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和发展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97 道试题
1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从13世纪到17世纪,亚欧大陆上的政治制度科学技术经济社会发生着微妙的变化,似乎都在“沉默中”为工业革命的破壳而出做着准备。第一次工业革命的最早受益者是欧洲,欧洲国家通过工业革命实现了工业化,成为称霸全球的殖民者。但是,工业革命的孕育者是包括欧洲在内的全球经济体系,美洲的金钱市场和原材料,亚洲的生产市场贸易和辗转流传的东方文明,非洲的劳动力和原材料,古希腊和古罗马的文明遗风都是工业革命的“助产士”。亚洲非洲和美洲帮助欧洲实现了崛起,同时也成为被盘剥的殖民地或半殖民地。

———摘自余东华《工业革命的驱动因素———对人类工业文明演化的多维思考》


依据材料,围绕“工业革命”,自选角度,自拟论题,结合所学知识加以阐述。(论题明确具体史论结合逻辑清晰)
2 . 17世纪,荷兰进口用于交换非洲黑奴的商品中,既有南非的小麦,也有印度的贝壳,因为贝壳在撒哈拉以南非洲可以充当货币,荷兰人就用贝壳到那里购买黑人然后运往美洲贩卖。这说明(     
A.资本原始积累的血腥B.美洲经济的快速发展
C.世界市场已初步形成D.世界经济联系的加强
3 . 16~17世纪,西属殖民地进口产品中的90%都来自西班牙以外的国家。18世纪后,西属殖民地消费的物资中,只有5%是由西班牙人生产的,其他全部由荷兰人、法国人、英国人提供。由此可知(     
A.商业革命冲击西属殖民市场B.重商主义被西班牙殖民者所忽视
C.早期的殖民贸易充满掠夺性D.西班牙工业落后制约其殖民扩张
4 . 历史上,霍乱曾出现六次大流行,其中第三次发生于1852至1859年间,亚、欧、非,北美多个大洲都未能幸免,此次大流行也是死亡人数最多的一次。导致第三次霍乱大流行的主要原因是(     
A.民众卫生防护意识淡薄B.各国政府疫情防控不力
C.疫病防治缺乏国际合作D.世界各国经济联系加强
5 . 在1851年英国全国87000名雇主中,雇佣10人以下者达76000人,占总数的87%,雇佣50人以上者仅2000人,占总数的2.3%。这表明当时的英国(     
A.科技对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有限B.企业规模小而散易造成就业不稳
C.工业革命导致国内产业结构失衡D.机器生产推动生产专业化的实现
2022-08-10更新 | 87次组卷 | 1卷引用:福建省三明市2021-2022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6 . 据记载,1637年,荷兰出现了“郁金香狂热”的泡沫经济。当时一棵郁金香被炒到3000荷兰盾,可以交换8只肥猪、4只肥公牛、2吨奶油、1000磅奶酪、1个银制杯子、1包衣服、1张附有床垫的床,外加一条船。这一现象主要反映了(     
A.商业经营方式出现新变化B.早期殖民扩张引发价格革命
C.商贸中心转向大西洋沿岸D.荷兰丧失“海上马车夫”地位
2022-07-27更新 | 1313次组卷 | 20卷引用:福建省三明第一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7 . 在英国,随着人口膨胀,人们逐渐面临木柴短缺的问题,开始把煤作为替代品。但是许多煤矿层都位于会淹水的地区,而且只要淹水,矿工就到不了较低的矿层……大约在1700年,英国的矿井里开始回荡着一种奇特的噪音,可以说是吹起了工业革命进击的号角。这表明采煤技术改进的需求(     
A.促进了生产领域的进一步分工
B.促进了先进生产技术的发明
C.加速了矿产资源的广泛开发
D.推动了工业大企业的发展进程
8 . 19世纪初,英国多个城市出现了工厂中的机器在夜间被人捣毁的现象。那些捣毁机器的人表示这种行为会一直继续,“直到那些工人能够依靠自己的双手和手艺来养活自己的孩子”。这一现象根源于(     
A.工业革命加剧了社会的贫富分化
B.垄断组织对社会竞争秩序的破坏
C.英国的君主立宪政体尚不够完善
D.工厂制度对和谐人际关系的破坏
9 . 19世纪初,英国传统的家庭结构型态发生了改变,很多妇女不再能很好地照顾幼儿,不少幼儿无人照顾、流落街头,形成了严重的社会问题。造成上述现象的原因是(     
A.工业革命推动社会变化B.妇女维权意识的增强
C.社会保障制度尚未建立D.国家教育投入的降低
10 . 下图显示的是1820—1860年移民进入美国的人数变动情况。其移民变动情况(       

A.与美国的工业革命发展基本一致B.反映出欧洲各国政治上的专制
C.说明美国是世界上最主要移民国D.表明欧美国家经济合作很密切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