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精耕细作的传统农业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32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 . 下图为全国出土的先秦、秦汉时期铁制农具数量对比图。这表明秦汉时期
A.精耕细作农业生产模式发展B.铁制农具得到普及
C.土地私有制的发展D.民众生活非常富足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2 . 643年,唐太宗下诏:“汉、魏以来,或赐牛、酒,牛之为用,耕稼所资,多有宰杀,深乖恻隐。其男子年七十以上,量给酒米面。”714年,唐玄宗下诏:“杀牛、马、骡等犯者科罪,不得官当,荫赎。公私贱隶犯者,先决杖六十,然后科罪。”这些做法
A.提高了农业生产效率B.促进了个体小农经济的形成
C.加速了均田制的瓦解D.增强了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3 . 西汉画像石题材丰富,其中牛耕图占有较大的比例。目前出土的西汉牛耕图画像石具体区域如下表,据表可知
A.牛耕技术已在全国普及B.牛耕图分布可反映社会发展程度
C.汉经济重心在黄河流域D.出土文物不一定能佐证真实历史
4 . 公元前486年,吴王夫差为了北上与北方强国晋国会盟,开凿了人工运河邗沟(下图),并凭借水道实现了黄池会盟(今河南封丘),完成了“观兵中国,称号五霸”的愿望。材料表明,吴王夫差开凿邗沟是为了
A.实现称霸中原的目的B.促进南方地区的开发
C.加快黄河下游农业发展D.构建全国性的道路体系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你耕田来我织布,我挑水来你浇园。寒窑虽破能避风雨,夫妻恩爱苦也甜”。

——黄梅戏

材料二   春耕夏耘,秋获冬藏,伐薪樵,治官府,给徭役。春不得避风尘,夏不得避暑热,秋不得避阴雨,冬不得避寒冻。四时之间,亡日休息,又私自送往迎来,吊死问疾,养孤长幼在其中。勤苦如此,尚复被水旱之灾,急政暴赋,赋敛不时,朝令而暮当具。有者半贾而卖,亡者取倍称之息。于是有卖田宅、鬻子孙以偿债者。

——西汉晁错《治粟疏》

材料三   我国古代一直很重视农业灌溉,著名的水利工程有战国时期的都江堰,汉朝的漕渠、白渠和龙首渠等。同时,人们还创制和改进农业灌溉工具,这些水利工程和农业灌溉工具的应用,推动了农业生产的快速发展。



(1)汉朝以后,我国传统农业的主要耕作方式是什么?
(2)这一耕作方式决定了中国古代的经济形态是什么?
(3)概述这一经济形态的基本特点。
(4)列举你知道的古代农业灌溉工具。
2021-04-12更新 | 33次组卷 | 1卷引用:宁夏吴忠市青铜峡市高级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一下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6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中国古代农耕区扩展图

中国历史上经济区一般区分为内地农耕和边疆游牧、渔猎两种类型,这个结构基本稳定,但唐宋时期有较大变化。清代西北、东北等区域的农业也发展起来;以江南为主的东南沿海地区,在农业生产、人口数量、商品经济、新生产方式、与国际市场的联系方面明显大于其他地区,但这也恶化了国家和社会的治理形势。

——摘编自邹逸麟《我国古代经济区的划分原则及其意义》

材料二   中世纪的英国经济以农业、畜牧业为主。16世纪前后,地区分化增强:东南部得益于伦敦的政治特权,有发达的农业、商业;西南和中部以毛纺织业为主;北部明显落后,但有初步的棉纺织业、冶铸业、煤炭业。19世纪,建立在地区分工之上的经济体系基本形成:西北部最发达,以工业为主;东南部以伦敦的金融业为中心,为工业提供资本,其它地区逐渐衰落。

——摘编自钱乘旦总主编《英国通史》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清朝时期经济区域发展的特点及影响。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19世纪英国经济区域发展的变化及其背景。
(3)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影响经济区域发展的主要因素。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7 . 从原始社会的刀耕火种到春秋战国时期的铁犁牛耕,从用于播种的耧车到结构更为完备的曲辕犁。这些反映了我国古代农业发展的特点是
A.自给自足B.世界领先C.精耕细作D.男耕女织
8 . 秦汉时期,农田水利工程分布以关中地区为中心,由黄河或其支流引水灌纸的有郑国聚、六辅渠、白果、龙首渠等。它们的维修或营建,使“关中之地,于天下三分之, 而人众不过什三,然量其富,什居其六”。这表明,此时
A.农田水利技术不断创新B.农业经营方式发生改变
C.区域经济结构加快调整D.农业经济地位得到强化
9 . 下表为古代中国治水事业历史发展及区域分布。对此如表分析合理的是
时代陕西河南山西河北甘肃四川江苏安徽浙江江西福建
18194511141
三国2101111332
4122312
南北朝138421
94311124
321232244151812442029

A.汉代治水都集中在中原地区B.魏晋南方经济遭到沉重打击
C.魏晋到隋四川经济发展滞后D.唐朝长江流域得以较快开发
2021-01-21更新 | 45次组卷 | 1卷引用:宁夏吴忠市吴忠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10 . 阅读下列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明代北方两年三熟制已有规模。清代北方两年三熟制有了更大发展,直隶开辟的井地(灌溉土地)“每亩可收麦三斗,棉花每亩可收七八十斤。其余种植烟草、染料等项,计所获利息,井地与旱地实有三四倍之殊。”在北方实行二年三熟制土地比一年一熟制可增产12%至32%。在南方实行稻麦二熟制和一年三熟制,推广种植双季稻。实行多熟制,等于提高了单位土地利用率。玉米、番薯等高产作物不断推广。番薯在乾隆时由南方推广到北方。康雍之际,内地各省区以及东北盛京都有玉米种植,但真正大规模推广是在18世纪中到19世纪初与大批流民进山垦荒之后,很快成为那里的主要粮食品种。在陕南、湘西、鄂西和赣南等地,外地客民进入丘陵山区广植玉米,成为新发展的农业地区。

——摘编自郭松义《明清时期的粮食生产与农民的生活水平》

材料二   新中国成立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粮食生产取得举世瞩目的伟大成就,成功解决了13亿人口的吃饭问题。1949年我国粮食产量仅有2263.7亿斤。新中国不断加大对农业的投入,超级稻研究与新品种选育居国际领先水平,一大批高产、超高产、广适性的超级稻、杂交小麦、杂交玉米等粮食新品种选育推广,为我国提高粮食单产作出巨大贡献,国家加大财政支农投入力度,通过粮食最低收购价、粮食临时收储等措施提高农业收益,到了1978年我国粮食产量提高到6095亿斤。改革开放以来我国进入历史上少有的粮食连续增产阶段。2014年粮食产量达到12142亿斤。但是我国的粮食消费也处于快速增长阶段。受耕地不断减少、农村劳动力转移等因素的制约,国内粮食生产还面临等严峻挑战。粮食安全主动权必须牢牢掌控在自己手中,发展粮食生产,保障国家粮食安全,构建粮食安全新战略,是我国保证国家安全的重要内容。

——摘编自伍振军《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粮食生产回顾和展望》原载《经济日报》(2015年10月9日)


回答: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明清时期解决粮食问题的措施及其意义。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回答新中国成立后至改革开放前我国粮食生产取得巨大成就的原因及其当前我国粮食生产面临着哪些挑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