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水利、灌溉、施肥、育种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3 道试题
1 . 下图是战国时期一处著名的水利灌溉工程地理位置图。由此可知,该工程的修建(     
A.促进了关中地区农业的发展B.加速了秦朝统一越族地区的进程
C.使楚国成为“战国七雄”之一D.由秦国蜀郡郡守李冰主持实施
2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黄河:中华文化的摇篮,还是“中国的忧患”?

材料一 有史册记载的黄河决口泛滥约有1593次,较大改道26次,常被提到的重大改道有6-7次。

黄河改道简史

序号时间相关记载黄河入海流向
第一次春秋时期“周定王五年(公元前602年)河徙,自宿胥口(今浚县)东行漯川,又经滑台城,又东北经黎阳县南,又东北经凉城县,又东北为长寿津(今河南滑县),河至此与深川别行而东北入海,《水经》谓之大河故渎”。沧州入渤海
第二次新莽时期公元11年,“河决魏郡(今河南濮阳西北),泛清河以东数郡”。后来东汉王景奉命治理黄河,此后800余年黄河没有大变动,人称“王景治河千年无患”。利津入渤海
第三次北宋庆历年间公元1048年,黄河在今河南省濮阳县决口,河水泛滥后分为两脉。北流由天津入渤海,南流由无棣笃马河入渤海
第四次南宋建炎年间公元1128年,东京留守杜充为抵御金军,在滑州掘开黄河堤防,意图以洪水阻挡敌军南下,黄河自此夺淮入海。北流、南流两分支分别入渤海、黄海
第五次明朝弘治年间公元1493年,“自商、虞而下,由丁家道口抵韩家道口、赵家圈、石将军庙、两河口,出小浮桥下二洪”。北流断绝,南流入淮河进黄海
第六次清朝咸丰年间公元1855年,咸丰帝谕示:“现值军务未平(太平天国起义),饷糈不继,一时断难兴筑,……所有兰阳漫口,即可暂行缓堵”。利津入渤海

材料二 黄河改道总览图



(1)指出历史上黄河频繁改道泛滥的原因。
(2)概括黄河改道所产生的影响。
3 . 读唐朝《耕获图》,图中标注了农业耕作和收获的六个步骤。与图中耕作第二步相关联的是(       
A.曲辕犁B.水排C.高转筒车D.水转翻车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大运河是是中国古代劳动人民创造的一项伟大工程,是中国文化地位的象征之一。元朝时,元世祖忽必烈任用著名天文学家、水利学家郭守敬主持重新开通了大运河。请观察下图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1)比较图1与图2,指出元朝大运河与隋朝大运河路线的主要差异,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元朝重修大运河的原因。
(2)结合大运河的变迁,阐述中国古代交通建设与政治中心移动的关系。
(3)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大运河修建的历史意义。
2022-03-25更新 | 117次组卷 | 1卷引用:重庆市巴蜀中学校2021-2022学年高一下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6 . 汉有民谣曰:“举锸为云,决渠为雨。泾水一石,其泥数斗,且溉且粪,长我禾黍。衣食京师,亿万之口。”观察下图(局部),该民谣所述的工程位于图中的
A.①B.②C.③D.④
7 . 历史学家杨宽先生在《战国史》一书指出:“中国在春秋以前并没有大型的水利工程,如雨后春笋般大规模地修建大型水利工程是在战国时期。”下面左图的水利工程位于右图的
A.①B.②C.③D.④
2020-11-24更新 | 69次组卷 | 1卷引用:浙江省A9协作体2020-2021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联考历史试题
8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宋代手工业发达,特别是煤炭的大量使用,导致空气污染。宋代生齿日繁,对土地、林木资源难免出现过度开发之趋势,这也造成了一定程度的水土流失与生态破坏。宋代设有专门的环境保护部门——虞部,聘请通晓农林知识者担任“农师”,为民众种植作物、林木提供技术指导。朝廷还制订一系列涉及生态保护的法令,如宋太祖曾下诏,“令民二月至九月无得采捕虫鱼,弹射飞鸟,有司岁申明之”。宋政府对绿化尤其重视,宋真宗大中祥符二年朝廷任命谢德权领护汴河,在京师河段“植树数千万(株),以固堤岸”,促进了汴京沿河商业环境的改善。

——摘编自吴钩《宋:现代的拂晓时辰》

材料二   英国是典型的“先污染,后治理”的国家……企业生产和利润的最大化成为支配企业的法则。如何解决生产越多环境污染越严重的难题,英国人在立法上对企业的社会责任进行规定,使企业成为环境保护的主体。议会的立法行动也促使了政府从指导思想上由原来被动的自由放任转变为在法律的前提下积极主动地干预。……1848年英国颁布了《公共卫生法》,1878年通过了《公共卫生条例》,至此英国基本上建立起了完整的水资源污染防治的法律体系。……在英国环境治理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的还有包括工人阶级在内的社会各个群体的不懈努力,最终所有的努力使人们重新获得享有良好环境的权利。

——摘编自李宏图《英国工业革命时期的环境污染和治理》


(1)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时代背景,分别概括古代中国宋朝和近代英国出现环境问题的原因。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古代中国宋朝与近代英国在环境保护措施方面的相同之处。
9 . 根据张履祥《补农书》中所载资料,明朝末期江南地区农村家庭的投资结构如下图所示,这反映出此时江南的农业
A.经营更趋市场化B.减少犁耕依赖C.生产日趋专业化D.注重精耕细作
2020-09-22更新 | 207次组卷 | 60卷引用:2015届河南郑州高三第二次质量预测文综历史试卷
10 . 汉代出现的代田法是先把田地开成一条条深宽各一尺的垄和沟,第一年把庄稼种在沟里,出苗后,逐渐把垄上的草和土培到苗根上;第二年在原来的垄上,再如法开沟栽种(如下图所示)。这种农业生产技术所表现的本质特点是
A.重视水利B.休耕轮作C.精耕细作D.刀耕火种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