到中俄边境恰克图的一条商业通道,后经扩张,直抵欧洲,全长5150公里,故又称“万里茶道”。这说明清朝时期(     
A.中国闭关锁国政策改变B.中俄联系密切交流广泛
C.中外陆路贸易得到发展D.中西海路交流逐渐衰落
2022-07-03更新 | 208次组卷 | 16卷引用:高中历史统编版(2019)选择性必修3文化交流与传播第四单元商路、贸易与文化交流单元测试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5 . 唐初,继续推行均田制和租庸调制。唐中期以后,土地兼并加剧,均田制无法推行,租庸调制难以维持。780年,唐朝改行两税法。这一变化表明唐朝中期以后
A.赋税制度改革能够有效缓解土地兼并
B.土地制度变化影响赋税制度变化
C.抑制兼并是政府增收的主要途径
D.赋税制度变化影响土地制度变化
2022-06-25更新 | 260次组卷 | 57卷引用:2021-2022学年高二历史上学期课时同步精练巧练(选择性必修1)-第16课中国赋税制度的演变
2021·湖南·三模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6 . 明万历时期(1572~1620年),传教士罗明坚、金尼阁等携带了“七千西书入中国”,然而这些来自异域的书籍只是“对于相当敏感的士人”产生了“压迫感”和“异样感”。“中国保持着平静的心情……那些曾经挑战并震撼了中国的西洋文明在蛰伏着。”造成这一局面的主要原因是
A.传统经济模式难以撼动B.儒家思想仍占主导地位
C.科举制度禁锢人们思想D.西方思想受到士人排斥
2022-06-24更新 | 926次组卷 | 20卷引用:备战2022年高考历史一轮复习考点微专题(全国通用版)-专题12马尼拉大帆船-丝银贸易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7 . 东汉光武帝刘秀的舅父占有田地面积达300余顷;东晋宰相谢安占有水陆地265顷,含带两山;明皇庄土地面积达37000多顷。这种现象的根源是
A.土地兼并B.封建土地私有制C.国家授权许可D.豪强地主贪婪成性
2022-05-31更新 | 197次组卷 | 30卷引用:河南省信阳市商城县上石桥高级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一4月月考历史试题
2019·四川宜宾·一模
材料分析题 | 适中(0.65) |
名校
8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中国是世界丝绸的故乡,据记载,先秦时期丝绸生产已经兴起。从丝绸遗址分布看,黄河中下游、长江三角洲、川蜀盆地以及华南地区丝绸业出现比较早。由于历史等方面的因素,丝绸生产首先在黄河中下游地区得到快速发展。随着纺织工具不断革新,在魏晋南北朝,丝织物品已经达到20多种。魏晋之后,丝绸生产重心逐渐向南转移。到宋朝,江南地区成为全国丝绸重要的产区。明清时期,江南一带出现丝绸专业市镇,丝绸也是对外贸易的重要输出商品,丝绸贸易成为我国和世界人民友好交往的纽带。

——摘编自朱新予《中国丝绸史》

材料二   1718世纪,大量的中国丝绸运往欧洲,因其充满异国情调的图案,给他们带来了关于中华帝国的形象化的联想。加上入华传教士书信中透露的信息,以及来华经商商人的渲染,一股对中国丝绸的狂热爱好便席卷欧洲,从而形成了“中国风”。在18世纪因法国路易十五的提倡获得了突出的发展,并迅速传播。“中国风”主要体现在18世纪的法国,里昂、都尔等城市是这类丝绸织物的生产重镇。

——摘编自袁宣萍《1718世纪欧洲丝绸中的“中国风”》


(1)根据材料一,概括中国古代丝绸开发利用的特点。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17—18世纪欧洲丝绸业流行“中国风”的背景和影响。
9 . 元世祖时期,先后挖通了北京到通县的通惠河、山东临清到东平的会通河、东平到济宁的济州河。元朝把运河改成直线后,比隋代京杭运河缩短了900多千米,还创造性地开辟了长途海运航线。这主要是由于当时
A.区域长途贸易开始出现B.航海造船技术进步
C.政治中心开始向东移动D.南北经济差距扩大
2022-05-20更新 | 169次组卷 | 21卷引用:河北省石家庄市2021届高三一模历史试题
10 . 中唐以后,“总计天下方镇凡四十八道,其河东、镇冀、魏博、范阳、淄青等十五道,不申户口。”政府不得不“以江淮为国命”“当今出于天下,江南居十九”。这反映了
A.南方经济地位提高B.北民南迁进程加快
C.北方长期战乱不断D.赋税制度发生变化
2022-05-10更新 | 114次组卷 | 17卷引用:山东省济南市长清第一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5月阶段性检测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