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与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317 道试题
1 . 1882年,苏州候补知府胡恩燮集民间资本、发行股票,创办商办企业徐州利国矿务总局,下图为其发行的股份票,这可用于直接证明当时(     

A.企业学习西方先进科技B.股份制公司发展迅速
C.洋务企业进行近代转型D.企业经营模式的创新
2024-03-06更新 | 65次组卷 | 3卷引用:专题06 中国近代史:旧民主主义革命时期 选择题汇编(一)-【好题汇编】2024年高考历史一模试题分类汇编(新高考专用)
2 . 如图是民国时期不同阶段的工业增长率统计,对第二阶段统计数据分析合理的是(     

①列强忙于欧战放松了对中国的经济侵略
②南京国民政府在形式上基本统一了全国
③国民政府在收回关税自主权上取得进展
④为日后中国长期坚持抗战奠定物质基础
A.①②③B.①③④C.②③④D.①②④
2024-01-30更新 | 144次组卷 | 3卷引用:北京市西城区2024届高三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变式练习中国近现代史
3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17世纪末的英国,越来越多曾被视为“奢侈”的商品和服务进入中等阶层生活,甚至社会下层也通过各种渠道渗入到奢侈消费中来,奢侈消费日益成为“没完没了争论的话题”。在大讨论过程中,“有益的奢侈”理论承认在所有社会等级中追求生活舒适和便利,同购买生活必需品一样有益。曼德维尔(1670-1705)更是将这场大讨论推向了高峰,他将奢侈品宽泛地定义为“一切并不直接满足人的生存需要的东西”,公开反驳所有对奢侈的指控,认为奢侈是一项公共福利,奢侈品能够满足人们追求快乐的心理需要,人们沉溺于奢侈品能够推动商业的扩展和穷人就业。这场大讨论使人们不再从道德角度来看奢侈消费的问题,开始关注中等阶层甚至劳工的消费动机和消费实践。大讨论也使人们意识到,奢侈消费为产品革新和时尚与设计的变化提供了大量机遇。

——摘编自李新宽《18世纪英国奢侈消费大讨论》

材料二   近代中国,洋货凭借其质量与价格的吸引力,在市民追求社会地位与时尚潮流的过程中,日益成为人们日常生活的必备品。然而热衷于选购国货,并希望借此实现国强民富的观念也长期影响消费潮流。南京国民政府工商部积极举办国货展览会,并严令各省市总商会,国货商品必须冠以国货字样;社会上也出现了要求商店销售国货并禁售洋货的呼声;与此同时,中华总商会以及各地商会纷纷颁布有关国货销售的章程;当时的新闻媒体也在积极宣传国货;1932年,国民政府宣布将次年定为“国货年”。国货运动如火如荼的展开对普通民众的消费习惯与消费行为的转变产生了显著的影响。

——摘编自谭玉秀、范立君《消费行为下的家国情怀——20世纪30年代中国国货运动再思考》

(1)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别概括17-18世纪的英国和20世纪30年代的中国消费观念的转变及其历史背景。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中国20世纪30年代国货运动的特点。
(3)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从近代英中消费观念转变进程中得到的启示。
2023-11-30更新 | 627次组卷 | 10卷引用:热搜题 高中二轮(全国高考)专题七 近代中国民主革命的新发展——五四运动后中国
4 . 1914年,中国的外国银行资本额不过600万元,其中主要是英国银行资本,但到1930年,外国银行的资本陡增至3亿元以上,增长52.8倍。这一变化说明(     
A.中国资本市场日益成熟B.列强加紧对华经济侵略
C.币制改革有利吸引外资D.英国势力占据主导地位
2023-10-05更新 | 258次组卷 | 4卷引用:湖南省长沙市长郡中学2024届高三上学期月考(二)历史试题变式练习中国近现代史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1915年初,简氏兄弟创办的南洋兄弟烟草公司在上海打不开销路,但下半年开始其产品销路增加,一时供不应求,“近见贵公司所出品‘飞艇’牌、‘喜鹊’牌、‘三喜’牌等烟,此数种申江社会颇为欢迎”。这一变化主要是由于(     
A.西方列强忙于欧战B.文明开化的新习俗形成
C.民族工业迅速发展D.群众性的反帝运动推动
6 . 下表反映了1931年南京国民政府实行“国定税率”后部分进口商品的税率情况。据此可知,这次关税改革(       
酒、卷烟丝绸、人造丝织物火柴、陶瓷器毛织品、砂糖等机械、动力机、车辆等
50%45%40%35%5%至7.5%
A.旨在抵制西方商品倾销B.扭转了中国的外贸逆差局面
C.有利于中国工业化发展D.配合了国民政府的币制改革
7 . 有学者认为,绅商是一个新兴的社会阶层,主要活跃于19世纪末20世纪初,他们已开始接触和使用新的资本主义营运方式,生活方式和思想意识开始带有近代趋向,但在很多方面依然非常守旧和传统。这可用于说明当时中国(     
A.绅商是社会转型的主要阻力B.“尊士贱商”的积习遭弃
C.传统社会阶级结构已被颠覆D.民族资产阶级的两面性
2023-06-10更新 | 7376次组卷 | 38卷引用:三年(2021-2023)高考历史真题分项汇编——专题09近代中国的经济
8 . 近代绅商张謇重视在其家乡布局工业,逐渐形成了南通“一点”式的工业布局。如图为张謇工业区位选择的主要影响因素示意图(1890—1920年)该示意图表明,张謇的选择(     
   
A.得到了历届政府的大力支持B.深受传统观念的影响
C.意在拓展洋务企业发展空间D.最终实现了实业救国
2023-05-28更新 | 183次组卷 | 5卷引用:阶段性检测卷06中国史(二)-2024年高考历史一轮复习考点通关卷(新高考通用)
9 . 开埠之初,各口岸进口的商品多是少数人问津的“奢侈品”;之后,棉布等日用品的进口量大增,并逐渐占据进口商品的主导。这一变化说明当时(     
A.列强加强了对华的资本输出B.传统自然经济结构开始解体
C.民众与世界市场的联系增强D.崇洋媚外的风气已甚嚣尘上
10 . 1903年,张謇参观日本北海道开垦区后,感慨道:“国家以全力图治,何施不可。宁若我垦牧公司之初建也,有排斥之人,有玩弄之人,有疑谤之人,有抵拒之人,消弭捍圉,艰苦尤甚。”这折射出清末(     
A.国内土地开垦潜力枯竭B.民族资本对外依赖度高
C.政府全力改革以图振兴D.民族企业发展环境恶劣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