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与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3414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1 . 民国时期,广告的作用日益受到国内工商界人士重视。据统计,在20世纪20年代的《申报》《新闻报》等报纸中,商业广告一般是“外货居十之六七,国货仅十之二三”;推销国货的广告中,除书籍外,“大半为奢侈品及药品”。这反映了,当时中国(     
A.民众的购买力比较强B.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
C.报刊业发展依赖广告D.民族工业发展不充分
21-22高三·全国·课时练习
2 . 商业贸易与人们的日常生活息息相关。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材料二   19世纪60年代后,随着中国近代新式商业和国家资本主义、民间资本主义工业的产生和发展,以及商品交换和商业经营范围的日益扩大,对资金的要求更加迫切,对信用的利用也越来越广泛,促成了兴办实业的洋务派和工商业者对近代银行创设的共同希冀和实际努力。他们在创办企业的过程中逐渐感到单是生产企业难与洋商争利,同时在与西方的长期接触中看到“西人聚举国之财为通商惠工之本,综其枢纽,皆在银行”的长处。与此相呼应,资产阶级改良派代表人物也大声疾呼“银行之盛衰隐关国本”,在社会上引起了巨大反响。……随着甲午战后国际国内形势的发展,设立银行的时机成熟了。

——摘编自周涛《清末民初中国银行业中的近代化因素》

材料三   邓小平在1992年的南方谈话中进一步强调:计划经济不等于社会主义,资本主义也有计划;市场经济不等于资本主义,社会主义也有市场。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是同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结合在一起的。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就是要使市场在国家宏观调控下对资源配置起基础性作用。为实现这个目标,必须坚持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经济成分共同发展的方针……

——据《中共中央关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等整理


(1)根据材料一,指出与唐朝长安相比,北宋东京城市格局的变化;结合所学,从经济角度指出发生该变化的原因。
(2)根据所学,写出中国人自办的第一家银行的相关信息(包含时间、创办人物、地点、名称);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指出自办银行的作用。
(3)阅读材料三,结合所学,概述南方谈话的意义并指出中共十四大明确提出的经济体制改革目标。
2022-12-20更新 | 97次组卷 | 2卷引用:历史预测卷(四)(11页)
3 . 如表为1849—1911年清政府各项收入统计表(注:数额:万两;比重:%)。这表明这一时期(     
年份农业税收入工商杂税收入其他收入总收入
数额比重数额比重数额比重数额比重
184932817796923004250100
188530714039235171497708100
1911481016204416944451529696100
A.自然经济开始逐渐解体B.经济结构有了显著变动
C.政府财政危机有所缓解D.民族经济得到良性发展
2022-12-17更新 | 162次组卷 | 3卷引用:湖南省长沙市明达高级中学2023届高三12月月考历史试题
4 . 1905年,来自广东的实业家简氏兄弟,不甘心“洋烟”在中国的一手遮天,创办了南洋兄弟烟草公司。1915年,英美烟草公司指责该公司同日本合作,导致南洋兄弟烟草公司的销量下降。简氏兄弟则提出"中国人应抽中国烟"的口号,很快扩大了市场。这反映了(     
A.实业救国思潮兴起发展B.中国民族工业步履维艰
C.抵制洋货助推经济发展D.社会思潮影响商业竞争
2022-12-14更新 | 214次组卷 | 4卷引用:辽宁省名校联盟2023届高三12月联考历史试题
5 . 1905年,粤商简氏兄弟在香港创办了南洋烟草公司。英美烟草公司施展种种卑劣手段打击,造谣说南洋公司产品系“日本货”改装,面对英美商人掀起的阵阵恶浪,简氏兄弟从宣传振兴国货入手,推出“爱国”牌卷烟,烟盒上“振兴国货”四字感召亿万同胞心。几经萧条、倒闭之危,南洋公司不仅没有被挤垮,反而声誉日隆。据此可知(     
A.是否爱国成为商业竞争焦点B.民族资本主义在夹缝中生存
C.民众民族情绪决定企业命运D.民国初年民族意识不断觉醒
2022-12-14更新 | 305次组卷 | 3卷引用:四川省自贡市2023届高三一模历史试题
6 . 据张之洞在《筹设炼铁厂折》中统计,1889年,“内地铁货出洋以锅为大宗,其往新加坡、新旧金山等处,由佛山贩去者约五十余万口,由汕头贩去者约三十余万口,由廉州运往越南者四万余口”。据此可知,晚清(     
A.在国际贸易中处于不利地位B.与世界市场的联系日益密切
C.冶铁炼钢技术获得了较大进步D.洋务派兴办企业取得一定成效
2022-12-13更新 | 287次组卷 | 4卷引用:湖南省长沙市第一中学2023届高三上学期月考(四)历史试题
7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由于植棉的普遍和棉纺织技术的提高,至明代中叶,上海地区已经是全国棉纺织中心松江府的一个组成部分。它不仅是纺织中心,而且是棉布和棉花的集散地。到清朝初年,上海的棉纺织业,号称“衣被天下"。到十八世纪中叶,上海的棉纺织业,在工具上已经有了很大的改进。当时已经有棉布的包买商出现,时人叶梦珠说:“前朝标布盛行,富商巨贾操重资而来市者,白银动以数万计。”在松江府西郊开设的百余家暑袜店,商人将原料发给“合郡男妇”制造,制成后交回店中,计件或计时给予报酬。

——摘编自张家驹《黄道婆与上海棉纺织业》

材料二:随着贸易的发展和市场的扩大,江南棉商强烈感受到国际市场的挑战。江南棉商走出了一条既充满荆棘坎坷又富有竞争和进取,既蕴含着历史传统又富有近代意识的独特发展道路。交易方式上既有如交易所式的近代交易方式,也不乏沿街售卖的古老买卖形式,棉花品质判定上既有精准的数字标准化核定,也有完全依靠棉商经验的定夺,加工方式上既有先进的机器轧花,也有古老的人工轧花,这充分体现了中国近代商业贸易所呈现的多元结构和转型形态。其演变的动力“既有来自西方文明的示范和挑战,也与自身的生存环境和所具有的独特内涵密切相关,是外来冲击与内在逻辑的合力推动”。

——摘编自于新娟《挑战与机遇:近代国际化背景下的江南棉商》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明清时期上海地区棉纺织业发展的特点。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近代江南棉纺织业发展的新变化。
2022-12-10更新 | 165次组卷 | 4卷引用:陕西省延安市子长市中学2022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8 . 1905年,江南船坞为改变经营状况,从江南机器制造总局独立出来,改为民营。1905—1911年间,共造船舰136艘,相当于此前近40年总产量的9倍。1911年所造“江华”轮,质量超过同期英商祥生船厂的轮船。该船厂经营变化主要得益于(     
A.国家重视军舰的建造B.清政府财力的支持
C.近代民族经济的发展D.实业救国思潮推动
2022-11-29更新 | 392次组卷 | 6卷引用:专题六近代中国经济生活的变化小题狂练-高2023届二轮自创专题
9 . 据记载,1891年1月,福建福州建宁有人购买机器,建立了一个机器制茶厂,其机器“租与建宁府种茶之家”,受到茶农欢迎,制茶厂“头一年对前来求焙制的人无收费,以后收费亦将远比手工收费为低”。该做法(     
A.顺应了经济近代化的发展潮流B.推动商品经济逐渐取代自然经济
C.抵制了列强对中国的资本输出D.增强了中国制茶业的国际竞争力
10 . 下面为1913年、1921年、1936年磨粉业产量及诸种生产形态比重表。这反映出当时中国(     

时间
1913年1921年1936年

总产量合计(千包)
213 642. 03247 197. 28309 980. 99

1.商品面粉(%)
45.6445.1546.30

其中
机器工厂生产(%)10.0518.3618.40
机器磨坊生产(%)0.191.132.21
旧式磨坊生产(%)35.4025.6625.69

2.自然经济面粉(%)
54.3654.8553.70

A.社会经济布局趋于合理B.民族资本主义发展空间拓展迅速
C.近代工业发展相对缓慢D.传统工业生产形态逐渐趋于完善
2022-11-28更新 | 153次组卷 | 3卷引用:湘豫名校联考2023届高三11月月考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