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和发展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5 道试题
1 . 海路贸易
(1)印度洋贸易:新航路开辟后,________很快出现在印度洋的贸易中,并且在与阿拉伯商人的竞争中逐渐________
(2)大西洋贸易:
①欧美贸易:欧洲人通过开辟出的多条航线和沿海港口,将欧洲生产的________运到美洲销售,换回南美洲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罪恶的“三角贸易”:原因:________的残酷压榨和________的流行,造成________大量死亡,美洲________严重缺乏。概况:欧洲商人把欧洲生产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运送到非洲,从当地________手里换取黑人,欧洲人自己也抓捕非洲黑人,然后把他们运到美洲卖为奴隶
(3)以________为主要中转站的海上贸易网络:贸易路线跨越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商人把中国的生丝、瓷器等货物经澳门运往________,在转运到欧洲各国进行贸易,获取大量白银。葡萄牙人还参与获利巨大的________之间的________。大量________流入中国内地。

(4)太平洋贸易:由________经营,主要在其两大殖民地________________之间进行。“________”运载大量中国生产的生丝、丝绸、棉布和瓷器等产品到墨西哥交换白银,再将这些白银运回马尼拉。这些白银也大量流入中国。

(5)对中国的影响:日本与美洲的白银大量流入中国,进一步刺激了中国________地区经济的发展。与此同时,一个围绕白银输入中国的贸易网络逐渐形成。
2022-04-05更新 | 48次组卷 | 1卷引用:(纲要下)第7课全球联系的初步建立与世界格局的演变(课前案)
2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20世纪前期,政府逐步接纳妇女进入文官行列。但在很长时期内,广大妇女不能进入重要岗位,只能担任抄写、打字和收发之类的工作,多数是临时雇员,而且受到年龄和婚姻限制,同工不得同酬。面对种种不合理现象,英国文官界妇女在社会进步势力的声援下,长期坚持斗争。1919年,议会通过法案规定:任何人不应因性别或已婚而被剥夺担任文官的资格。两年后财政部又首先制定接纳妇女担任文官的实施细则,允准妇女参加文官考试,平等竞争各类文官职位,但同时又规定女文官候选人必须是单身女子,一旦结婚必须辞职。正因为如此,直到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前,仍然只有少数妇女能获此幸。部分妇女进入高级文官阶层,则是几十年以后的事情。

——摘编自阎照祥《英国政治制度史》

材料二   1870年英国枢密院《文官制度改革命》颁布后人数变化情况

文官人数文官人数
1881508391914280900
1891792411922317721
19011164131939387400
19111723521943710400

——资料来源:G.德鲁雷和T.布切尔:《现代文官制度》


(1)根据材料一,概括20世纪以来英国妇女在入职文官职位方面发生的变化并简要分析产生变化的主要原因。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导致文官人数不断增多的主要因素并对“文官人数不断增多”这一现象进行简要评价。
2022-05-23更新 | 632次组卷 | 6卷引用:第6课西方的文官制度-2022-2023学年高二历史上学期新授课导学案(选择性必修一:国家制度与社会治理)
3 . 工厂出现:
(1)原因:为了提高效率、加强管理,人们将机器、工人集中起来进行生产。
(2)1771年,阿克莱特开办第一家_________,成为近代工厂的开端。采用机器生产的工厂取代手工工场。
2022-04-05更新 | 45次组卷 | 1卷引用:(纲要下)第10课影响世界的工业革命(课前案)
4 . 新航路开辟的动因和条件
(1)动因(新航路开辟的必然性)
历史传统:从________世纪开始,伊比利亚半岛的居民就尝试从大西洋中的岛屿获取资源。
经济原因(根本原因):14—15世纪,地中海沿岸出现了________,西欧各国的商品经济迅速发展,对金银财富的需求以及对新市场的开拓意愿日益迫切。

思想原因:人文主义鼓励冒险精神。
社会原因:《马可·波罗行纪》的广泛流传,认为富裕的东方和未知的海外是实现发财梦的最好场所。

直接原因:奥斯曼帝国在建立和不断扩张的过程中,威胁到东西方之间的陆路贸易通道的安全,西欧人急于从海上开辟通往东方的新航路。

宗教原因:西欧人希望通过向海外扩张来传播基督教。
(2)条件(新航路开辟的可能性)
客观条件:①航海技术的进步。(罗盘针的使用:12世纪末13世纪初,中国人发明的罗盘针经________传入欧洲,并得到改进,14世纪在欧洲得到广泛使用;绘图技术的进步:地图的准确性提高;________学说的出现;有关季风和洋流等方面的地理知识日益丰富。)
②造船技术的进步。(具有较强抗风力的海船的建造,不仅可以顺风行驶,而且也能逆风行进;________的出现,加快了航行的速度。)

主观条件:西班牙和葡萄牙王室的支持。
2022-04-06更新 | 92次组卷 | 1卷引用:(纲要下)第6课全球航路的开辟(课前案)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材料分析题 | 较难(0.4) |
名校
5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近代中国苦力(没有专门技能或未受过训练的劳动者)出洋,始于1845年法国从厦门将400名苦力运往其殖民地布尔邦岛。苦力移民商从每个中国苦力的获利与非洲黑人奴隶贸易的利润相当甚至更高。英国政府对本国苦力移民商基本持不干预的态度。1852年夏,英国苦力船“蒙塔古夫人”号及其后几起苦力海上大规模死亡与暴动事件的曝光,震惊了英国社会。18558月,英国议会通过《中国乘客法案》。法案对承运苦力的船上的设施设备,包括食品、药品、水等在内的供应品,以及乘客的空间,作出了详细的要求。法案的实施,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英国政府减少中国苦力海上死亡与暴动发生、使苦力运输人道化的努力。但更高的标准与严格的监管一方面挤压了商人的利润,另一方面又将非法苦力移民活动驱往缺乏监管的澳门等地。在这些地方,诱拐、绑架中国居民从事海外苦力劳动的现象更加猖獗,出洋苦力海上死亡和暴动事件总体上并未得到遏制。

——摘编自汤水清《十九世纪五十年代中国苦力海上死亡及其对英移民政策影响》


(1)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分析十九世纪四十年代后,欧洲殖民者掠夺中国苦力的原因。
(2)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概括英国政府对贩卖苦力态度的变化并分析原因。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