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精耕细作的传统农业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40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1 . 汉代画像石题材丰富,多为表现人们生活的画面,其中,牛耕图在农业生产活动画面中占有较大比例,目前出土的汉代牛耕图画像石,共有十三幅,其中包括两幅壁画(见下表)。这说明此时
出土省份牛耕图画像石出土地点
陕西米脂、绥德(2)西安、陕北
山东腾县(2)邹城
山西平陆
内蒙古和林格尔(2幅壁画)
江苏泗洪、睢宁
A.男耕女织的小农经济趋于成熟
B.精耕细作的生产方式逐渐推广
C.各地经济的发展程度基本持平
D.牛耕的推广促使经济重心南移
2 . 如图是汉代画像砖上的耕犁图。汉代的犁是长直辕犁,不够灵活,起土费力,效率不高;唐代初期出现了长曲辕犁,后期又出现了富有机动性,便于深耕、轻巧柔便的江东犁。汉唐以来铁犁的改进
A.有利于农业生产的发展B.促进了小农经济的产生
C.表明铁犁牛耕开始普及D.反映北方经济逐渐衰落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真题 名校
4 . 中国历来重视水利工程建设,自东晋起,今湖北沿江各地堤防不断创筑和延展,相应的规章制度渐趋完善。下图呈现了清代中期湖北分段派工修筑江堤的情形,这表明

湖北抢修长江、汉江堤工图(局部)
A.长江水患已被根治B.经济重心开始南移
C.测绘技术世界领先D.水利修防管理优化
2021-10-07更新 | 3819次组卷 | 23卷引用:2021年湖北省高考真题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5 . 1962年出土于陕北绥德县的东汉画像石牛耕图少,被中国邮政1999年3月16日发行的《汉画像石》邮票所收录(见如图)。“牛耕图”反映出东汉时期
A.经济重心由北方转移到南方B.刀耕火种的现象已经消失
C.耕犁的发展已进入成熟阶段D.铁犁牛耕技术发达
6 . 观察下列图片,从图一到图三的变化主要说明了
A.夏商周时期的主要农具是耒耜B.中国传统农业的精耕细作
C.战国时期铁农具广泛使用D.农业生产工具的不断改进
2021-03-11更新 | 140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南省郴州市湘南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一上学期开学考试历史试题
7 . 下表所示是目前出土的13幅东汉时期的牛耕图画像石(包括2幅壁画)分布情况。据此可知,东汉时期
省份出土地点
陕西米脂、绥德、西安、陕北
山东滕县、邹城
山西平陆
内蒙古和林格尔(2幅壁画)
江苏泗洪、睢宁

A.北方牛耕较南方更为普遍B.牛耕技术推动经济重心南移
C.犁耕技术出现多样化趋势D.精耕细作农业已经走向成热
2021-09-30更新 | 70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南省2022届高三上学期阶段性测试(三)历史试题
8 . 图1和图2描绘了古人劳动的场景,该图可用于研究
A.农业的主体地位逐渐削弱B.铁犁牛耕取代游牧生产
C.农、牧业生产方式并存D.生态环境基本得到改善
2020-09-03更新 | 10次组卷 | 1卷引用:四川省绵阳市南山中学双语学校2021届高三上学期开学考试文综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9 . 1689年,康熙帝命人以南宋楼璃原作为基础,融入清代风俗并参用了西洋焦点透视法,重绘《耕织图》,计有耕图和织图各23幅。康熙不仅每图亲题七言律诗一首,且于图前亲书序文,并于序首、序尾盖印。此图


A.体现了满汉绘画艺术交融B.印证农耕文明没有根本突破
C.反映了清代文化专制主义D.有力证明文人画的发扬光大
2021-03-06更新 | 357次组卷 | 2卷引用:江西省南昌市2021届高三一模文综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0 . 如图是根据从河南辉县和山西长治出土的战国时期铁农具绘制的,从左至右分别为锄、斧、铲、犁铧。此图可以用来说明当时
A.石制农具渐趋消失B.冶铁水平领先世界
C.农耕技术的发展情况D.农业经营方式的演变
2020-08-27更新 | 13次组卷 | 1卷引用:云南省红河州泸西县第一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首页5 6 7 8 9 10 11 12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