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精耕细作的传统农业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319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 . 近年来,湖北西部地区发掘出一批春秋战国时期的铁器,铁器情况如表所示。据此推论正确的是,春秋战国时期的湖北西部地区(     
年代地点器物
春秋时期湖北秭归柳林溪遗址两件铁锸
战国时期湖北宜昌朱其沱遗址一件铁镭
战国时期湖北宜昌朱家台遗址一批铁器,主要为农具
春秋时期湖北宜昌上磨垴遗址一批铁器,有镭、锋、刀等
春秋战国时期湖北秭归张家坪遗址二十余件铁器,有锸、斧、锋等
A.大土地所有制瓦解B.冶铁技术居全国领先地位
C.生产方式经历变革D.私营冶铸业获得快速发展
2 . 魏晋南北朝时期,北方的耕作工具与耕作技术都取得了较大的进步,如发明了畜力牵引的铁齿耙、使用绳索软套、发明短辕的蔚犁以及耕耙耱技术。对此,下列解释最合理的是(     
A.生存压力倒逼技术革新B.国家统一趋势的加强
C.受江南先进技术的启发D.良好政治环境的推动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3 . 如图为汉代画像石的牛耕图(画面左侧刻一神兽吃草,一人卧于兽背,接下来刻一牛一马拉犁,一人扶犁,前有一牵牛马者,后有一人荷锄、一手执锤)。此图反映了当时(     
A.土地公有制下的集体劳作B.耕犁发展已进入成熟阶段
C.精耕细作的农业开始产生D.铁犁牛耕已经得到了应用
4 . 下图所示可用来研究魏晋时期嘉峪关地区(     
A.农业生产的多样化B.百姓的农耕定居生活
C.养蚕缫丝技术进步D.小农经济已基本成熟
5 . 《汉书·食货志》记载,“武帝末年,悔征伐之事……下诏曰:‘方今之务,在于力农。’以赵过为搜粟都尉。过能为代田。”赵过推广的这种耕作方法(     
A.满足了军事斗争需要B.适应了南方农田耕作
C.强化了重农抑商政策D.提高了单位面积产量
2022-05-24更新 | 170次组卷 | 4卷引用:江苏省常州市2022届高三下学期5月模拟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6 . 下表反映了汉代农业生产的部分情况,据表中信息推断合理的是
内容出处
赵过“用耦犁,二牛三人”《汉书·食货志》
一农夫,驱赶二牛力耕,一妇人举锄耘田江苏徐州出土的东汉画像石
王景迁庐江太守,景乃驱率吏民,修起芜废,教用耕犁。由是垦辟倍多,境内丰给。《后汉书·循吏传》

A.集体劳作方式盛行B.铁犁牛耕技术相当完善
C.农业生产精耕细作D.男耕女织生产方式形成
7 . 下列图1和图2所示“水排”和“筒车”的出现,其共性是
A.都脱离了自然条件的限制B.都体现了灌溉技术的发展
C.都体现了生产动力的改进D.都体现了耕作技术的提高
8 . 下图是一组甘肃河西地区魏晋古墓的壁画。这组作品反映出当时河西地区(  )

采桑图   耕种图      牧羊图
A.丝织业领先于全国B.社会生产多元并存
C.家庭经济农牧互补D.小农经济占据主导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9 . 唐代以前,耕犁需要两头牛才能牵引,对于长江中下游地区的水田来说难于使用。唐代以来,下图所示耕牛耕具逐渐被长江下游的农民所接受,该变化受益于唐代
A.唐朝大一统政权推动B.曲辕犁技术传入江南
C.耕犁技术进一步发展D.安史之乱后北民南迁
2022-03-21更新 | 145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苏省泰州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10 . 宋代的江南东路包括今天江苏的西南部、安徽的南部和浙江、江西的一隅。圩田(如下图所示)就是在这一带靠近江边或低洼地中建成的,周围有堰,让河水穿流其中,可调节水流大小。据此可知当时
A.经济重心南移趋势明朗B.地域特色影响农耕文化
C.宋代政府重视水利建设D.水利工程保障经济发展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