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16 道试题
1 . 石家庄市1953年全市在职职工人数为81067人,1957年达到182188人,与1953年相比增长百分之五十之多。这主要得益于(       
A.一五计划的实施B.民主政治的进步C.城市功能的转变D.物质生活的改善
2 . 下表为1988~2018年中国部分经济指标数据表(单位∶亿元)。对表格信息解读正确的是
年份国内生产总值工业增加值进出口总值
198815180.458143821.79
199885195.534133.926849.68
2008319244.613172.4179921.47
2018919281.1301089.3305008.13

A.中国对外贸易长期处于顺差地位B.市场经济体制推动中国经济快速发展
C.中国实现了国内外市场协调发展D.工业生产对中国国民经济贡献率最大
3 . 下表转自1979年南京大学《哲学社会科学学报》对中国经济增长的统计,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阶段       阶段       阶段       阶段
1949-1952年1953-1957年1963-1965年1978-1986年
工业36%19.2%7.9%134.3%
农业14%4.5%11.1%67.2%
A.①阶段使得国民经济得到全面恢复B.②阶段建立起完整的社会主义工业化体系
C.③阶段对经济结构进行重要调整D.④阶段中国进入现代化建设新时期
4 . 1952年,我国钢、煤、发电量、原油、水泥、棉纱、粮食、棉花等工农业产品产量均大幅超过1949年前的最高产量。同1949年相比,1952年全国工农业总产值增长77.5%。这些成就
A.反映了社会主义改造成效显著B.奠定了大规模经济建设的基础
C.体现出优先发展重工业的必要D.缩小了工农业发展之间的差距
2022-03-14更新 | 631次组卷 | 15卷引用:三年(2021-2023)学考模拟题分类汇编之第25课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和向社会主义的过渡
5 . 1980年,我国进一步放宽农副产品的购销政策,规定供销合作社、基层社可以出县、出省购销,集体所有制商业、个体商贩和农民也可以长途贩运。这一政策
A.深化了城市经济体制改革B.实现了城乡人口自由流动
C.推动了农村经济结构调整D.利于增强农村经济的活力
6 . 20世纪的最后20年,在世界的东方,中国进行了一场卓有成效的社会变革。70年代末,中国农民以特有的首创精神奏响了改革的序曲。中国农民的“首创精神”体现在
A.实行“耕者有其田”B.建立人民公社
C.创立农业生产合作社D.实行“包产到户”
7 . 第一个五年计划期间“社会主义改造预算总支出中,58.2%投入工业建设,19.2%投入交通、邮政和电讯业,7.6%投入农业、林业和水利业,7.2%投入文化、教育和卫生事业。”材料表明,新中国建国初期
A.合理调整工商业B.较为重视工业建设
C.优先发展轻工业D.注重农业经济发展
8 . 1992年,中国改革开放走到了一个关键时期。结合下面图片,指出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一项是
A.解放思想是进一步深化改革开放的要求
B.邓小平理论得到进一步深化
C.“发展才是硬道理”的论断深入人心
D.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目标正式确立
9 . 1982年1月1日,中共历史上第一个农村工作1号文件指出,包干到户这种形式,在一些生产队实行以后,基本上变为分户经营、自负盈亏。农户和集体保持承包关系,由集体统一管理和使用土地、大型农机具和水利设施,它不同于合作化以前的小私有的个体经济,而是社会主义农业经济的组成部分。这一文件(       
A.开启了农村土地所有制变革B.全面否定农村个体经济
C.肯定了农村生产关系的创新D.推动农村工作重心转移
10 . 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是就是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中国共产党的创建,是中华民族发展史上开天辟地的大事变。中国共产党不仅代表着工人阶级的利益,而且代表着整个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利益,是团结中国人民的核心力量。近代以后中国人民反帝反封建的斗争之所以屡遭挫折和失败,最重要的原因就是没有先进的坚强的政党作为凝聚力量的领导核心,中国共产党的诞生,从根本上改变了这种局面。从此,中国的命运发生了根本改变。

——摘编自《中国共产党简史》

材料二   1953年,中国共产党根据国内经济、政治条件及国际形势的变化,提出过渡时期总路线,即:“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到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这是一个过渡时期。党在这个过渡时期的总路线和总任务,是要在一个相当长的时期内,逐步实现国家的社会主义工业化,逐步实现国家对农业、对手工业和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这条路线是照耀我们各项工作的灯搭。”

——摘自张岂之主编《中国历史·中华人民共和国卷》

材料三   中国共产党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探索

时间会议
1978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转移了党和国家工作中心,作出了改革开放的决策
1982中共十二大提出了“①        ”重大命题
1987中共十三大提出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
1992邓小平发表②        ;中共十四大提出建立③        的改革目标
2000中共十五届五中全会,提出实施“走出去”战略

——据《中外历史纲要(上)》整理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指出党的奋斗目标并说明中共的诞生是“开天辟地的大事变”。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列举过渡时期新中国在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建设方面取得的主要成果及其历史意义。
(3)填出材料三表格中①②③所代表的内容。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指出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伟大实践的理论结晶。
2022-02-20更新 | 211次组卷 | 4卷引用:浙江省2023年高二高中学业水平考试模拟(二)历史试题
首页4 5 6 7 8 9 10 11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