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与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3414 道试题
1 . 1865年,薛福成在《上曾侯相书》中说:“往在十二三岁时,强寇窃发岭外,慨然欲为经世实学,以备国家一日之用,乃屏弃一切而专力于是。”这体现出薛福成志在(     
A.弘扬程朱理学B.致力科举入仕
C.镇压太平天国D.投身洋务自强
2 . 下表为1894—1914年间外国在华企业投资总额不断增加。下表是外国在华企业投资总额中各行业占比例。下列解释最为合理的是(     

贸易业

运输业

制造业

金融业

1894

39%

14%

15%

33%

1914

18%

37%

13%

10%

A.市场的发展刺激了运输业发展B.民族资本主义有了初步发展
C.西方国家资本输出的节奏放缓D.中国的外贸形势转变为逆差
2023-03-03更新 | 176次组卷 | 5卷引用:专题05晚清时期的内忧外患与救亡图存(选择题)-学易金卷:2023年高考历史二模试题分项汇编(统编版)
3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民国初年工业发展状况

19121919年全国注册工厂在各省分布比例的统计数据

直隶(含天津)

江苏(含上海)

浙江

广东

山东

福建

湖北

奉天

其余省份

58

19.82

5.37

4.22

3.96

2.56

2.43

2.43

1.02

据《欧战前后农商部注册工业公司年别表》,战前(19148月)注册的工业公司,共计146个,资本总额41148205元;而自19148月至1920年,新注册的公司就有272个,资本额为117434500元。所涉及的行业众多,尤以纺织业和面粉业这两个关系民众衣食住行的行业发展得最快。

——整理自《中国年鉴第一回》

材料二一五计划关于工业化建设的总体设想是:基本完成以鞍钢为中心的东北工业基地建设,同时进行华北、西北、华中的新工业基地建设,进而推进全国工业的发展。为配合工业建设的总体布局,在西北、华北新建兰新、包兰、宝成等铁路线。此时期建设的新兴工业城市包括包头、太原、西安、武汉、成都等内地城市。从投资的分配看,694个投资项目中有472个放在内地,其余222个大部放在东北。沿海地区几乎没有什么大项目。

——据虞和平《中国现代化历程》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民国初年民族工业的迅速发展的原因。
(2)根据材料一、二指出,与民国初年相比,一五计划时期我国工业发生的新变化。
2023高三下·全国·专题练习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4 . 下表是清政府1849年和1885年的国家财政税收统计表,由此推知,当时 (  )
A.传统的自然经济受冲击B.经济结构逐步调整
C.民族工业得到初步发展D.税收政策日益完备
2023-03-02更新 | 45次组卷 | 1卷引用:中国近代史核心考点26两次鸦片战争-2023高考历史二轮复习核心考点精炼
2023高三下·全国·专题练习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5 . 1872年开业的轮船招商局为缓解资金缺乏带来的困难,特意发行股票,明确刊载“当经本局议定,招集股银壹百万两,分作千股,每股银壹千两,先收银五百两,每年壹分生息”的字样。这反映了(     
A.封建官僚不再管理企业B.民族工业改变了经营理念
C.企业经营方式的近代化D.官办企业经营范围的扩大
2023-03-01更新 | 98次组卷 | 3卷引用:中国近代史核心考点30洋务运动-2023高考历史二轮复习核心考点精炼
6 . 国民政府通过与列强的交涉,到1934年基本实现了关税自主。在1927年以前,外国货物在中国的实际进口关税率只有4%,1931年则提高了10%,193年提高了20%,1934年更是达到了25%,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前的1936年,成为民国史上各项经济指标最好的一年。由此可知,国民政府统治前期(     
A.中国在对外贸易中保持顺差B.中国与世界市场的联系已日益密切
C.列强已放弃了对华经济侵略D.民族工业发展受到一定程度的保护
2023-02-24更新 | 276次组卷 | 27卷引用:河南省周口市郸城县第一高级中学2022届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7 . 《南京条约》签订后,纺织品进口税率平均由19.9%降至6%,第二次鸦片战争后降至5%以下。1845年后“洋布大行,价才当梭布三之一”“松太(江苏松江府与太仓州)布市,消减大半”。1892年由镇江进口洋纱达8.5万担。1895年南通、海门两地,每日可销洋纱20大包,已合1万纱锭的产量。上述材料表明(     
A.不平等条约签订拉动中国经济的发展B.进口纺织品价廉质优受到消费者喜爱
C.中国经济被动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D.中国近代产业与世界市场的深度融合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8 . 1911年,浙江镇海人邵尔康创办上海荧昌火柴公司,初创时资本13.5万元。1916年在浦东陆家渡增设荧昌二厂,1920年在江苏镇江办荧昌三厂,资本扩充至40万元。促进这一时期荧昌火柴发展的主要因素是(     
A.洋务运动的开展、《马关条约》的签订B.戊戌维新运动、辛亥革命
C.辛亥革命、第一次世界大战D.第一次世界大战、南京国民政府成立
2023-02-17更新 | 88次组卷 | 1卷引用:皖豫名校联盟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开学考试历史试题
9 . 下表为19世纪六七十年代到1894年,中国机器厂矿和小火轮公司分布情况。据此可知(       

企业

数量

经费或投资额

雇佣工人

洋务派军事工业

19个

约5000余万两

1万余

洋务派民用工业

约27个

2964万两

25500-29500

私人资本企业

170个

879万两

6万多

A.中国经济结构发生变动B.外国加强对华商品输出
C.洋务企业已成经济主导D.民族工业得到初步发展

10 . 1945年,在中共七大上,毛泽东提出:“(在联合政府领导下)我们对于资本主义应采取调节的政策,成立商品合作社扶助小手工业者,废除苛捐杂税培植小商业者,发展国防工业与资本主义展开竞争,大胆地让资本主义去发展而不是压制资本主义。”这主要是因为当时(     

A.民族资本主义经济占据主导地位B.中国社会性质尚未改变
C.中共工作重心由农村转移至城市D.解放战争需要物质基础
首页4 5 6 7 8 9 10 11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