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商业的发展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63 道试题
1 . 近来人们常说“晚清大变局”,殊不知,晚明也有大变局。放宽历史的视野,回过头去看一看16世纪至17世纪的中国曾经发生的巨变,不仅对于重新评估晚明史,而且对于看清近代晚清大变局及当代历史,都有重要意义。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晚明大变局》一书部分章节目录

第一章“海禁—朝贡”体制的突破
第二章卷入全球化贸易的浪潮
一新航路发现与葡萄牙人东来
……
四“马尼拉大帆船”与太平洋丝绸之路
五贸易顺差与巨额白银流入中国
第三章江南市镇:多层次商品市场的繁荣
……
二晚明:江南市镇的迅猛发展时代
三丝绸业市镇的分布及其特色
第四章思想解放的潮流
……
二王守仁
三“掀翻天地”的王门弟子
四李贽
第五章西学东渐与放眼看世界的先进中国人
……
三西方科学文化的传播
四放眼看世界的先进中国人
第六章新气象:文人结社与言论

——摘编自樊树志《晚明大变局》


以“晚明大变局”为主题,从上述材料提取两条或两条以上信息,自拟论题,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进行论述。(要求:论题明确,史实清晰,逻辑严密)
2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古代中国,人们通过海陆通道进行外贸活动。唐宋至元,海上贸易日渐兴盛,形成了一批重要的外贸城市。明清时期,借助国内经济、市场,外贸进一步发展.郑和下西洋把贸易区域扩大到波斯湾、红海及东非沿岸,但这种官方贸易逐渐式微,同时,东南沿海地区的普通民众“一叶之舟,率得厚利",甚至形成了王直等实力强大的民间贸易集团;广州在全国贸易中的地位更加突出,澳门等城市也成为重要的外贸口岸。菲律宾的马尼拉等地形成了新的贸易中转站。中国主要出口纺织品、瓷器、茶等,换回各地特产和大量白银。18世纪以后,中国海外贸易最终衰败.

——摘编自杨瀚球《十五至十七世纪中西航海贸易势力的兴衰》等

材料二   15世纪末16世纪初,在欧洲贸易网中,意大利威尼斯等城市的地住不断下降,而里斯本、阿姆斯特丹、伦敦等地则先后成为国际贸易的中心。随之,世界逐渐形成一个直接联系、西欧资本主义主导的统一市场。荷、英、法等逐渐形成近代国家,政府重视商业和外贸,支持、参与民间建立一批新型股份公司,国家给予公司种种特权,支持其垄断贸易、进行殖民掠夺,其中包括臭名昭著的“三角贸易”。

——摘编自李壮《15世纪以来欧洲列国与中国经济政策分野研究》等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明清时期外贸变化的表现及原因。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16世纪前后西欧外贸发展与中国的主要不同之处,并分析其外贸发展的影响。
(3)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我国应如何促进外贸的健康发展。
3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近来人们常说“晚清大变局”,殊不知,晚明也有大变局。放宽历史的视野,回过头去看一看16世纪至17世纪的中国曾经发生的巨变,不仅对于重新评估晚明史,而且对于看清近代晚清大变局及当代历史,都有重要意义。

如图为《晚明大变局》一书部分章节目录。

——摘编自樊树志《晚明大变局》

以“晚明大变局”为主题,从上述材料提取两条或两条以上信息,自拟论题,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进行论述。(要求:论题明确,史实清晰,逻辑严密)
4 . 据历史记载,唐初令文中多次重申“士”“农”“工”“商”四民分业的规定,但中唐到宋代,职业的等级差别在缩小或消弭,四民之间的流动性日益增强。促成这一变化的主要因素是
A.商品经济发展B.生产方式的革新
C.田庄经济的兴起D.社会经济的转型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5 . 下图反映的是明清时期的社会情况。据此推断正确的是
A.工商业已成为经济主力B.商业成为当时的第一产业
C.商人成为重要社会群体D.政府已改变重农抑商政策
2021-08-25更新 | 37次组卷 | 1卷引用:四川省绵阳市高中2015-2016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6 . 两宋时原本盛行于宫廷和官宦、军旅的马球、蹴鞠、相扑等体育活动逐渐向民间普及,在民间社团的推动下形成了各种各样的体育性组织,体育活动的玩法更具多样性和观赏性,甚至成为商人招揽顾客,藉以营利的重要手段。宋代体育活动的变化反映出
A.封建专制体制衰落B.新的社会阶层成为国家主导
C.平民政治趋势加强D.经济与社会生活的相互影响
2021-08-21更新 | 393次组卷 | 10卷引用:四川省绵阳市江油中学2022届高三上学期开学考试文综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8 . 中国女孩子择偶标准能反映一个时代的特征,宋代一般妇女“悔作商人妇”,到明清时期,江南等地却出现了“宁肯嫁与商人”的现象,这反映了
A.资本主义萌芽产生,传统社会结构解体
B.商品经济发展,传统观念发生改变
C.反封建思想产生,平等观念深入人心
D.西学东渐,中国文明传统受到冲击
2021-06-22更新 | 144次组卷 | 44卷引用:【全国百强校】四川省绵阳市南山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9月月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9 . 在中国古代,货币体系基础是贱金属(比如铜和铁),在宋代纸币发明之前,历代皇帝都为铜矿甚至铁矿的稀缺而苦恼,因此货币发行量受到天然限制。而纸币出现之后,那些不再为铜矿稀缺而苦恼的皇帝,肯定无法抵御过度发行纸币的诱惑,从而“毁掉了一种又一种纸币”。与生产力与经济体制不相匹配的纸币,其过早出现必然导致过早天亡。这表明(     
A.政府滥发纸币导致纸币的废弃B.纸币的出现不利于经济的发展
C.中央政府放弃了纸币发行管理权D.纸币的消失是由于铜铁矿增多
2021-05-30更新 | 340次组卷 | 4卷引用:四川省绵阳南山中学2021-2022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0 . 《白银谷》讲述了清朝山西票号的一段兴衰往事。这一时期晋商等商帮涌现的历史条件主要有
①政府推行“农工商皆本”的政策②城镇商业呈现繁荣景象
③农副产品大量进入市场成为商品④苏杭地区资本主义萌芽
A.①③B.②④C.①④D.②③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