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精耕细作的传统农业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40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1 . 下图为春秋战国时期各诸侯国兴修的重要的水利工程。图中①②③④分别为秦国的都江堰、郑国渠、魏国的西门渠和楚国的芍陂。这些水利工程的兴修
A.缘于对生态环境的保护B.推动了各地联系的加强
C.促使经济重心日益南移D.影响了各国的兼并战争
2 . 下列文字所描述的经济现象按出现的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①“机户出资,机工出力”-《神宗实录》                 
②“宗庙之(指牛)为畎亩之勤”- 《国语.晋语》
③“今朝半醉归草市,指点青帘上酒楼”- 陆游《杂赋》
④“匠人营国,方九里,左祖右社,面朝后市”-《周礼.考工记》
A.④①②③B.④①③②C.④②③①D.②④③①
3 . 西汉的水利事业比战国时期有了新的发展。突出的成就是治理黄河和在关中等地兴修了一些较大的水利工程。这一时期水利事业的发展
A.消除了水患灾害的影响B.推动了小农经济的形成
C.适应了农业发展的需要D.促进了耕作技术的进步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5 . 如图为成都出土的东汉薅秧画像砖拓片。画像中图为薅秧,两个农夫手扶竹杖用脚将杂草踩入泥中;如图为耕作,两农夫高举尖嘴锄,奋力农作。该文物图片可反映
A.精耕细作的农业传统B.土地所有权属的变化
C.铁制农具的普遍推广D.刀耕火种方式的延续
6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牛为耕稼之本”,是古代农业生产的主要动力。唐·张廷珪言:“君所恃在民,民所恃在食,食所资在耕,耕所资在牛。牛废则耕废,耕废则食去,食去则民亡,民亡则何恃为君?”因此,自西周“诸侯无故不杀牛”起,为了保证农业生产有足够的畜力,以“禁止私杀牛”为内容的耕牛保护制度,便载入中国历代王朝的法律之中。历代法律以牛能否胜任耕作为原则,规定了严格的宰杀标准。《汉律》云:“不得屠杀少齿”,只有年老体衰之牛才可宰杀。不按照法定宰杀标准、不经官方机构的审批,无论是牛主(牛的所有者)还是他人,私屠乱宰牛都是犯罪,要受法律的制裁。《淮南子·说山》高诱注云:“王法禁杀牛,犯禁杀之者诛。”唐代之后,历代法律规定的具体刑罚有轻有重,因时而不同,唐律规定“徒-年”,宋初《刑统》则是“决脊杖十七放”,南宋《庆元条法事类》“徒一年半”,元代“杖一百”。明清律规定:私宰牛马者,杖一百。若病死而不申官开剥者,笞四十。法律禁止任意宰杀的目的,是保证有足够的耕牛以满足农业生产的需要,进而保证政府财政有充足的税源,促进社会的安定和王朝的长治久安。

——摘编自魏殿金《中国古代耕牛保护制度及其对后世的影响》


(1)根据材料,概括指出古代耕牛保护制度的特点。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古代严格保护耕牛制度的原因。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7 . 表为两汉时期农业发展概况。据此可知,这一时期
著作概况
《汉书·食货志》汉武帝时,搜粟都尉赵过在陕、甘一带“以人挽犁”,提倡“代田法田多垦辟”
《后汉书》“建武年间,(任延)诏征为九真太守,乃令铸作田器,教之垦辟”
《后汉书》王景迁庐江太守,“教用犁耕垦辟倍多”
A.牛耕技术已普及全国B.犁耕技术已经基本定型
C.耦犁是牛耕主要形式D.政府注重犁耕技术推广
8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马克思在《资本论》中说:“必须社会地控制自然力,善于利用它,并依人手的劳作,大规模地占有它或驯服它。这种必要在产业史上,有最决定的作用。例如:埃及、朗巴底、荷兰等处的治水工作。印度与波斯的治水工作,也是如此。这些国家借人工运河所行的灌溉,不仅供土地以不可缺少的水,并在淤泥的形式上,由山上流下矿物性肥料。阿拉伯人统治下的西班牙与西西里的产业繁荣的秘密,就是在灌溉工事上面。”

——《资本论》第1卷

材料二 春耕夏耘,秋获冬藏,伐薪樵,治官府,给徭役。春不得避风尘,夏不得避暑热,秋不得避阴雨,冬不得避寒冻。四时之间,亡日休息,又私自送往迎来,吊死问疾,养孤长幼在其中。勤苦如此,尚复被水旱之灾,急政暴赋,赋敛不时,朝令而暮改。当具,有者丰贾而卖,亡者取倍称之息。于是有卖田宅、鬻子孙以偿债者。

——西汉·晁错《论贵粟疏》

材料三 白居易诗《朱陈村》描写了唐代农村生活景象:“徐州古丰县,有村曰朱陈。去县百余里,桑麻青氤氲。机梭声札札,牛驴走纭纭。女汲涧中水,男采山上薪。县远官事少,山深人俗淳。有财不行商,有丁不入军。   家家守村业,头白不出门……”


请回答:
(1)战国、秦汉时期的中国统治者在“控制自然力”方面非常重视水利工程建设。结合所学知识各举一例并说明其历史作用。
(2)根据材料二和材料三,概括自然经济的特征。
(3)根据材料二指出自然经济对中国古代王朝统治起到的作用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9 . 下表为先秦时期关于铁的文献记载。据此可知
出处记载
《诗.秦风.驷鐵》有“驷骥孔阜”之句。驊(tie)言马色黑如铁
《左传.昭公二十九年》晋国用铁铸刑鼎,鼎.上铸有范宣子的刑书,铸鼎的铁是作为军赋向民间征收的
《吴越春秋》使童女童男三百人鼓橐装炭,金铁乃濡,遂以成剑。
A.铁的应用范围较广B.政府支持冶铁业发展
C.南北经济差距明显D.官营手工业规模扩大
10 . 下图为秦汉时期出土的初耕农具、播种农具、中耕农具、收获农具四种铁农具类型比例统计图。它反映出当时
A.铁器广泛使用B.注重精耕细作
C.铸铁冶炼发达D.政府重视农业
首页3 4 5 6 7 8 9 10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