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发达的古代农业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59 道试题
1 . 明代宋应星《天工开物》中记载如所示农具道:“扬郡以风帆数扇,俟风转车,风息则止,此车为救潦,欲去泽水,以便栽种。”这种农具的使用(     
A.提高了农业播种的效率B.增强了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
C.实现了农业动力的变革D.标志着精耕细作模式的成熟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2 . 《管子·海王》记载:“一女必有一针一刀,若其事立;耕者必有一耒一耜一铫,若其事立。行服连轺輂者,必有一斤一锯一锥一凿,若其事立。不尔而成事者,天下无有。”最能说明这一时期(     
A.男耕女织的小农经济产生B.铁犁牛耕成为主要耕作方式
C.官营手工业占据主导地位D.春秋战国时期铁器的广泛使用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3 . 宋代范成大在《骖鸾录》中记载:“泊袁州,闻仰山之胜久矣,去城虽远,今日特往游之岭阪上皆禾田,层层而上至顶,名‘梯田’。”这反映出,宋代时
A.仰山成为闻名的旅游区B.袁州土地得到进一步开发
C.城市发展占用大量耕地D.仰山环境遭到严重破坏
2022-05-15更新 | 143次组卷 | 6卷引用:2022届新高考历史考前冲刺卷(重庆专版)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4 . “国家御戎西北,而仰食东南,东南食不足,则误国大计。请自京东、西及河北诸州大行劝农之法……岁可省江、淮漕(粮)百余万(石)”。这一记载反映的是
A.隋朝开凿大运河的必要性B.北宋时期的政治经济形势
C.元朝重视发展北方的农业D.明朝的赋税仰仗南北漕运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宋代诗人范成大曾记载夔州(今奉节)地区的农业生产状况,“畲田,峡中刀耕火种之地也。春初斫(刀斧砍)山,众木尽蹶。至当种时,伺有雨候,则前一夕火之,藉其灰以粪。”据材料可知,当时川渝地区
A.普及精耕细作生产模式B.耕地不足人地矛盾尖锐
C.成为全国主要粮食产地D.农业生产的区域差异大
2022-05-21更新 | 85次组卷 | 1卷引用:重庆市第八中学校2022届高考适应性月考卷(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6 . 在《汉书·食货志》中有这样的记载:“冬,民既入(入:呆在家里),妇人同巷,相从夜绩(绩:把麻搓捻成线或绳)……必相从者,所以省费燎火,同巧拙而合习俗也。”这则材料可以反映出汉代
A.家庭手工业具有自给自足的特点B.纺织技术较为成熟
C.已经出现勤劳节俭的优秀品质D.社会生产普遍采用集体经营的方式
2022-04-03更新 | 68次组卷 | 1卷引用:重庆市主城区六校2018-2019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联考历史试题
7 . 《诗经·周颂》记载:“噫嘻成王,既昭假(招请先公先王)尔。率时农夫,播厥百谷。骏发尔私(农具),终三十里。亦服尔耕,十千维耦。”这表明西周时期
A.祖先崇拜的意识增强B.自耕农经济尚未出现
C.社会生产力持续发展D.统治的疆域不断扩大
2021-09-30更新 | 140次组卷 | 1卷引用:重庆市第八中学2022届高三上学期适应性月考(一)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8 . 早婚是中国古代社会的一种普遍现象。《韩非子·外储说右下》曾记载齐桓公下令“丈夫二十而室,妇人十五而嫁”;战国时期的墨子,也竭力主张早婚。这主要是
A.百家争鸣促进思想解放B.礼乐制度遭到破坏
C.适应小农经济发展需要D.人地矛盾不断激化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9 . 据《九章算术》记载,汉代牛价很高,“牛一头直万五千”。而西汉主要粮食一石一般为30—80钱,东汉也不过数百钱。据此可推知,当时
A.田庄经济抬高粮食价格B.农产品商品化程度提高
C.精耕细作生产有所发展D.先进耕作方式推广受阻
2021-08-03更新 | 80次组卷 | 1卷引用:重庆市第八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艺术班)
10 . 《山海经·海内经》记载:“后稷(周族始祖)播百谷。稷之孙曰叔均,始作牛耕。”河南、江苏、浙江、广西、内蒙古、吉林等地考古发掘中,出土了商周时期的石犁。这说明
A.历史记述必须考古发现佐证B.商周时期就出现了铁犁牛耕
C.我国使用牛耕技术历史悠久D.文献资料史料价值极其有限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