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商业的发展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482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1 . 侯建新在《社会转型时期的西欧和中国》中指出:“他们(徽商)一方面耗费巨额利润来促使自己缙绅化,另一方面又将大量财富抛向非生产领域,诸如购置族田、建祠、修家谱,以及提倡程朱理学等……这样的商品经济,实质上只能补充和强化自然经济。”该材料意在反映明清时期
A.商人政治地位空前提高B.重农抑商政策发生逆转
C.社会转型根本动力缺乏D.封建伦理道德得到强化
2021-12-21更新 | 389次组卷 | 54卷引用:2017届四川省射洪县射洪中学高三下学期三诊模拟考试文科综合历史试卷
2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明朝在农业和商贸方面取得了引人注目的进步。城市生活得到了拓展,城市中的商业资产阶级在经济上(但不是政治上)的重要性也日渐突出。到17世纪,在中国商业活动已经很普遍了,甚至比任何一个17世纪的其他国家都普遍。清朝初期,大城市之间和许多贸易城镇之间的商贸活动保持了明代以来的良好发展势头。

历史学家总是喜欢问:为什么中国拥有庞大的、在金融方面成熟的商业阶级,在许多理念和技术方面也有着领先的地位,但却没能突破成为一个典型的工业国家呢?换句话说,为什么中国没能从明朝后期的“商业革命”跃进到西方在一个世纪后才出现的那种“工业革命”呢?

——摘编自(美)菲利普·J.阿德勒《世界文明史》


结合16-17世纪中国古代史的相关史实,围绕明朝后期的“商业革命”或“工业革命”拟定一个具体论题,并就所拟论题进行简要阐述。(要求:明确写出所拟论题,阐述须有史实依据)
3 . 唐初,“五品以上,不得入市”。唐代中后期,士人经商已成为一股潮流,地方上的军政大吏,如节度使、观察使等也多经商。此时唐诗中描写江淮水运方便之处的村民“尽去作商贾”“求利莫求名”的记载比比皆是。这反映出,唐代中后期
A.中央集权严重削弱B.商人地位有所提高
C.经济发展催生腐败D.士人丧失功名意识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4 . 下表所示为1375~1790年中国白银比价的变化。影响这一时期中国白银比价变动的主要因素是
时间(年)黄金(两)白银(两)
137514
138515
139715
141317.5
148117
1573~162017~8
1628~1644110
1662~1700110
1790115

A.政府赋役征银的推动B.商业税成为政府的主要税源
C.王朝更迭造成市场动荡D.中国在对外贸易中占据优势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5 . 宋元时期出现诸如“桥西贾家瓠羹”“曹婆肉饼”等美食店,“傅官人刷牙铺”“张古老胭脂铺”等日用百货店,休闲娱乐场所纷纷涌现,百戏伎艺竞演,市民集中观看。这反映出
A.社会奢靡之风盛行B.名牌商品大量出现
C.市民文化形式多样D.城市经济功能增强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6 . 明清两代的书坊是以营利为目的的书籍印刷机构,传统的四部典籍和新兴的通俗文学类书籍是坊刻的两大系列,但各地书坊均以通俗文学类书籍为主要刊行对象。这说明明清时期
A.经济发展推动印刷结构变化B.进步思想受到普遍关注
C.活字印刷技术得到广泛使用D.传统儒学遭受沉重打击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8 . 《史记·平准书》谓“农工商交易之路通,而龟贝款项刀布之币兴焉”;今考古也发现,在各地出土的战国时期货币中,往往同时发现有几个国家的货币,如1963年山西阳高出土的一批布币,分别有赵国、魏国和韩国的铸币。这表明,战国时期
A.统一趋势明显B.统一市场形成C.商业往来频繁D.地域差别明显
2021-11-20更新 | 192次组卷 | 3卷引用:四川省成都市石室中学2022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文综历史试题
9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宋朝印象“面面观”。某校高中学生历史社团分组寻找材料,准备进行一场关于宋朝历史的拓展学习讨论。

第一组:(宋太祖)变置施设必当其务……故能驾驭将帅,训齐士卒,外以捍夷狄,内以平中国。于是除苛赋,止虐刑,废强横之藩镇,诛贪残之官吏,躬以简俭为天下先。……此所以享国百年而天下无事也。

——摘编自王安石《本朝百年无事札子》(1068年)

第二组:今西北强梗,边备未足,京师卫兵多远戍,或有仓卒,辇毂无备,此大可忧也。……新招者聚市井之辈,而轻嚣易动,或财力一屈,请给不充,则必散为群盗。今生民已困,或连年凶饥,将何以济!

——摘编自范仲淹《答手诏条陈十事》(1043年)

第三组:北宋末,人口达到一亿多。宋代的垦田面积达到7亿多亩,农业生产力提高,粮食商品率达40%,使得大批农业人口脱离土地束缚,进入城市生活。北宋的城市人口占20.1%,东京少说有100万人。“城郭之人,日夜经营不歇,流通财货,以售百物,以养乡村”。夜市直至三更尽,才五更又复开张,通晓不绝。城市配备有公共性专业消防机构:“潜火队”,东京设置专门的“街道司”,用来管理城市的环境卫生。

——摘编自吴钩《宋·现代的拂晓时辰》


综合以上小组的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陈述你眼中的宋朝印象并说明理由。(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论证充分)
2021-11-19更新 | 203次组卷 | 1卷引用:四川省成都市石室中学2022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文综历史试题
10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某现代著名学者在他的一部论著中从六个方面论证了晚明(15731644)出现的大变局。该论著的目录大致如下,事实上晚明时期国家的许多方面的确也发生了很大变化。

目录
第一章“海禁—朝贡体制”的突破
第二章卷入全球化的贸易浪潮
第三章江南市场:多层次商品市场的繁荣
第四章思想解放的潮流
第五章西学东渐与放眼看世界的中国人
第六章新气象:文人结社与言论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请以“晚明大变局”为主题自拟一个题目进行论述。(要求标题具体明确,逻辑清晰,史论结合)
首页3 4 5 6 7 8 9 10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