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2 道试题
1 . 如表是20世纪70-90年代,中国进出口贸易情况统计表。据该表可知,我国
人民币(亿元)
进出口总额出口总额进口总额差额
1978年355167.6187.4—19.8
1985年2066.7808.91257.8—448.9
1988年3821.81766.72055.1—288.4
1991年7225.83827.13398.7428.4
1995年23499.912451.811048.11403.7
1997年26958.615152.811805.83347.0

A.市场经济体制已经建立B.对外开放的重心在沿海地区
C.加入WTO促进贸易发展D.开放步伐加快促进对外贸易发展
2022-03-17更新 | 482次组卷 | 11卷引用:浙江省平阳县万全综合高级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历史试题
2 . 1978年以来的20多年里,中国的国民经济发生了巨大变化。下表反映了

①统一开放的市场体系的初步形成②国有企业进行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试点
③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④非公有制经济逐渐成为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
A.①②B.③④C.①③④D.②③④
2021-05-09更新 | 116次组卷 | 1卷引用:浙江省温州市2021届高三三模历史试题
3 . 下图所示为1958年7月发行的年画。作为史料,它可以佐证
A.多形态的广播电视传播网络的建成B.第一个五年计划宏伟蓝图的绘制
C.人民要求改变落后状况的良好愿望D.我国开始步入水陆空立体交通的时代
4 . 1980年10月7日的《北京晚报》有这样一条新闻:“本市城区第一家个体经营的悦宾饭馆今天开业。”不到半年时间,老板刘桂仙一家就已经是令人羡慕的“万元户”了。这说明
A.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推广B.高度集中的经济体制松动
C.经济体制改革已全面展开D.企业所有权和经营权分离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中俄两国幅员辽阔,山水相连,有着悠久的交往历史。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自康熙二十二年(1683年)圣祖调兵永驻黑龙江之后,在当地人民的配合下,至次年,已基本肃清黑龙江流域的沙俄侵略军。圣祖为表明清朝不愿意与沙俄打仗,而愿意谈判的意愿,又派了两名使者前往尼布楚。在和平的努力迄无结果的情况下,圣祖才决定以武力解决。1689年《中俄尼布楚条约》缔结,条约从法律上明确肯定了黑龙江流域、乌苏里江流域是中国的领土。另外由于条约签订,也有利于进一步完成国家的统一。

——摘自李治亭《中国断代史系列·清史(上)》

材料二   1913年进师范学校,到1918年毕业,5年多学校生活使毛泽东的精神世界迅速丰盈。他在这阶段曾总结“我的思想是自由主义、民主改良主义等思想的大杂烩。我憧憬‘十九世纪的民主’、乌托邦主义和旧式的自由主义”。191811月,毛泽东在天安门广场听了李大钊的著名演讲《庶民的胜利》。1919年,他第二次到北京期间,读了许多关于俄国情况的书。1920年冬天,他第一次在政治上把工人们组织起来了。

——摘编自尹韵公《青年毛泽东的信仰确立》

材料三   在新中国建设百废待兴的岁月里,大批苏联专家援华,用智慧和汗水帮助新中国奠定了工业化基础,也书就了两国人民友谊的佳话。经历了中苏关系的起伏后,双方着眼时代发展潮流和两国人民根本利益,推动中苏关系实现正常化,开创性建立“不结盟、不对抗、不针对第三方”的新型中俄关系,为两国关系长远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进入21世纪,面对国际形势新变化,双方签署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中俄睦邻友好合作条约》,将“世代友好、永不为敌”的理念以法律形式确定下来。两国为推动建设新型国际关系、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树立了典范。

——引自习近平《共创中俄关系更加美好的明天》


(1)根据材料一,结合所学,分析康熙解决黑龙江流域问题的策略,并结合史实说明条约签订“有利于进一步完成国家的统一”这一观点。
(2)依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概述这一时期毛泽东的转变。为“改造中国与世界”,毛泽东在湖南第一师范学校求学时期创立了哪一新型社团?
(3)阅读材料三,结合所学,有两种认识可供选择讨论:①试从铭记历史的角度,分析新中国“一五计划”取得巨大成就的原因及其影响。②试从国际关系的角度,阐述中俄两国为推进新型区域合作所进行的外交实践,并分析其意义。
2021-03-03更新 | 160次组卷 | 3卷引用:浙江省温州市名校协作体2021届高三下学期开学考试历史试题
6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七届二中全会做出了几项重要决策:召开政治协商会议和成立民主联合政府;新中国的国民经济由国营经济、合作经济、私人资本主义经济、个体经济和国家资本主义经济组成;实行独立自主的外交方针和对外开放的经济政策。全会还确立了新中国发展的各项目标:把中国建设成为一个伟大的社会主义国家,建立先进的工业国和独立完整的工业体系;引导农业向现代化和集体化方向发展。

——摘编自陆仁权《论党的七届二中全会的历史地位》

材料二   我国经济体制改革首先在农村取得了巨大成就。长期使我们焦虑的农业生产所以能够在短时期内蓬勃发展起来,显示了我国社会主义农业的强大活力,根本原因就在于大胆冲破“左”的思想束缚,改变不适应我国农业生产力发展的体制……农村改革的成功经验,农村经济发展对城市的要求,为以城市为重点的整个经济体制的改革提供了极为有利的条件。

——198410月《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


(1)阅读材料一,结合所学,指出该会议召开的主要背景,并概括大会所确定的党的工作重心。
(2)根据材料二,概括这一时期我国农业生产“能够在短时期内蓬勃发展起来”的原因。结合所学,指出改革开放初期城市经济体制改革所遵循的原则。
2021-03-03更新 | 121次组卷 | 1卷引用:浙江省温州市名校协作体2021届高三下学期开学考试历史试题
7 . 习近平在深圳经济特区建立40周年庆祝大会上说:“40年来,深圳坚持解放思想、与时俱进,率先进行市场取向的经济体制改革,首创1000多项改革举措,奏响了实干兴邦的时代强音,实现了由经济体制改革到全面深化改革的历史性跨越。”下列有关经济特区的说法,正确的有
①中国对外开放的窗口   ②经济体制改革的“试验田”
③中国进一步对外开放的重要标志   ④改革的重心从此由农村转向城市
A.①②B.③④C.①②③D.②③④
2020-11-15更新 | 259次组卷 | 7卷引用:浙江省温州市2021届高三11月选考适应性考试历史试题
8 . 2021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中国共产党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抗日战争时期中共主要事迹(活动)摘选


——据朱汉国主编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历史必修第一册》整理

材料二   1978年12月召开的中国十一届三中全会,是建国以来我党历史上具有深远意义的伟大转折的一次会议。不仅会议本身坚持从国情出发,实现了同危害已久的“左”倾指导方针的决裂,重新确立了正确的思想路线、政治路线和组织路线,而且经过近20年的实践的检验,以举世瞩目的辉煌成就,证明这次会议的确是我国社会主义建设从遭受严重挫折走向新的振兴的良好开端。

——张寿春《中国十一届三中全会实现伟大转折的特点及意义》


(1)根据材料一的提示,联系所学知识,从政治和军事的角度概述中国共产党在抗日战争中所做出的主要贡献。并用一句话对这些贡献加以概括。
(2)根据材料二,结合所学,指出中国共产党十一届三中全会所实现的伟大转折。
9 .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打破了只有集体经济才是社会主义方向的观点。包产到户后农民手里有了富余的农副产品,需要拿到市场上出售,换成货币购买其他商品;自主经营也要根据市场需求决定生产;乡镇企业发展起来后更需要通过市场决定产销。这反映了
A.党的工作重心开始转移B.农村土地所有制性质发生改变
C.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尝试D.农村改革使市场经济呼之欲出
2020-08-17更新 | 84次组卷 | 1卷引用:浙江省温州市平阳县2020届高三6月模拟考试历史试题
10 . 1992年春,邓小平视察南方并发表了重要讲话,媒体进行了跟踪报道。下列四组文章中属于对这一事件进行报道的是
A.《标准只有一个》《迈向科学发展的春天》
B.《必须坚持多快好省的建设方针》《力争高速度》
C.《要搞快一点》《要敢闯》《抓住中心不放》
D.《评“左”比右好》《吸收无产阶级的新鲜血液》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