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16 道试题
1 . 下面的漫画作品描绘了新中国经济发展进程中的某一重大历史事件。该历史事件表明了当时我国
A.基本完成三大改造,标志着社会主义制度的确立
B.农村已实行经济体制改革,社会生产力巨大进步
C.片面追求经济建设高速度,忽视了客观经济规律
D.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城乡居民人均收入显著提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2 . 1952年,中国农民代表团访问苏联,参观了83个集体农庄和2个国营农场。回国后,进行了宣讲,代表团成员杨金龙讲道:“耕地不用牛,点灯不用油。”经过宣传,他所在的村庄120户组成了11个互助组﹐占全村总户数的50.6%。这反映出农业合作化
A.是中苏友好合作的产物B.得到了全国农民的支持
C.在全国范围掀起了高潮D.得到了苏联的物质支持
3 . 1950年3月,国家成立全国编制委员会,控制行政人员的数量,统一供给标准并实行定额管理。此外,还成立全国仓库物资清理调配委员会,将煤炭、钢材等关系国计民生的物资实行集中管理,在全国各大区之间进行计划调拨。这些举措的实施
A.促使国民经济迅速恢复B.废除了生产资料私有制
C.推动了土地改革的完成D.建立起独立的工业体系
4 . 2001年时,宁波舟山港的集装箱吞吐量为120万标箱;20年后,这里的集装箱吞吐量翻了20多倍,上升至全球第三,货物吞吐量更是连续12年保持全球第一。20年间,宁波舟山港已经跃升为世界一流强港。这一成就的取得,得益于我国
①在宁波设立经济特区   ②实施“走出去”战略
③实行对外开放政策   ④加入世界贸易组织
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④
5 . 新中国经过多年的战争破坏,百业待兴。因而解决经济和财政窘境,稳定全国经济秩序,是横亘在中国共产党面前的当务之急。正如陈云所说:“统一和调整,只此两事,天下大定。”为此党和政府
A.实施一五计划B.决定抗美援朝,保家卫国
C.开展土地改革D.进行“银元之战”和“米棉之战”
6 . “这次会议决定把经济建设为中心的现代化建设,作为中国共产党工作的重点,停止使用以“阶级斗争为纲”的口号,全党工作重点和全国人民的注意力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材料中的“这次会议”是指
A.中共八大B.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
C.中共十二大D.中共十四大
7 . 1961年,毛泽东说:“搞社会主义建设不能那么急,十分急搞不成,要波浪式前进,明后年搞几年慢吞吞,搞扎实一些,然后再上去,指标不要那么高,把质量搞上去,不要务虚名而受实祸。”这一指示
A.有利于调整经济克服困难B.推动全党整风运动的开展
C.推动了国民经济快速发展D.为改革开放奠定思想基础
8 . 1965年与1963年相比,河北正定县农业产值增长了83.9%,其中粮食总产量增长120%,棉花总产量增长了222.9%,油料总产增长13%。这一时期该县农业的发展得益于
A.第一个五年计划的实施B.农业合作化的推进
C.国民经济的调整D.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推广
9 . 1981年3月,《人民日报》发表通讯,介绍了江苏省泗洪县上塘公社垫湖大队于1978年9月将集体的土地切割成小田,分到30多户社员手中,实行分田到户,定产、定额承包的事件,拉开了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序幕。这种“包产到户”反映了
A.农业生产合作社的建立B.土地改革运动的开展
C.农村生产经营方式的探索D.人民公社化运动的推进
10 . 1984年中共十二届三中全会指出:“目前,城市企业经济效益还很低,城市经济的巨大潜力还远远没有挖掘出来,生产、建设和流通领域中的种种损失和浪费还很严重,加快改革是城市经济进一步发展的内在要求。”为此采取的措施是
A.全面推行联产承包责任制B.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C.扩大国有企业经营自主权D.形成全方位对外开放的格局
首页6 7 8 9 10 11 12 13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