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商业和城市的发展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655 道试题
1 . 明代法规中对民间手工业有诸多规定,如“凡造器用之物不牢固真实,及绢布之属紕薄短狭而卖者各笞五十,其物入官”,这反映出政府
A.保护官营手工业的发展B.严刑酷法的治国理念
C.对商业活动秩序的维护D.推行重农抑商的政策
2 . 史料记载北宋初年,四川地区富民发行交子“收入人户见现钱便给交子,无远近行用,动及百万,街市易,如将交子要取现钱,每贯割落三十文为利”,据此可知,当时的交子
A.已经具有纸币的性质B.是由官方发行予以担保
C.可在全国范围内流通D.促进该地商品贸易发展
2020-10-06更新 | 467次组卷 | 14卷引用:重庆市南开中学2021届高三上学期第一次质量检测历史试题
3 . 春秋时期鲁国大夫臧文仲,因在国内“废六关”(毁掉阻碍商品流通的关卡)而被斥为”不仁”之人;孔子的学生子贡也因从事货殖活力而被指责为不安本分。该现象
A.是产品经济日益活跃的反映B.反映了私商成为商人主体的现实
C.反映了政府抑商的政策导向D.背离了春秋时期的主流价值取向
2020·北京·高考真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真题 名校
4 . 如图为唐代长安城商业分布示意图,阴影部分为“市”以外的商业区域。与“安史之乱”前相比,“安史之乱”后的长安城内
A.市以外经营行业的种类大大增加B.商业活动日趋突破坊市功能的界限
C.官府对交易场所的限制更加严格D.官府设市数量增加,坊的数量减少
2020-10-05更新 | 5300次组卷 | 71卷引用:重庆市第一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10月月考历史试题1
5 . 唐代金融市场有了进一步发展,铜钱越来越受欢迎,在唐代后期还出现了“钱荒”。价值较高的白银开始出现在流通领域,甚至还出现了类似纸币的“飞钱”。这反映出当时
A.货币经济占据主要地位B.商品经济日益活跃
C.国家统一推动经济发展D.金属货币信用降低
7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北宋)东京城郊兴起了为数不少的草市。草市这一名称初见于东晋南朝,是小规模的乡村集市和商业点,具有时间性,是定期集市。位于东京郊区的草市渐渐发展为城外厢,成为郊区的经济中心,起中心市场的作用、真宗时东京郊区草市已非常繁盛,“十ニ市之环城,嚣然朝夕"”。附城草市由于商业的发展,一般多位于交通要道。在这些草市上,批发业、零售业都很繁盛,有的特别繁盛之处已和市区别无二致。

——摘编自樊莉娜《北宋东京城郊的发展》

材料二 江南地区市镇的发展,始自宋元时代,当时号称村市、草市、墟、会、市、镇等。明代初年,由于社会生产力的进步,全国各地市镇普遍兴起,从临时的、定期的集市发展为较大规模的工商业市镇,如长江中流的刘家隔,”其始居民十数家,宣德、正统年间,商贾占籍者亿万计,生齿日繁,贸迁益众,卒成巨镇”。特别是在十七世起前后约两百多年间(从十六世纪后半期到十八世纪前半期),发展最为迅速。从明清两代地方志里的一些史料可知,江南市镇人口增长的情况有自数百家、数千家以至万家者。

——摘编自傅衣凌《明清时代江南市镇经济的分析》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宋代附城草市的特点。
(2)根据材料一、二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明清江南市镇经济发展的原因。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8 . 康熙中期后,与周边国家的“朝贡贸易”在对外贸易总量中已无足轻重,取而代之的是南洋为中心的中荷贸易、恰克图为中心的中俄贸易、广州为中心的中英贸易,大量白银流入国内市场。这
A.表明天朝体制渐趋解体B.得益于朝野掀起的商战浪潮
C.有助于入超格局的逆转D.反映传统经济仍具一定优势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9 . “御街一直南去,过州桥,两边皆居民。街东车家炭,张家酒店,次则李家香铺、曹婆婆肉饼、李四分茶。”上述城市景象最早可能出现于
A.汉代长安B.唐初长安C.北宋东京D.明朝苏州
2020-09-16更新 | 32次组卷 | 1卷引用:重庆市第十一中学2015-2016学年高一5月月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0 . 北宋儒者郑志道说:“古有四民,曰士,曰农,曰工,曰商……商勤于贸易,则可以积财货。此四者,皆百姓之本业,自生民以来,未有能易之者也。” 作者要表达的是
A.重农抑商思想B.工商皆本思想
C.重商主义思想D.资本主义思想
2020-09-16更新 | 30次组卷 | 1卷引用:重庆市第十一中学2015-2016学年高二6月月考历史试题
首页6 7 8 9 10 11 12 13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