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商业的发展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721 道试题
1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北宋)规定州郡长官由文臣担任,长官之外另设“通判”,使其互相牵制。后来,又把全国州郡分为十五路,陆续在各路设转运使、提点刑狱、安抚使(管军事)、提举常平(管常平仓救济、农田水利等)四司,统称“监司”,也都由文臣担任,只有安抚使用武人。

——摘编自朱绍侯主编《中国古代史》

材料二 (北宋)开封以经商为业的有二万多户,囊括米、盐、茶等各类商品贸易。号称“正店”的大酒楼有七十二家,兼具饮食与商品贸易的多种功能,作为商人验看商品质量、商定商品价格、签订契约的场所。……酒楼、茶坊与娱乐场所瓦子,都通宵营业。

——摘编自樊树志《国史十六讲》

材料三 每当人们在中国的文献中查找一种具体的科技史料时,往往会发现它的焦点在宋代,不管在应用科学方面或纯粹科学方面都是如此。……中国的科技发展到宋朝,已呈巅峰状态。

——摘编自[英]李约瑟《中国科学技术史》

(1)根据材料一指出北宋地方官制呈现的特点。结合所学知识,简述该地方官制对北宋王朝产生的影响。
(2)根据材料二,概括北宋城市商业发展的主要表现。
(3)根据材料三,概括该学者关于宋代科技发展的观点,结合所学找出支持该观点的史实。
2022-12-31更新 | 426次组卷 | 25卷引用:上海市桃浦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2 . 2022年电视剧《梦华录》中提到东京街道上有少量“正店”,即获得了政府特许酿酒权的酒店,其余则是众多“脚店”,他们需要从正店买酒。据史料记载,当时东京有七十二家正店,脚店则有成百上千。据此可知(     )
A.北宋的商业活动突破时空限制
B.北宋政府通过专卖制度增加收入
C.脚店的规模和经营水平都不及正店
D.饮酒之风在北宋发展的日益壮大
2022-12-28更新 | 206次组卷 | 1卷引用:陕西省汉中市2023届高三一模历史试题
22-23高二上·江苏南通·期中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3 . 陆九渊在《与张元鼎书》一书中,针对金溪农民在农闲时从事制陶业评论说:“今时农民多困穷,农业利薄,其来久矣,当藉他业以相补助者,殆不止此”。这一现象(     
A.缓解了人地矛盾突出的问题B.加速了封建自然经济的解体
C.推动了重农抑商政策的松弛D.反映了社会经济的多元发展
2022-12-27更新 | 61次组卷 | 2卷引用:河南省郑州励德双语学校2023届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4 . 如图所示中国古代中原王朝是立足于东亚的农业大国,汉唐农业帝国的立国态势是“头枕三河、面向西北(草原)”,但是到了宋代、特别是南宋,其立国态势一变而为“头枕东南,面向海洋”。宋代的这一变化基于(     

A.海外贸易的兴起B.中央集权的加强
C.经济格局的变动D.重农抑商的废弃
5 . 白寿彝在《中国通史纲要》中描述:“宋元时期,以前被称为圩市、草市或墟的定期集市,有些已发展为固定的市镇。北宋时开封居住着20多万户人家,有各种各样的行业,许多地方还有夜市。南宋时杭州人口达39万户,120多万人,百货买卖,客贩众多。”这表明当时(     
A.区域经济发展均衡B.商品经济较为兴盛
C.全国人口迅速增长D.城市政治职能强化
6 . 两宋时期,市民消费更加注重精神层面的享受消费,其中“花鸟山水,歌舞书画,钟竹文墨”成为时尚。这一消费观念形成的根本原因是(     
A.榷场贸易的推动B.坊市制度的突破
C.重农抑商的废弃D.商品经济的发展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7 . 明清时期的江南地区,在农家经营中,栽桑养蚕的比重超过粮食生产的比重。嘉兴府的近镇村坊大都种桑养蚕,以织细为业,“丝衣被天下,大贾鹜集”,“大都东南之利,莫大于罗绮绢泞……而今三吴之以机杼致富者尤众”。这一现象反映出当时(     
A.农作物分布格局的变化B.农产品商品化的发展
C.农业基础地位发生动摇D.新型生产关系的出现
8 . 按照宋代的贸易政策,外国商船到达中国港口之后必须向市舶司报告,市舶司对其货物收取1/10的进口税。除此之外,市舶司还负有核发进出口贸易公文、引导外国船舶来华朝贡与通商的职责。这(     
A.导致了经济重心南移B.引发了西方殖民侵略
C.开通了海上丝绸之路D.适应了贸易发展需要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9 . 北宋画家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生动再现了北宋汴京城商业的繁荣,全图分为“汴京郊外春光、汴河场景、城内街市”三部分,其中“城内街市”中茶坊、酒肆、脚店、肉铺等随处可见。这反映出(     
A.北宋开始推行坊市制度B.商品交易突破时间限制
C.商业管理出现混乱局面D.汴京城市经济功能增强
10 . 据学者研究,明代松江地区籽棉的常年产量在7015万斤至8418万斤之间,而其时松江地区年产棉布约2000万匹,需籽棉至少11250万斤。据此可知当时(  )
A.官营手工业已进入鼎盛时期B.经济发展日益依赖于世界市场
C.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开始建立D.农产品商品化程度进一步加深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