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16 道试题
1 . 下表为1978—1984年农作物(粮食)产量,据下表可知,粮食产量出现变化的原因是
年份1978年1980年1981年1982年1983年1984年
粮食(亿斤)6095.36411.16500.470907745.58146.1
A.农民生产自主权的扩大B.农业生产技术有了革命性改变
C.市场经济体制完全确立D.农民从封建束缚中得到了解放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2 . 1954年,在上海工业总产值中,国家资本主义工业的产值(包括公私合营工业的产值和接受加工订货的产值)所占的比重从1952年的44.8%上升到58.1%,私营工业自产自销的产值则从1952年的27.5%下降到8.7%,该变化
A.促进了国民经济的恢复B.得益于三大改造
C.着眼于城乡经济的协调D.适应了改革开放
3 . 1978年12月,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确立了实行对外开放的基本国策。这一基本国策实的第一步是
A.设立经济特区B.开放沿海城市C.开放长江三角洲D.开发开放浦东
4 . 改革开放以来,深圳从一个贫穷的小渔村迅速发展成一个观代化城市,成为改革的“试验田”和对外开放的窗口,被誉为“一夜崛起”的城市。深圳“一夜崛起”主要得益于
A.通商口岸的设立B.经济特区的设立C.上海浦东的开发D.特别行政区的设立
5 . 中国某个时期报纸上多次出现朵地小麦面产几万斤的消息,类似的报道屡见不鲜,这反映了当时的中国
A.经济建设突飞猛进B.人民生产热情高涨
C.出现了“左”倾错误D.改革开放成效显著
6 . 在《春天的故事》里有这样儿句歌词:“1979年,那是一个春天,有位老人在中国的南海边画了一个圈。”这个圈是指
A.实行民族区域自治B.建立经济特区C.开发上海浦东D.收回香港、澳门
7 . 下表是1952年主要工业产品与1949年产量比较表,促成下述变化的原因包括
产品名称单位1949年1952年
原煤亿吨51.6106.5
原油万吨37.5137.5
发电量亿度71.7121.7
万吨17.1146.3
A.党和政府致力于国民经济的恢复工作B.土地改革运动的基本结束
C.社会主义改造运动的基本结束D.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基本建立
8 . 下表反映了我国1952—1956年所有制结构的重大变化。导致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
年份全民所有制经济(%)集体所有制经济(%)公私合营经济(%)私营经济(%)个体经济(%)
195219.11.50.77.971.8
195632.253.47.30.17.0
A.国民经济的恢复B.苏联经济的援助C.三大改造的进行D.工业现代化建设
9 . “土地承包给每家每户去种,种什么、怎么种,由他们自己决定,这样就极大地提高了积极性,温饱问题迅速解决,城镇居民也得到了丰富的农副产品供应。”这些转变得益于
A.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推广B.四个经济特区的设立
C.14个沿海港口城市的开放D.城市的国有企业改革
10 . 下表所示内容为1978—1984年粮食产量表。据下表可知,粮食产量出现变化的原因是
1978—1984年粮食产量表
年份1978年1980年1981年1982年1983年1984年
粮食(亿斤)6095.36411.16500.470907745.58146.1
A.农民生产自主权的扩大B.农业生产技术有了革命性的改变
C.市场经济体制完全确立D.国家取消对农副产品的统销政策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