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商业的发展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60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1 . 自战国至唐,行(xíng)商是商业活动中的盈利主体,在市场上处于支配地位;至宋代,坐贾势力日益壮大,影响力与日俱增。这一变化出现的主要原因是
A.百姓收入水平提高B.政府放弃抑商政策
C.城市化的不断发展D.长途贩运贸易兴起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2 . 据统计,乾隆二十一年(1756年)各海关的贸易总值,粤海关比雍正七年(1729年)增长44%,浙海关比乾隆元年(1736年)增长22%,闽海关比乾隆五年(1740年)增长29%。这种变化反映出清政府
A.放弃了海禁政策B.闭关锁国有名无实
C.加强了对外联系D.适度发展对外贸易
3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宋人的财富观念中,普遍认为社会个体的礼仪廉耻比追求财富更重要,求义舍利成了宋人的人生信条。但这种传统财富观受到一些质疑,北宋李觏认为:“人非利不生,竭为不可言!致者人之情,竭为不可言!”意思是说追求财富是人之常情,不能压制人的这种正常的欲望。到南宋,逐渐形成以陈亮、叶适为代表的浙东事功派的功利主义义利观。陈亮认为人的物质欲望应该得到承认,“人生不能无疑,有欲不能不争”,指出仁、义、礼、智、信是“五贼”,是阻碍个人发家致富的绊脚石,必须破除它,叶适进一步主张“以义和利,不以义抑利”,最终浙东事功学派和以二程、朱熹为代表的理学之间的较量中以失败而告终,理学的显学地位进一步加强。

——摘自袁冬梅《从宋人的财富观论宋朝的民贫问题》

材料二   中世纪的伦理道德把守贫视为美德,把人们获取财富视为罪恶。文艺复兴时期人文主义者在财富观上出现重大变化。布拉丘利尼在《论爱财》中提出、人生的目的就是为了发财,希望获得财富是人们从事一切事业的根本出发点;人们如果要具备和发挥美德,就必须拥有财富,他写道:“一个人拥有的东西仅仅只能满足他一个人,能成为慈善家吗?”人文主义者们认为,通过努力劳动获取财富有益于文明社会;如果每个人只满足于维持自身生存需要的财富,那么“城市中的一切光彩、美丽、装饰都会消失,再没有寺院、古迹和艺术……因此,金钱是国家的力量所在,赚钱应视为国家的基础和根本。”

——摘自欧阳萍《略谈文艺复兴时期的财富观》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宋人财富观出现的新变化及其原因。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与宋代财富观的新变化相比,文艺复兴时期财富观产生的不同影响及其原因。
2020-11-01更新 | 63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西省九江市彭泽县第一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4 . 读明代兵部尚书籍贯分布图:

由图中兵部尚书籍贯分布情况可知
A.明朝中后期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加强B.南北方分布越来越趋于平衡
C.分布与地域政治经济变化关系密切D.北方地区后期战乱更为频繁
2020-05-22更新 | 70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西省新余市第一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一次段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5 . 晚明大臣叶向高曾在万历朝担任内阁首辅,他在《苍霞续草》中写道,当时科举中式进士“日趋日靡,紫陌之游,曲江之宴,骑从甚都”。据此可知,晚明时期(     )
A.科举录取程序发生重大变化B.宋明理学地位被严重削弱
C.商品经济发展影响社会风气D.读书与做官开始紧密结合
6 . 明末小说家冯梦龙改编《白蛇传》时,不仅将唐宋传奇中恐怖的神怪故事变为反对礼教、追求婚恋自由的故事,而且主人公许仙的身份也由官宦之子变成了“生药铺”主管。市井小民成为新文学的主角,这在明代文学中屡见不鲜。上述变化反映了明代
A.重农轻商观念根本改变B.市民阶层兴起瓦解了传统伦理
C.经济发展冲击等级秩序D.工商业发展新兴社会群体壮大
2020-12-30更新 | 1140次组卷 | 20卷引用:江西省宜春市上高二中2021届高三上学期第四次月考文综历史试题
7 . 下图是某学者综合考虑“社会稳定”“经济业绩”“科技进步”“思想发展”和“疆域变化”等因素绘成的《中国历代兴衰图》(局部)。以下对①②③④各朝代特点描述正确的是
A.①社会稳定、思想发展、疆域广阔B.②科技落后、经济发展、疆域广阔
C.③社会动荡、思想停滞、科技落后D.④社会动荡、经济停滞、思想活跃
8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楚越之地,地广人希(稀),饭稻羹鱼,或火耕而水耨……是故江、淮以南,无冻饿之人,亦无千金之家。

——《史记·货殖列传》

江南……地广野丰,民勤本业,一岁或稔,则数郡忘饥。……丝绵布帛之饶,覆衣天下。

——《宋书》

材料二   唐朝以来海上丝绸之路以中国的扬州、明州(宁波)、泉州、番禺(广州)为起点。丝绸之路不仅仅运输丝绸,而且也运输瓷器、糖、五金等出口货物和香料、药材、宝石等进口货物。海上丝绸之路形成主要是因为中国东南沿海山多平原少,内部往来不易,因此许多人便积极向海上发展。

——摘编自李庆新《海上丝绸之路》


(1)比较材料一中的两则材料,说明我国江南地区从西汉到南朝发生了怎样的变化?促成这些变化的原因有哪些?
(2)根据材料二概括唐朝海上丝绸之路的特点及形成特点的原因。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9 . 明初规定,庶民厅房不得逾三间。明中叶后,江南平民百姓可根据自己的能力建造住宅,或“三间五架”,或“五间七架,九架十架”,富商豪贾则更加显著。这一变化说明(  )
A.商品经济发展冲击等级秩序B.政府政令已难以在基层执行
C.江南百姓生活已经领先全国D.商贾政治地位得到很大提高
10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机梭声札札,牛驴走纭纭。女汲涧中水,男采山上薪。……有财不行商,有丁不入军。家家守村业,头白不出门”。                                                       

——白居易《朱陈村》

材料二       东汉晚期,成熟青瓷在上虞烧造成功,之后绵延千年,盛烧不绝……(唐五代时期,越窑生产的“秘色瓷”)玲珑端巧的造型、精美繁缛的纹饰,表现了越窑鼎盛时期的制瓷水平……(北宋以后)器物种类繁多,形制各异,纹饰题材众多,装饰技法丰富,是浙江青瓷史上一个集大成的时期。唐以后浙江生产的精美瓷器,沿着海上丝绸之路,远飘世界各地。

                                                                                        ——摘自浙江博物馆青瓷馆前言

材料三       开放强大的文化活力,蓬勃的贸易经济,突破了宋以前京师关于夜市的禁令……店铺、朝廷办事机构与居民住宅错落相间,朝着大街几乎随处可以开设店铺。……坊市制度的崩溃,商业街取代商业区的市,御街两旁“许市人买卖其间”,这些都是前代都市所未有过的经济生活景观。当时开封以经商为业的有二万多户,其中640家资本雄厚的商户,分别属于160行,囊括米、盐、茶等各类商品贸易。号称“正店”的大酒楼有170家,兼具饮食与商品贸易的多种功能,作为商人验看商品质量、商定商品价格、签订契约的场所。……酒楼、茶坊适应商业大潮,与娱乐场所瓦子,都通宵营业。

——冯天瑜主编《中华文化史》

材料四       施复是明朝小说《醒世恒言》里的人物。他们夫妇二人住在苏州盛泽镇上,靠养蚕织绸生活,本是小户人家。由于他们织的丝绸光彩润泽,在市场上卖得很好,赚了许多银子。几年后,他们增买了三四张织机,不到十年,积累了几千两金子,后来他们又买了两所大房子和三四十张织机。雇人织绸。成为机户。


请回答:
(1)材料一反映了古代农业什么样的经营模式?其主要特点是什么?
(2)根据材料二,概括古代浙江瓷业发展的特征。
(3)依据材料三和所学知识,指出东京出现“前代都市所未有过的经济生活景观”的表现。
(4)材料四中的明朝经济领域出现了什么变化?这种变化出现的根本原因是什么?
2020-06-27更新 | 36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西省宜春市靖安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下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首页5 6 7 8 9 10 11 12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