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和发展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2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 . 《托勒密世界地图》范围包括西起西班牙、东至中国的欧亚非大陆和海洋。其中地中海世界被刻画的比较准确,而世界的其余部分则充满着想象的成分。对如图解读正确的是(     

A.古代欧洲对世界的科学认知B.因充满错误而不能作为史料
C.社会发展程度影响人类视野D.受新航路开辟的启发而制定
2 . 1851年时,全法国只有巴黎、鲁昂、南特、波尔多、马赛和里昂6个10万人以上的大城市;到1896年,10万人以上的城市增加到14个。1851年,仅有3%的法国人住在经济发达的塞纳省,及至1911年,居住在塞纳省的法国人已占法国总人口的10%。对该变化解读最合理的是,这一时期法国
A.科技创新水平领先世界B.经济水平迅速赶超英国
C.政治变革促进经济发展D.工业化带动城市化进程
3 . 第二次工业革命中,德国尤其重视电气化学等新兴工业部门,并进一步确立了在全球的优势地位。1870—1913年,德国GDP年均增长率高于同一时期的英、法两国。对材料解读最准确的是(     
A.德国是第二次工业革命重要发源地B.德国重工业发展迅速并居主导地位
C.技术和产业创新提高经济增长速度D.英法与德国争夺殖民地的矛盾激化
4 . 自由与平等是资本主义的两大基本原则,两者之间的张力是资本主义发展演进的动力。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自由与平等代表了理性主义的不同方面。在自由主义引导下,18-19世纪的资本主义创造了工业革命的巨大历史功绩。但是,追求个人解放,人人平等的价值理性却被淹没了,社会平等被忽视,造就了新的巨大社会差异。

材料二   面对危机,一些富有远见、务实的政治家和思想家如罗斯福和凯恩斯等人,提出拯救和改造资本主义的措施和思想,出现了20世纪资本主义第一次调整——罗斯福新政,以及战后西方国家在内在逻辑上与之一致的系列改革。这次调整使19世纪经典意义上的自由资本主义发生变化,自由主义中注入了平等和公正的元素,如国家通过养老金制度、失业保险制度和对无谋生能力者提供救济,限定最低工资,承认工人组织工会和集体谈判的权利等社会立法。

材料三   1973年,一场始发于英国,扩展至美国、日本、联邦德国和法国的经济危机爆发。西方各国经济低速增长甚至停滞、高失业率与高通货膨胀纠缠在一起。这种罕见的经济现象表明,战后西方凯恩斯主义的国家干预政策失灵。在这种形势下,出现以“里根革命”和“撒切尔夫人改革”为代表的20世纪资本主义世界第二次调整。改革者们绝不是完全回到自由放任的老路。在现代科技革命所造成的新形势面前,资本主义需要寻找一个自由与平等的平衡,一个效益与公平的契合点。

——摘自许平《自由与平等的博弈解读20世纪资本主义的三次调整》


(1)根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概述19世纪上半叶“社会差异”的表现及马克思恩格斯为实现“价值理性”而进行的理论思索。
(2)根据材料二和所学,列举罗斯福新政在1935年的社会立法,简述战后西方国家改革与新政相一致的“内在逻辑”。
(3)阅读材料三,用一个专有名词概括“这种罕见的经济现象”,指出撒切尔夫人改革的经济政策。综合材料一二三,概述18-20世纪西方自由与平等的“博弈”。
2022-03-26更新 | 145次组卷 | 1卷引用:浙江省温州市2022届高三二模历史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下图为世界上第一辆三轮汽车,该车采用两冲程单缸0.9马力的汽油机作为动力,具备火花点火、循环、钢管车架、钢板弹簧悬架、后轮驱动、前轮转向和转动把手等,它的诞生是世界汽车发展史上重要的里程碑。对此解读正确的有

①是科学与技术结合的典范   ②标志现代汽车工业的兴起
③诞生时间为1885年   ④昭示着“电气时代”的到来
A.③④B.②④C.①③D.①②③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6 . 1600年运入欧洲的部分商品数据表

——据布罗代尔《菲利普二世的地中海和地中海世界》


对此解读正确的是
A.传统商路受阻引发欧洲的商业危机B.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初步形成
C.亚洲各国成为欧洲列强的原料产地D.欧亚贸易格局处于转型之中
7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英国是世界上最早颁布公共图书馆法的国家。《公共图书馆法1850》是英国在全国范围内设立免费信息获取机构的首次立法。

1831年,律师克尔建议通过立法在城镇建立公共图书馆。

1835年,谢菲尔德市议员白金汉提出设置公共机构促进信息传播……在城镇建立图书馆和博物馆。提案进入了委员会讨论阶段后被暂时中止。

1840年,议会议员威廉尤尔特向议会陈述在大都会的不同地区建立公共图书馆的合理性。

1844年,他进一步扩大了建议建立公共图书馆的区域范围,包括大都市各区和省级城镇。这一建议最终没有得到政府的认可。

18493月,英国众议院同意建立特别委员会,威廉尤尔特任主席,特别委员会致力于……大城镇中公共图书馆的建设,并最终向英国议会提交了《公共图书馆法1850》的草案。

——摘编自柳英《公共图书馆领域的首部国家立法―英国<公共图书馆法1850)》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对19世纪上半期英国公共图书馆立法现象做出合理的解读。(要求:表述成文、史实正确、史论结合、逻辑严密)
2022-05-01更新 | 243次组卷 | 4卷引用:河南省百所名校2022届高三三模历史试题
论述题 | 较难(0.4) |
名校
8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在(19世纪前期)中、英、印三地的商品与贵金属之间便有了两种方向相反的运动:中国商品(以茶、丝为主)供应英国,英国的商品与劳务(以纺织品与航运业为主)打入印度,印度产品(以鸦片为主)运入中国;与此同时,中国的白银流入了英属印度,印度的财富流入了英国,而英国则利用这些财富的一部分来支付中国茶叶的进口。这种三角贸易关系,以英国的贸易顺差为目的,以印度的殖民化为前提,通过把中国人民贡献于近代资本主义的祭坛之上来实现的。

——摘编自李宽柏《鸦片战争前英、印、中三角贸易的形成》


阅读材料,自选角度,对材料中“三角贸易”的实质加以解读。(要求:观点正确,史论结合,表述清晰。)
9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劳伦斯(18851930年)是英国20世纪最具影响力、最有争议的作家之一。他的小说中往往带有自己的真实情感和经历。其代表作《彩虹》(1915年)中,厄秀拉是一个理想主义者。起初,她认为大学是一块神奇土地,与肮脏的工业城镇不同。令厄秀拉失望的是,"这儿的女生们整天叽叽喳喳、喋喋不休,很神经质。……男生个个都是粗卑笨拙。"更糟的是,大学不过"是个学徒作坊,人们来这儿是为了武装自己,以后能多赚钱。"大学成为狭小、杂乱的工厂实验室,学生们在这里购买考试所需设备,教授们则提供可被利用的商品。教育的目的不再是传授知识,而是完全为商业服务。

——摘编自潘洁《劳伦斯对工业革命时期教育的批判》


解读材料,提炼出一个观点,并结合世界近代史相关史实,加以论述。(要求∶写出观点,观点合理、明确,史论结合,逻辑清晰)
2022-04-08更新 | 306次组卷 | 3卷引用:河北省保定市2022届高三一模历史试题
10 . 1860年,英国炼铁工厂的年人均产量为23.9吨,美国为16.2吨;到了第一次世界大战前夕,英国炼铁工厂人均钢材产量为44吨,美国为69吨。20世纪初的数据表明,英国工人的平均功率为5.3马力,美国为10.8马力。对此解读最为恰当的是
A.钢铁产量变化改变了两国产业结构B.加强技术革新有利于提高劳动效率
C.市场竞争加剧导致垄断组织的出现D.控制海上霸权可保障国力领先世界
2021-12-13更新 | 289次组卷 | 7卷引用:重庆市2022届高三上学期模拟调研(一)历史试题(康德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