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商业的发展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366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 . 南宋陈耆卿曾写道,“古有四民:曰士,曰农,曰工,曰商。士勤于学业,则可以取爵禄。农勤于田亩,则可以聚稼穑。工勤于技巧,则可以易衣食。商勤于贸易,则可以积财贸。此四者,皆百姓之本业,自生民以来,未有能易之者也。”材料反映了(  )
A.资本主义萌芽导致职业观念的转变B.南宋已出现“工商皆本”的先进观念
C.重农抑商政策在民间贯彻执行不力D.南宋农业、手工业和商品经济的发展
2 . 史载,宋朝“自大街及诸坊巷,大小铺席,连门俱是,无虚空之屋”,每日凌晨“两街巷门,浮铺上行,百市买卖,热闹至饭前,市罢而收。”这反映了宋朝(     
A.商品经济占据主导地位B.政府放弃重农抑商政策
C.商业的时空限制被打破D.政府已不再征收商业税
3 . 如图为明代著名画家仇英的《清明上河图》(局部),生动地描绘了明朝后期苏州的繁盛景象。从画卷中可以看出(     
   
A.明代对苏州工商业发展的重视B.新兴市民阶层力量的壮大
C.商业的繁荣及市民生活的丰富D.明朝时期对外贸易的繁盛
2023-05-27更新 | 116次组卷 | 1卷引用:山东省青岛市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4 . 隋及唐前期,长安与洛阳是全国性商业都市;唐中期以后,长江流域商业城市崛起,扬州和益州尤其繁华,当时有“扬一益二”之说。这反映了当时(     
A.南方已成为全国经济重心B.南北经济差距进一步拉大
C.南方社会经济影响力上升D.安史之乱使北方日趋衰落
5 . 洪武四年(1371年),京师南京城内人烟稠密,连廓栉比。城内的旅店,一榻之室,月钱即高达数千。商人货物到京无处存放,政府盖了几十楹“塌房”,专存商货。这反映了明初(       
A.经济重心南移得以完成B.私营商业居主导地位
C.商人社会地位显著提高D.商业和城市经济繁荣
6 . 宋代经济已含有近代化的很多因素,私人金融家开始发行票据只需付3%的手续费即可兑换成现钞。1023年政府收购了最有名的一家钱庄,票据兑换首次成为由政府保护的纸币。美国学者查尔斯默里在《文明的解析》中的这一论述表明(     
A.宋代近代经济已相当繁荣B.商品经济催生了信用金融发展
C.宋代契约关系已具普遍性D.代赋税征收开始以货币为主
2023-05-11更新 | 92次组卷 | 1卷引用:云南省曲靖市会泽县实验高级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月考(三)历史试题
7 . 宋代以前的朝廷对于商品按照质量高低定价并对此严加控制。到了宋代,政府改为:除官府专卖的商品及灾荒年期的粮食限价之外,官府对一般商品的价格不予干预,卖家可根据交易行情自由定价。这一变化反映了宋代(     
A.商人的政治地位有所提高B.相对宽松的市场机制建立
C.国家开始放松对商业控制D.官营手工业仍有一定特权
2023-05-02更新 | 741次组卷 | 5卷引用:云南省昆明市安宁中学太平学校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8 . 元朝政府将传统的商业税率三十税一,在上都、大都改为四十税一、六十税一,市舶进口货仅有十分之一或十五分之一的“抽分例”。元廷还督促各级政府为商旅提供方便,保护他们的安全甚至责令官、民赔偿其“失盗”的物品。这表明元朝(     
A.政府实行重商政策B.商业税成为政府的重要财源
C.商业管理日趋严格D.工商业者政治地位有所提升
9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今欲治之,惟稍夺其权,制其钱粮,收其精兵,则天下自安矣。

                                                                                             ——《续资治通鉴》

材料二   宋代海上交通路线图



(1)根据材料一结合所学,说明宋朝为加强对地方的控制是如何“稍夺其权,制其钱粮,收其精兵”的?分析其政策的特点。
(2)写出宋朝三个重要的港口城市。分析宋朝对外贸易繁荣的影响。
10 . 明清时期的文学作品中塑造出许多经典的女性形象,《牧丹亭》中的杜丽娘自主追求爱情,《桃花扇》中的李香君富有家国大义,她们反抗世俗礼教,追求自身幸福。该现象出现的主要原因是(     
A.商品经济的发展B.君主专制的强化
C.文学走向世俗化D.市民阶层的壮大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