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和发展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8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1 . 茶文化是中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据史料记载,1657年中国的茶叶引入英国,1662年,“饮茶王后”凯瑟琳嫁给英王查理二世后,在她的大力推崇下饮茶开始在英国风靡,英国的茶文化拉开序幕。19世纪中期英国人普遍流行喝“下午茶”,英国特色的茶文化不断的发展。这说明
A.中国文化具有极强的魅力B.统治者强大的个人影响力
C.英国茶叶种植业规模巨大D.文化交流过程中互鉴发展
2022-05-19更新 | 280次组卷 | 3卷引用:天津市部分区2022届高三二模历史试题
2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据元朝人汪大渊《岛夷志略》的记载,当时经由泉州港外销到海外诸国的商品种类有100余种,其中以纺织品与瓷、陶器为多。据说当时扶南(位于今中南半岛)的顿逊“其市东西交会,日有万余人,珍物宝货,无所不有”。15世纪以前,马六甲只不过是一个荒僻渔村,仅一个世纪的时间,它就发展成了拥有10万人的城市,而且是一个世界商人云集的城市,而从中国传入东南亚的生产技术就有养蚕维丝、丝绸纺织、陶资制造、茶叶生产等。扶南、室利佛道,马六甲等国随着东西方贸易的发展而登上历史舞台。佛教、伊斯兰教、印度教对东南亚的历史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

——摘编自马勇《东南亚与海上丝绸之路》

材料二 1508年,葡萄牙国王颁布敕令,要求详细弄清马六甲商人来自哪里,每年来航船只的安数量。马六甲在其他地方有无商馆与武装,衣服的样式与体格的大小以及宗教信仰等情况,1511年7月,葡萄牙驻印度总督奥布魁克率领15艘船和大约1600名士兵占领马六甲,此后,葡萄牙人“遂纵横海上无所忌”、“宣称胡椒贸易是他们的专利……凡是在这广大海域航行的船只都得有他们发的通行证,否则他们一律有权登船或予以击沉”,据国外学者统计。1518年葡萄牙商船运回到里斯本的胡椒达2128962吨,肉桂1342吨,丁香5584吨,肉豆蔻986吨。

——摘自陈奉林《从东方外交史的角度看马六甲王国沦陷的影响》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元明时期中国与东南亚贸易发展的原因。
(2)根据材料一、二,指出16世纪上半期葡萄牙人在东南亚贸易活动的特点,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其影响。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3 . 一位奥斯曼帝国的官员在1625年记载,“以前,印度/信德和中国的货物通常都是先运到苏伊士,再由穆斯林转运到世界各地。但现在这些货物却被装上了葡萄牙,荷兰和英国的船只,再从那里转往世界各地。欧洲人将自己不需要的东西运往伊斯坦布尔和其他伊斯兰国家……伊斯兰国家的黄金和白银变得越来越少。"出现这种情况的主要原因是
A.商业革命的发生和扩展B.欧洲人对贵金属的狂热追求
C.统一的世界市场的形成D.奥斯曼帝国阻断东西方商路
2021-12-26更新 | 526次组卷 | 21卷引用:新疆昌吉州2022届高三一模历史试题
4 . 1596年,在阿姆斯特丹商人们的资助下,巴伦支带领3艘船开始了第三次探险。在这次航行中,他们不仅发现了斯匹兹卑尔根群岛,而且到达了北纬79°39'的地方,创造了人类北进的新纪录。巴伦支的航行不仅有详细的文字记载,而且他沿途还绘制了极为准确的海图。可见,巴伦支的航行(     
A.为哥伦布到达美洲奠定基础B.开辟了北太平洋到北冰洋的航线
C.拓展了欧洲人对世界的认知D.促进了欧洲与大洋洲的直接联系
2022-12-10更新 | 2149次组卷 | 28卷引用:黄金卷07(16+4模式)-【赢在高考·黄金8卷】备战2023年高考历史模拟卷(河北专用)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据《明太祖实录》记载,洪武三十年(1397年),“杭州诸郡商贾,不论货物贵贱,一以金银定价”。明代人曾从现实生活感受的角度谈道:“凡贸易,金太贵而不便小用,且耗日多而产日少;米与钱贱而不便大用,钱近实而易伪易杂,米不能久,钞太虚亦复有泡烂;是以白金(银)之为币长也。”永乐、宣德年间,政府曾在陕州、福建等地开银矿,到万历年间更是四处开采搜刮。明英宗在解除银禁的同时,将浙江、江西、湖广等地的田赋火麦四百多万石折征银两。这一时期,不仅大宗交易用银,即便是一些很小的买卖也都使用碎银。自明代中期以后,白银成为流通中的主要货币。

——摘编自赵德馨主编《中国经济通史》

材料二 布劳德尔教授与斯普纳教授认为,1500~1650年,仅由美洲流入的金银就使得欧洲黄金的总存量增加了5%左右、白银的总存量几乎增加了50%.但是,欧洲根本无法完全保留住它所获得的这些金银。欧洲在近代初期与两个地区(东印度和黎凡特地区)的贸易一直是入超的,直到17世纪60年代,入超部分主要是用现金,尤其是用白银支付的,如葡萄牙人每年大约要往远东运去100万西班牙达克。到17世纪,由于英国人与荷兰人也开始往东方输送西班牙白银,这种外流就更为严重了。1601~1624年,英国东印度公司向远东输出的银币超过了75万英镑,所有这些都是以西班牙的“8里亚尔银币”支付的。

——摘编自[意]卡洛·M.奇波拉主编《欧洲经济史》


(1)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明代白银能够成为国内主要流通货币的原因。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近代早期世界白银的主要流向,并说明其影响。
2021-05-09更新 | 450次组卷 | 3卷引用:山西省晋城市2021届高三三模文综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6 . 据记载,1637年,荷兰出现了“郁金香狂热”的泡沫经济。当时一棵郁金香被炒到3000荷兰盾,可以交换8只肥猪、4只肥公牛、2吨奶油、1000磅奶酪、1个银制杯子、1包衣服、1张附有床垫的床,外加一条船。这一现象主要反映了(     
A.商业经营方式出现新变化B.早期殖民扩张引发价格革命
C.商贸中心转向大西洋沿岸D.荷兰丧失“海上马车夫”地位
2022-07-27更新 | 1320次组卷 | 20卷引用:河北省石家庄市2022届高三三模历史试题
7 . 《明实录》记载,17世纪20年代初的天启年间,政府财政收入达到1000万至1400余万两白银。1642年明王朝灭亡前夕,太仓(国库)的白银多达2300万两,这些数以千万两计的白银是明朝白银最高年产量的的5至8倍。据此可知(     
A.明后期对外贸易繁荣,白银大量流入B.明朝商品经济发展导致白银产量激增
C.明后期经济发达,白银成为唯一货币D.明朝政府税制改革推动了白银货币化
8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在上海及其附近的松江、太仓一带,手工纺织业素称发达,但随着上海的开埠,外国棉布的输入源源不断。时人记载;“近日洋布大行,价才当梭布三分之一。吾村专以纺织为业,近闻已无纱可纺。松、太布市,消减半”厦门开市通商后,洋布“其质既美,其价复廉,民间之买洋布、洋棉者,十室而九”。

英国首先把印度的棉纺织品挤出欧洲市场,接着把印度的棉花运到英国的各纺织城市进行加工,然后再把制成品输入印度。18141835年,印度输入英国的棉布从125万匹跌到30多万匹。同一时期,英国输入印度的棉纺织品由不足100万码增加到5100万码。到19世纪中叶,印度已从棉布出口国变成了进口国。

——摘编自吴于廑、齐世荣《世界史》

材料二   1950年中国人口在全球占比为22%,而此时中国纺织工业的棉纺锭(513万锭)在全球占比仅为5%,棉纱年产量(43.7万吨)在全球占比仅为7.8%。……进入改革开放新时期以来,随着“温饱问题”的解决,城乡人民服饰“蓝、黑、灰一抹色”的情景消失了,取而代之的是服饰多样化以至时尚化。反映时代精神、时代风貌的时装和华丽的家用纺织品,进入城乡普通人家。人民群众衣被的普遍改善,已成为“全面小康”和“时尚中国”的一个重要元素。到2015年,中国纺织工业的经济总量总体上在全球占比在55%以上。中国棉纺织工业的设备规模在全球占比在57%;棉型纱产量3538万吨、棉型织物产量893亿米,其全球占比都在55%以上。更具可比性的“纺织产业纤维加工量”,从1978年的276万吨(全球占比为10%),逐步发展到2015年的5300万吨(全球占比在55%以上)。

——摘编自陈义方《纺织大国崛起历程》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中印两国棉纺织业面临共同的境遇的原因及影响。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纺织业发展的主要原因。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