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商业和城市的发展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655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 . “15世纪以来,弃儒就贾是中国社会史上的普遍的新现象。不但贾人多从士人中来而且士人也往往出身于商贾家庭。”(余英时《士与中国文化》)由此可知:
A.重商成为明清时期的社会共识B.经济发展推动社会结构发生变化
C.儒家思想在当时失去其领导地位D.明清时期商人的地位远远高于儒士
2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材料二   原本中国古代的城市以城为主,纯粹体现工商贸易功能的市镇,要到唐宋之际才出现,到明清时,唐宋以来被称做“草市”的新型市镇得到充分发展。据统计,宋代江浙地区在行政中心之外,出现了71个市镇,明代达316个,清代增至479个,市镇之间的直线距离不过数十里。这些市镇收纳周边个体民户产品,进行深加工……大批市镇是大中城市与广大农村联系的纽带。这些市镇中的居民已经从农业人口中分离出来,大多从事纺织业……明中期以后,还出现了专业市镇比如景德镇居民以制瓷为业,盛泽镇居民以蚕桑为业。到清代前期广东佛山镇在内的“天下四大镇在专业性市镇的基础上发展成为新兴的城市。

——摘编自赵冈《中国城市发展史文集》等


(1)根据材料一比较图1、图2,提取两项超大朝代城市发展变迁的信息,并结合所学予以简要说明。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明清市镇的特点及其经济意义。
单选题-单题 | 容易(0.94) |
3 . 宋代城市商业十分繁荣,下列相关表述正确的是
A.“交子”(纸币)成为最主要的流通货币B.商品交易分散于城中街巷
C.出现了地域性的商人群体“商帮”D.最繁华的商业都会是北京
2020-10-15更新 | 187次组卷 | 1卷引用:重庆市普通高中2014-2015学年高二12月学业水平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4 . 2016年2月22日,中央部署城市未来发展“路线图”,提出了城市规划建设管理的总体目标:实现城市有序建设、适度开发、高效运行,努力打造和谐宜居、富有活力、各具特色的现代化城市。我国城市发展历史悠久,宋朝城市发展的表现有
A.城市中市与坊严格分开B.城市中坊和市的界限被打破
C.对市场交易进行严格的管理D.按时开市、闭市,闭市后不许交易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5 . 邓小平在一次参观文物展览时,指着一幅名画说:“我们祖先早已熟知商品经济了”。这幅名画指的是
A.《夫妇宴饮图》
B.《洛神赋图》
C.《步辇图》
D.《清明上河图》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6 . 如表为不同文献关于明末清初苏南地区某一经济现象的描述。据此可以认定的是,当时(  )
记述出处
布商“近自杭、歙、清、济,远至蓟、辽、山、陕”《嘉定县志》(万历年间)
布匹行销“秦、晋、京边诸路”,“走湖广、江西、两广诸路”叶梦珠《阅世编》
布商“遣宾客,北走齐燕,南贩闽广”《县区志》(康熙年间)

A.地域性商人群体强大B.长途贩运贸易发展
C.市场上商品种类繁多D.城镇商业呈现繁荣
8 . 宋代对城市市场实行“以税代管”的管理模式,取消了“市令”,设立了“务”这一税收和市场管理机构。这一改变
A.使政府开始直接监管市场B.说明官府取消了抑商政策
C.缘于市的发展影响了坊内生活D.推动了城市商品经济的繁荣
9 . 唐代后期,长安、扬州等地出现了许多专营钱币存取与贷出的金融机构——柜坊,还出现了有实力的富商经营的“飞钱”,实行货币汇兑业务。材料可用于论证
A.社会商业信用的发展状况B.商品经济发展导致社会分化
C.坊市间的界限开始被打破D.货币流通领域发生根本变化
2020-10-12更新 | 1327次组卷 | 23卷引用:江苏省南京市雨花台中学、山东省潍坊市部分学校2021届高三10月联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10 . 明成祖时,有人主张对入贡互市的外商征税,明成祖答复:“今夷人慕义远来,乃侵其利,所得几何?而亏辱大体多矣。”材料表明
A.朝贡贸易的政治意义大于经济意义
B.明成祖担心向外商征税会侵害外商所在国利益
C.明成祖目的是借外商引导国人投身海外贸易
D.朝贡贸易追求未来经济效益的最大化
首页5 6 7 8 9 10 11 12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