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商业的发展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82 道试题
1 . 战国时期,求富趋利成为社会上大多数人的人生追求目标,社会上普遍把求富趋利看成是人的本性,所谓“富者,人之情性逐利,若水之趋下”,在当时,无论从事何种职业,只要能够致富,便被人刮目相看。这一现象的盛行说明当时
A.小农文化的逐渐形成B.铁犁牛耕技术的推广
C.工商业的发展和繁荣D.商人政治地位的提高
2021-10-12更新 | 190次组卷 | 7卷引用:湖南省长沙市长郡中学2024届高三上学期月考(二)历史试题变式练习中国古代史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2 . 北宋时期,苏州太湖畔洞庭山已经有种橘的专业户,当地流传“左贩洞庭橘,右招,彭蠡鱼”的俗语。汴京城郊的一名菜农,仅凭种菜的技术就养活了全家三十余日,这反映了
A.经济重心已转移到南方B.传统粮食生产渐趋衰落
C.农产品商品化程度提高D.生产区域分工开始形成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真题 名校
3 . 明中叶以后,添加插画的书籍大量刊行,出现了众多以绘画为主体的画本,甚至一些知名画家也受雇于坊刻。这说明当时
A.画本成为知识传播主要载体B.市民文化是社会主流文化
C.社会审美旨趣出现阶层分化D.书籍出版商业化程度加深
2021-07-08更新 | 7769次组卷 | 51卷引用:三年(2021-2023)高考历史真题分项汇编——专题02古代中国的经济
4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中国历史上的帝制时期,有其一以贯之的延续性脉络,也有以断代为载体的波动韵律与演变节奏。居于帝制时期中段的宋代,既有承前启后的意义,又有突出的时代特性。它是中唐以来社会变迁的整合收束期,也是中国历史“前近代”时期的开启阶段。各类问题的错综复杂,赋予这一时期深远开阔的思考与研究空间。

——摘编邓小南《过程.空间:宋代政治史再探研》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对材料的认识提出你自己的见解(赞成、质疑、修改均可),并说明理由。(要求:见解明确,持论有据,表进清晰。)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5 . 曾有历史记载四川地区,“小钱每十贯重六十五斤, 折大钱一贯重十二斤。街市买卖至三五贯,即难以携持。”这反映了
A.四川地区的经济发展必须使用铁钱B.商品经济发展推动“交子”的产生
C.铁钱已不适应当时四川经济发展的需要D.政府规定铁钱只能在四川地区使用
6 . 据考古发现在相当于夏代的二里头文化遗址中出土了大量的酒器,如陶尊、铜爵等,且成套用于随葬,这一现象从侧面反映了
A.礼乐制度已经建立B.农业生产有所发展
C.阶级分化国家产生D.私营手工业的发达
7 . 明朝中后期商品经济繁荣,海外贸易一度活跃。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明朝中后期,原产美洲的玉米、红薯传入中国,提高了粮食产量,使许多原本用以种植粮食作物的耕地改种桑树、棉花等经济作物。在浙江湖州,每亩桑田出售桑叶可获利5两白银,比种植水稻要高出一到两倍。当地部分养蚕人自己不种桑树,依靠购买桑叶养蚕。嘉定县因种植棉花,“不产米,仰食四方”。当时商业很发达,商人拥有雄厚的资本。例如,徽州商人“藏镪(白银)有至百万者”,而资本二三十万两白银的,只能算是中等规模的商人。

材料二   明朝嘉靖、万历年间,民间海外贸易兴起,中国海商的足迹几乎遍布东南亚各国。他们用瓷器、丝织品换取南洋的香料、药材和珠宝。欧洲的葡萄牙人、西班牙人到来后,则用白银换取中国的生丝和瓷器。隆庆元年(1567年),明朝政府开放海禁,在漳州府的月港设督饷馆,私人海上贸易取得某种程度的合法地位。在明朝的海外贸易中,中国始终处于出超地位,葡萄牙人和西班牙人不得不用大量白银来支付贸易逆差。海外白银的流入,增加了国内白银的总量,扩大了白银的流通范围。货币开始以白银为主。

——以上材料摘编自卜宪群《简明中国历史读本》


完成下列要求:
(1)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明朝中后期商品经济发展的表现。
(2)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海外白银流入中国的主要背景。
(3)据上述材料和所学知识,简析海外白银流入对中国经济发展的积极作用。
2021-03-26更新 | 2114次组卷 | 85卷引用:重难点专题03宋元明清时期-高考历史【热点·重点·难点】专练(新高考专用)
8 . 丝绸之路促进了东西方之间的经济文化交流,其主要史实有(  )
①中国的养蚕、冶铁等技术传到西方   ②中亚的葡萄、西瓜、胡萝卜等农作物传入中国   
③中亚和西亚的杂技、音乐、舞蹈在汉唐王朝广受欢迎   ④印度的佛教传入中国   
⑤越南占城稻传入中国
A.①②③④⑤B.①②④⑤C.②③④⑤D.①②③④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9 . 史书记载:两宋时期,日商曾一次性高价收购10万贯宋钱带回日本;高丽国颁令“小平钱(宋铜钱)许人而不许出”;苏辙记录“(北界)公私交易并使本朝铜钱”。两宋朝廷亦屡下禁令阻止铜钱外流。这反映了宋朝
A.对外贸易出现了严重入超B.货币呈现出国际化趋势
C.商品经济占据了主导地位D.政府经济调控能力弱化
2021-03-15更新 | 215次组卷 | 3卷引用:专题模式-中国古代史模块提升练01-高考历史二轮突破限时训练(中国古代史)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0 . 宋代广泛流行买扑制,由私人通过类似现代流行的招标竞标方式,向官府交纳一定数额的钱物后,承包或承买官府的酒坊、矿山、田地、商税场、盐井、河渡等在特定时空内的经营权。由此可推断,当时
A.私营手工业占主导地位B.重农抑商政策趋向瓦解
C.官民共利成为社会共识D.政府放松对经济的管制
2021-03-12更新 | 822次组卷 | 16卷引用:专题模式专题02汉民与安邦——古代中国的经济管理-高考历史二轮突破限时训练(中国古代史)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