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精耕细作的传统农业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32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1 . 在今南京、绍兴等地的东汉墓葬中,出土了不少铁农具;在江西、湖南也相继出土了东汉铁农具,有锄、铲、锈、斧等。湖南出土的东汉铁农具有锄、锈、斧等;三国时期桂阳都的耒阳县(今湖南)“出铁石”,设“铁官”。这反映了东汉至三国时期(     
A.江南精耕细作农业的确立B.南北经济发展差距的缩小
C.南方农业技术水平的提升D.江南铁犁牛耕方式的成熟
2 . 战国时期各国通过变法,推动了社会转型,逐步建立起君主专制的政治制度。推动各国变法的根源是
A.铁犁牛耕的使用B.法家思想的推动C.阶级关系的变化D.民族关系的发展
4 . 汉画像石中有不少表现汉代铁犁牛耕的场景,如山东滕县黄家岭汉代农耕画像石、陕西米脂东汉牛耕画像石、山西平路枣园西汉末年壁画牛耕图、江苏睢宁东汉牛耕画像石、内蒙古和林格尔东汉牛耕壁画以及山东邹城出土的东汉牛耕画像石等。由此可见,当时
A.画像石技术高超B.江南地区得到开发
C.北方粮食产量高D.牛耕使用范围较广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中国古代从“刀耕火种”到“铁犁牛耕”的发展主要反映了
A.耕作方式的进步B.土地制度的变化C.手工业的进步D.赋税制度的变化
2021-08-21更新 | 88次组卷 | 24卷引用:2015-2016学年贵州凯里市一中高一下期中历史试卷
6 . 农业是古代中国最基本的经济形式。农业耕作工具的发明和改进,在农业经济发展中起着关键作用。下图中出现在唐朝的生产工具是
   
A.石锄B.骨耜C.耦犁D.曲辕犁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7 . 下图是出土于甘肃嘉峪关墓葬的3世纪壁画,描绘了耕地、播种、耙地的劳动情景。据此可知当时
A.牛耕技术在全国普及B.牛耕在农业生产中占重要地位
C.家庭农业生产模式已形成D.曲辕犁进一步完善
8 . 下图是某考古资料对秦汉时期的墓葬、村落遗址和冶铁遗址出土的铁制农具的统计情况。该图客观上反映了秦汉时期
A.官营手工冶铁业发达B.冶铁业以生产农具为主
C.农业生产的精耕细作D.铁器已得到全面的推广
2021-01-22更新 | 299次组卷 | 26卷引用:贵州省黔东南州2018届高三上学期第一次联考文科综合历史试题
9 . 图像资料显示:唐代发明的曲猿型属于长曲辕犁;而宋代的型,犁辕缩短,体量减小,结构进步简化,与唐代的曲猿犁相比,显得更轻巧。该变化主要反映
A.犁耕技术新发明不断涌现B.曲辕型日益向北方推广
C.精耕细作的农业开始形成D.土地经营状况更加分散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10 . 下面是嘉峪关地区出土的魏晋时期的“耕种”画像砖。此画像砖反映了当时
A.男耕女织生产方式的形成B.集体生产规模的不断扩大
C.农业耕种体系的完善D.犁耕技术的日益成熟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