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发达的古代农业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8 道试题
1 . 下列表格数据反映的经济现象会导致哪一结果
时间人口(人)人均土地(亩/人)
雍正十二年(公元1734年)2735546232.54
乾隆十八年(公元1753年)1027500006.89
乾隆三十一年(公元1766年)2080957963.56
A.自然经济逐渐走向瓦解
B.精耕细作农业进一步发展
C.资本主义萌芽迅速发展
D.铁犁牛耕迅速推广
2019-08-09更新 | 201次组卷 | 33卷引用:【全国百强校】重庆大学城第一中学校2018-2019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3 . 下表反映了汉代农业生产的部分情况,据表中信息推断合理的是
内容出处
赵过“用耦犁,二牛三人”《汉书·食货志》
一农夫,驱赶二牛力耕,一妇人举锄耘田江苏徐州出土的东汉画像石
王景迁庐江太守,景乃驱率吏民,修起芜废,教用耕犁。由是垦辟倍多,境内丰给。《后汉书·循吏传》

A.集体劳作方式盛行B.铁犁牛耕技术相当完善
C.农业生产精耕细作D.男耕女织生产方式形成
4 . 西汉画像石题材丰富,其中牛耕图占有较大的比例。目前出土的西汉牛耕图画像石具体区域如下表,据表可知
出土省份牛耕图画像石出土地点
陕西米脂、绥德王德元墓、绥德、西安碑林陕北
山东藤县宏道院、藤县黄家岭、邹城市面粉厂
山西平陆枣园
内蒙古和林格尔(2幅壁画)

A.牛耕技术已在全国普及B.牛耕图分布可反映社会发展程度
C.汉经济重心在黄河流域D.出土文物不一定能佐证真实历史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5 . 下表选自美国学者萧公权《中国乡村——论19世纪的帝国控制》,对此如表分析合理的是
佃农变小农百分比平均年龄小农变小地主百分比平均年龄小地主变大地主百分比平均年龄
河南6.532.80.240.90.946.7
湖北6.132.71.342.10.342.4
安徽9.329.81.940.40.850.0
江西4.728.81.039.50.746.0

A.四省农村土地流转比率大不相同B.各省土地高度集中情况基本相同
C.安徽大地主阶层四省中变动最大D.中国农村的大地主阶层相对稳定
2021-05-17更新 | 216次组卷 | 3卷引用:重庆市南开中学2021届高三5月临考模拟历史试题
6 . 下表反映了雍正年间到乾隆年间的人口数量和人均土地面积的变化,该变化促使
时间人口人均土地(亩/人)
雍正十二年(1734年)2735546232.54
乾隆十八年(1753年)1027500006.89
乾隆三十一年(1766年)2080957693.56

A.重农抑商政策的逐渐松动B.土地兼并的日趋严重
C.精耕细作农业模式的发展D.高产作物的广泛引进
2021-11-07更新 | 95次组卷 | 2卷引用:重庆市第八中学2022届高三上学期适应性月考(二)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7 . 下表为出土的秦汉时期铁农具种类及比例。据此可知,秦汉时期
农具类别初耕农具播种农具中耕农具收获农具
农具种类铁犁、铁锸、铁钁、铁斧耧铧铁铲、铁锄铁镰
所占比例61%7%22%10%
A.铁农具普及到全国B.精耕细作农业开始形成
C.农业生产科技落后D.农业生产效率得到提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9 . 下表为《中国古代农业科技成就表(部分)》

据此可知中国古代农业的显著特点是
A.男耕女织B.自给自足C.一家一户D.精耕细作
2020-07-20更新 | 31次组卷 | 1卷引用:重庆市沙坪坝区凤鸣山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6月月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10 . 汉代画像石题材丰富,多为表现人们生活的画面,其中,牛耕图在农业生产活动画面中占有较大比例,目前出土的汉代牛耕图画像石,共有十三幅,其中包括两幅壁画(见下表)。这说明此时
出土省份牛耕图画像石出土地点
陕西米脂、绥德(2)西安、陕北
山东腾县(2)邹城
山西平陆
内蒙古和林格尔(2幅壁画)
江苏泗洪、睢宁
A.男耕女织的小农经济趋于成熟
B.精耕细作的生产方式逐渐推广
C.各地经济的发展程度基本持平
D.牛耕的推广促使经济重心南移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