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和发展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7 道试题
1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世界专利中心转移的历史考察

注:图3中的社会革命在以上国家主要表现为资产阶级革命以及国家统一。

——据杨中凯等《近代世界专利中心转移的历史考察》整理

(1)图1、图2所示资料能否用于探讨世界专利中心的转移?说明理由。
(2)图3呈现了某学者对世界专利中心转移的各种影响因素的探讨,选择你认为其中最重要的因素,阐释这一因素与世界专利中心转移的关系。 (要求:表述成文,史论结合,符合逻辑。)
2024-02-16更新 | 115次组卷 | 2卷引用:山东省临沂市2024届高三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2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全球化时代的历史书写

作者及著作   
【美】R.R.帕尔默等《现代世界史》(1950年)该书从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的不同侧面,揭示了19世纪后半叶以来,欧洲文明的演进及其在全球的殖民扩张对世界的冲击。在美国高校历史类课程的实际应用中,该书逐渐成为欧洲历史或西方文明史方向的教科书。
【英】CL.莫瓦特
《新编剑桥世界近代史:世界力量对比的变化》(20世纪50年代)
全书采用国别史、地区史、专题史交错的混合体例,对世界近代史进行了全方位、多角度、跨学科的研究,在叙述历史事件时尝试加入对当事人心理、性格等层面的分析,主线不清晰,歪曲非西欧国家、特别是亚非国家的历史。
【美】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下编》
1970年)
采用全球史的视角,将1500年以来的历史分为西方崛起时的世界、西方占据优势地位时的世界和西方衰落与成功的世界三大阶段,对思想文化史、妇女史着墨不多。
【美】杰里·本特利、赫伯特·齐格勒《新全球史:文明的传承与交流》(2000年)以具有全球性影响的历史事件或运动为逻辑主线来编撰世界近现代史的内容,引入“跨文化交流”的核心概念,揭示文化交流与互动对世界历史发展进程的重要影响。对历史进程的纵向演进及国别差异的横向揭示不足,对近现代历史发展进程的内在逻辑和重点内容也凸显不够。


(1)根据材料,概括国外主流世界近现代史教材的特点,并加以阐释。
(2)某中国出版社要编写一部面向全国学生的《世界近现代史》教材,请就本书编写的原则和内容提出你的建议。
3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17691770年,东印度公司囤购大量米谷,用贵得吓人的价格出卖,在印度造成了大饥荒,使孟加拉1/21000万人)的居民丧失了生命。英国在18世纪后半期对印度的侵略和榨取,给印度人民带来沉重的灾难。一个英国议员说:“我深信,地球上任何时候的任何一个文明政府,也没有比17651784年的东印度政府更为腐败、更为背信弃义、更为凶恶了。”大量财富(17571815年共榨取10亿英镑)流入英国,转化为资本,促进了各种科技发明的增多和许多贵重设备的普遍采用,加速了英国工业革命的完成。

——摘编自吴于廑、齐世荣《世界史·近代史》下卷

材料二   英国东印度公司的军队占领孟加拉后,抢劫了国库。约值6千万英镑的金银珠宝,进入了公司及其官员的腰包。军队头子克莱武后来在英国下院得意洋洋地说:“富饶的城市在我的脚下,雄伟的国度为我所辖,堆满金银珠宝的国库为我敞开。但是,我总共才拿了价值20万英镑的财物。绅士们!迄今为止,我还为我的这种朴素作风感到惊讶。”克莱武两次被任命为孟加拉总督,1767年他回国后,因抢劫勒索财物受到控告。最后判决承认他收受王公贿赂和官商牟利的事实,但又认为他为英国立下大功,因此不了了之。

——摘编自[美]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分裂——第三世界的历史进程》


(1)依据材料一,分析英国东印度公司殖民活动的历史影响。
(2)评析材料二中的“克莱武”现象。
4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对于到底要不要殖民,法国议会中形成了支持殖民与反对殖民的两个针锋相对的派别,他们在1885年针对殖民问题,就各自的立场和观点展开了一次全方位的辩论,殖民派代表费里为殖民政策辩护道:“先生们,事实上,高级种族对低级种族具有某种权利。……我再重复一遍:高级种族对低级种族拥有一种权利,这是因为他们对低级种族负有一种义务——文明开化的义务。而今,我认为欧洲国家应该去履行这项属于文明的高级义务。”最终,殖民派取得了胜利,法国向着殖民扩张的道路大步迈进。

——-刘梦佳《法兰西第三共和国的殖民转向——从1885年关于殖民问题的议会辩论谈起》

材料二   



(1)除了材料一中的观点之外,你认为殖民派还会从哪些方面论证殖民扩张的必要性。
(2)如果你是反殖民派代表,试对费里的观点进行驳斥。
(3)在材料二图中,用斜线“///////”标识出法国殖民地的主要区域。
2023-01-12更新 | 352次组卷 | 2卷引用:山东省日照市2023届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A卷)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英国阿克莱特被称为“工厂制度之父”,1771年他与合伙人在水力纺纱厂里安置了多台纺纱机,雇佣工人生产。工厂制度将工人和生产资料集合在一起,通过细致的分工和严格的纪律,让工人操作机器,进行大批量的生产。据此可推知,工厂制度(     
A.导致国家治理模式的变化B.加剧了社会的贫富分化
C.实现了科学与技术的结合D.极大地提高了生产效率
2022-12-11更新 | 3071次组卷 | 25卷引用:山东省聊城颐中外国语学校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线上期末模拟考历史试题
6 . 亚当·斯密在1776年发表的《国富论》中指出∶金银不是财富增长的源泉,只有包含着人类劳动的商品才是财富的源泉;一国的富强也不意味着另一国的贫困,通过自由贸易可使得双方都各得其所。其经济理论产生的主要原因是(     
A.英国成为“世界工厂”B.工业革命时代的到来
C.剩余价值理论的建立D.重商主义思想的终结
2022-11-28更新 | 497次组卷 | 2卷引用:山东省聊城颐中外国语学校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线上期末模拟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7 . 在1769年3月东印度公司发给孟加拉的通函中,规定对生丝的制造加以奖励,对丝制品的制造加以限制。这一规定的实施(     
A.加强了殖民地对宗主国的经济依附B.保证了该公司在东方的贸易垄断权
C.导致孟加拉社会经济结构的单一化D.加速了孟加拉农村生产关系的瓦解
8 . 在近代,“英国资产阶级衣着简朴,颜色平淡,大家都差不多,这样他们就鼓励了纺织工业成批生产:在法国,人们对于一般的大众消费品不屑一顾,衣着追求稀奇古怪、色泽鲜艳,尽可能是一人一样。”法国人的这种消费观念(     
A.提升了法国工业产品国际竞争力B.强化了法国的民族主义意识
C.使中小企业发展的空间更加狭窄D.不利于法国工业革命的推进
2022-09-22更新 | 1417次组卷 | 16卷引用:山东省聊城颐中外国语学校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线上期末模拟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9 . 新航路开辟后,葡萄牙人抵达东方,他们主要通过占据据点,与他人交易来赚钱;而西班牙人、英国人和法国人则通过大规模占领他国领土,对其进行野蛮的殖民掠夺。导致这种不同的主要原因是(     
A.殖民的主要目的不同B.经济发展水平的差异
C.殖民地反抗程度不同D.国家整体实力的差别
2022-07-06更新 | 960次组卷 | 21卷引用:山东省莒南第一中学2024届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模拟训练(三)历史试题
10 . 下图反映出
A.新式交通工具冲击了铁路运输B.紧张的国际形势阻碍了人们出行
C.铁路修建总里程数在逐渐减少D.铁路的发展落后于其他交通工具
2022-05-27更新 | 981次组卷 | 15卷引用:山东省聊城市莘县第一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线上考试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