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2 道试题
1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粮商真正活跃从明朝中后期才开始。综合考察江南粮市的活跃,一个相当重要的原因是,在实行田赋货币化之后,官吏的俸禄米,亦改为货币收入,官僚及其附属人口成为消费商品粮的大户。作为政治性城市的苏州、杭州及其它县邑城市,各种消费功能膨胀,奢侈人口及其为奢侈消费服务的非农业生产人口刷增。至于所谓嘉定、湖州等棉丝区农民需要余(买进)食,已有研究者指出情形被方志大大夸张,并不属实。夸张米市,以粮商的活跃,欲证明江南市场经济有大跨度的进步,很值得怀疑。

——摘自王家范《中国历史通论》增订本

材料二   粮食是基础性战略资源,从新中国成立初期到改革开放乃至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后,党中央、国务院不断加强和完善粮食宏观调控,并根据不同历史时期粮食供求形势和粮食市场价格情况,围绕保证国内粮食供求基本平衡和价格基本稳定的粮食宏观调控总目标,制定了不同的粮食宏观调控政策措施,为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和国民经济整体平稳较快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摘自杜政、亢霞《我国粮食宏观调控政策变迁回顾与经验启示》


(1)根据材料一,概括明朝中后期江南粮市活跃的原因。结合所学,从农业经济和商品经济关系的角度,指出这一时期中国农业发展的局限性。
(2)根据材料二,结合所学,从生产关系调整的角度,指出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党和国家“加强和完善粮食宏观调控”的措施。上述措施充分证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关键一招是什么。
2022-11-11更新 | 102次组卷 | 1卷引用:浙江省金华市金华十校2023届高三11月月考历史试题
2 . 在中国企业史上,1984年被称为中国现代公司的元年,很多驰骋一时的公司(如海尔、联想、健力宝)均诞生于这一年。下列各项中,与此直接相关的是
A.国有企业建立现代企业制度
B.邓小平理论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
C.中国成功发射第一颗试验证信卫星
D.讨论通过了《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
2022-04-13更新 | 152次组卷 | 2卷引用:浙江省金华十校2022届高三4月模拟历史试题
3 . 下图是发表于1979年《人民日报》上的一篇名为《产销直接见面供需双方满意》的文章。这表明当时我国
A.国有企业改革全面展开B.传统经济模式受到冲击
C.市场经济体制逐步确立D.国家重视调整产业结构
2022-03-26更新 | 198次组卷 | 2卷引用:浙江省金华市江南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10月阶段考试历史试题
4 . 如表为1992﹣1996年我国个体经济发展状况表,该表数据变化主要反映出
年份户数(万户)从业人员(万人)注册资本金(亿元)
199215342468601
199317672939855
1994218737761319
1995252646141813
1996270450172165
A.个体经济成为国民经济主体B.城市经济体制改革启动
C.市场经济体制改革成效显著D.公有制实现形式多样化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邓小平一再强调中国对外开放的重要性,他认为关起门来搞建设是不能成功的,中国的发展离不开世界。在他的大力倡导和支持下,1980年8月,深圳、珠海、汕头、厦门被正式批准设立为经济特区,完成了经济特区设立的决策和立法程序。批准设立首批经济特区的国家机关是
A.国家主席B.中共中央C.全国人大常委会D.国务院
2021-05-19更新 | 152次组卷 | 2卷引用:浙江省金华市义乌市2021届高三二模历史试题
6 . 文明交流互鉴是推动人类文明进步和世界和平发展的重要动力。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摘自赵世瑜等译《剑桥插图中国史》

材料二   1842年中英《南京条约》开辟“五口通商”算起,世界资本主义利用战争侵略和迫签不平等条约等手段,相继在中国开辟了80多个通商口岸,作为它们扩大侵略和掠夺中国的基地和跳板。它们为了掠夺廉价的原料和劳力,为了就近倾销工业产品和输出资本,宣扬资本主义文明,把西方资本主义工业制度、科技文化和生活方式为核心的近代文明,源源不断地移植到这些通商口岸。

——摘自陈振江《通商口岸与近代文明的传播》

材料三   我们从来不排斥任何有利于中国发展进步的他国国家治理经验,而是坚持以我为主、为我所用,去其糟粕、取其精华。比如,在社会主义建设时期,我国国家制度和国家治理体系就借鉴吸收了苏联的许多有益经验。改革开放以来,我们不断扩大对外开放,把社会主义制度和市场经济有机结合起来,既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又更好发挥政府作用,极大解放和发展了社会生产力,极大解放和增强了社会活力。

——习近平《在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第二次全体会议上的讲话》


(1)根据材料一,写出唐朝陶瓷业的代表性成就,并结合所学,指出唐朝对外来文化采取的政策和方针,用一句话概述其对中国文化的影响。
(2)根据材料二,概括通商口岸在近代中国历史中发挥的作用。结合所学,以中国传统服饰变迁为例说明外来文化具有的重要影响,并指出近代初期生活变迁的典型特征。
(3)根据材料三,结合所学,请选择阐述:①指出二十世纪五十年代,我国在“借鉴吸收了苏联的许多有益经验”基础上形成的经济体制,并从政治和经济的角度,简述这一时期中国共产党对具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改造和建设道路的有益探索。②列举1990年以来,“我们不断扩大对外开放”的史实,并阐述我国已经初步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理由。
2021-04-22更新 | 178次组卷 | 3卷引用:浙江省金华十校2021届高三4月模拟考试历史试题
7 . 从古代中国经济重心的逐步南移到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重大变动,再到现代中国改革开放的先行先试,长三角地区日益成为当今中国经济最活跃的地区之一。下列有关中国各历史时期经济现象的描述,与该地区有直接关联的有
①明清时期“四大名镇”的崛起   ②鸦片战争后中国贸易中心的转移
③陈启源创办继昌隆缫丝厂   ④l984年开放沿海港口城市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
8 . 1978年,安徽小岗村18户农民率先包干到户。此后,四川、贵州、甘肃等地的包产到户也在摸索中发展。1980年9月,中共中央发出通知指出,一些地区的群众要求包产到户,“应当支持群众的要求,可以包产到户,也可以包干到户,并在一个较长的时间内保持稳定”。这反映了党和国家
A.决定实行农村多元化经济所有制B.尝试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C.顺应并肯定了群众的要求与探索D.引导全国各地农民走向共同富裕
2020-07-11更新 | 5535次组卷 | 82卷引用:浙江省金华市江南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10月阶段考试历史试题
9 . 二战后的资本主义国家和社会主义国家在现代化的道路上进行着各自的探索,但现代化发展模式殊途同归。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979年,以撒切尔夫人为首的保守党执政,开始了大刀阔斧的改革:把40%的国有企业出售给私人,取消石油等领域垄断,废除了多项限制经济活动的规定。大量削减福利开支,扩大公共品市场化。英国经济增长从1982年的-2.2%回升至1988年的5.99%,通货膨胀率从1980年的18%回落至1986年的3.4%。但由于大量国有企业倒闭,失业率由1979年的4.9%上升为1983年的1.7%,此后逐渐有所下降。

——摘编自钱乘旦、许洁明《英国通史》等

材料二 1984年,十二届三中全会指出:“要突破把计划同市场对立起来的传统观念,明确认识社会主义计划经济必须自觉依据和运用价值规律。”从1984到1988年,国家指令性计划工业产品品种由1123种减至50种。…1988年,国家以法律形式确认了私营经济的合法地位,到1990年,资产超百万元的私营企业已经达到453万个。1992年,中共十四大提出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摘编自王玉茹《中国经济史》


(1)阅读材料一,结合所学,指出撒切尔政府的经济指导思想,并分析撤切尔政府经济改革的背景。
(2)根据材料一、二,结合所学,概括撒切尔政府经济改革和中国经济改革措施的相似之处?
10 . 农业是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古今中外历来重视农业的发展。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铁器发生影响的方式人人都很熟恐。比以往工具生产效率更高的铁制农具使农业有可能从起初的黄河发源地向南扩展到森林茂密的长江流域。铁制工具还促进了在大河流域地区兴修大批水利的排水工程、为远距离运揄大批商品而进行的运河开挖以及在西北千干旱地区进行的打井灌溉工程…

——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材料二:1978年11月,小岗村迎来发展的“第一春”。一天晚上,当地18位村民私密签下了分田到户、自主生产的“生死契约”。这在当时被认为是带有资本主义性质的举动,可能给他们带来很大的危险。所幸的是,这一改模式后未得到中国改革开放事业“总设计邓小平的高度认可,随之获得中央政府的肯定,并被推向全国。小岗村也因此被誉为中国农村改革的发源地。“分田到户”刺激了“大锅饭”时代农民被压抑的生产积极性,随之而来的是上个世纪80年代中国农村发展的黄金期,农民收入一度超过城市居民。

——2008-10-15《中国国土资源报》


(1)根据材料一结合汉代史实,说明铁器使用带来的影响。分析汉代推动铁器铸造的有利条件有哪些?
(2)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农村经济体制改革首先出现在小岗村的原因,阅读材料二并结合所学,指出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积极意义。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