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精耕细作的传统农业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319 道试题
1 . 如图是北宋杨威创作的绢本设色画《耕获图》。现藏于北京故宫博物院,这幅《耕获图》是我国现存描写农村耕获情况的较早画幅,它可以用来说明当时
A.古代传统农业的精耕细作B.南方经济水平超过了北方
C.国家统一与百姓生活富足D.南方的牛耕技术仍然落后
2020-11-28更新 | 54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苏省徐州市九校2020-2021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联考历史试题
2 . 春秋战国时期,虽然战乱频繁,但农耕经济仍然有重大发展。农业产量有很大提高。促进农业发展的原因不包括(     
A.冶铁技术和铁农具的使用B.牛耕的推广
C.都江堰芍陂等水利工程的兴建D.翻车筒车等灌溉工具的使用
2020-11-21更新 | 47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苏省盐城市响水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4 . 春秋战国是政治、经济、社会、文化大变动的时期,符合这一时期阶段特征的有
①传统的政治秩序被破坏,周王室在公元前256年被秦国吞并
②礼仪之大称华,服章之美称夏,华夏此时被周边民族所认同
③冶铁技术出现,铁制农具开始使用,牛耕也得到推广
④各国通过变法,推动社会转型,逐步建立起君主专制的政治制度
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
5 . 《氾胜之书》提出“种禾无期,因地为时”。《齐民要术》则提出播种施肥要讲“时宜”,南宋《农书·六种之宜》说“种莳之事,各有攸叙。能知时宜,不违先后之叙,则相继以生成,相资以利用,种无虚日,收无虚月,一岁所资,绵绵相继。”材料本质反映了
A.中国古代农业生产季节性强B.中国农业重视“因时制宜”
C.中国古代农业是精耕细作农业D.中国古代农业生产力水平较高
2020-11-16更新 | 191次组卷 | 28卷引用:江苏省启东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下学期练习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6 . 据统计,从汉朝到清朝耕地总面积增长仅不到65%,人口总量却增长数倍,人均耕地面积从14亩减到2亩左右。下列选项对此理解最恰当的是
A.重农抑商成为制约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B.土地兼并导致了农业劳动力的严重不足
C.精耕细作的农业支撑了传统社会的发展D.自给自足的小农生产严重阻碍社会转型
2020-11-14更新 | 1505次组卷 | 24卷引用:江苏省无锡市普通高中2021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调研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7 . 春秋时期,“耕”“牛”二字经常同时出现在人名中,如“冉耕,字伯牛”、“司马耕,字子牛”。这种现象可以用来佐证
A.春秋时期出现铁犁牛耕B.春秋时期已出现牛耕
C.春秋时期已经出现铁犁D.春秋时期开始饲养牛
8 . “尽道隋亡为此河,至今千里赖通波。若无水殿龙舟事,共禹论功不较多。”诗中“此河”是指:
A.汴河B.灵渠C.邗沟D.大运河
9 . 战国时期,各诸侯国竞相改革成为时代风潮。推动这一风潮出现的根本原因是
A.战争频繁B.诸侯争霸C.百家争鸣D.铁器和牛耕的推广
2020-11-01更新 | 593次组卷 | 27卷引用:江苏省南通市包场高级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一9月学情调查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0 . 据考古报告,从分布在全国各地的数十处春秋战国时期的墓葬中发现了一批铁器实物。如图是我国考古工作者发掘的战国时期文物——鼻子套圆环的青铜牛尊和铁锄范。据此推测
A.战国时期牛耕和铁器较普遍B.井田制为土地私有制所代替
C.争霸战争推动了工具的改革D.各国纷纷变法确立新的制度
首页5 6 7 8 9 10 11 12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