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商业的发展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44 道试题
材料分析题 | 较难(0.4) |
名校
1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明清时期,出现了不少著名的产棉区,如山东东昌府所产棉花,“商人贸于四方”;江苏松江府一些地区种棉花的占百分之七八十。福建漳州府和汀州府是烟草专业户集中的地区。北京丰台草桥一带各村庄都种花卉,被誉为“花乡”。明清商业继续繁荣,国内市场扩大,农工产品种类多达两百余种。商品经济向农村延伸,江浙地区以工商业著称的市镇,蓬勃兴起。

材料二西方学者比较中世纪的中国和西方的城市后认为:中国城市处于朝廷行政官僚的控制之下,城市在司法审判上表现出随意性。相比之下,欧洲的城市则更为自治和独立,大多数城市都有宪章和民族法典保护公民的法律权利。欧洲城市中的商业影响也要更强大的多。而中国城市工商业中,国家起了主导作用,诸如国家制铁厂和皇家陶瓷厂(官窑),食盐贸易的许可证制度等等。

——麦迪森《中国经济的长期表现》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回答明清时期城市发展具有什么特点?
(2)根据材料二,概括影响中国城市发展的因素。
2019-01-05更新 | 65次组卷 | 1卷引用:海南省儋州一中2018-2019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卷
2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明朝“商人之互相合作,共同经营之情形已屡见不鲜,但始终无发展为股份公司取得财团法人地位之趋向”。借助血缘关系维系的商业组织,任事者为“亲戚知交”,虽无效能亦不便辞退,其商业利益必须“能活千家百家”,则投资者道德义务可能超过经济利益。执商业资本之牛耳的徽商、晋商,汇兑业务的运转全赖个人操守及道德观念,“亦不能与现代资本主义国家以民法及公司法之作保障者相提并论。”由此证实,16、17世纪“中国商业缺乏资本主义之性格。”
材料二   英国资本主义形成时,农业的关键因素是圈地运动。光荣革命前后,规模较大的企业利用各种手段兼并消灭其它竞争者以独霸市场。同时,初步创立雇用经理和服务性质的企业,以立法的方式来防止欺诈、惩办假冒、监守自盗,形成了保险公司、现代有限公司、邮政等,修筑了付费公路,出现了报纸刊物等等。资本主义产生的条件靠信用支撑,而信用需要法律的保障。所以1689年是关键,没有这个时间上的汇集,零星的资本主义因素和抽象的资本主义观念都不能构成一个言之有物、在历史书上站得住脚的资本主义。

——上述材料均摘编自黄仁宇《放宽历史的视界》


(1)根据材料一,概括明朝商业经济“缺乏资本主义性格”的表现,简析其对历史进程的影响。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16、17世纪中英两国商业经济发展前景产生差异的因素。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3 . 宋代大中祥符九年采纳广州知州的建议,“海外蕃国贡方物至广州者,自今犀象、珠贝、搡香、异宝听赍赴阙。其余辇载重物,望令悉纳州帑,估值闻奏。非贡奉物,悉收其税算。”并且限制外国使团人数。这一政策的目的是
A.限制对外政治交往B.鼓励民间贸易
C.减少朝贡贸易损耗D.实行海禁政策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4 . 据嘉庆《两淮盐法志•科举志》记载:“明代两淮共取进士137名,其中徽、晋、陕籍者106名;共取举人286名,其中徽、晋、陕籍者213名,均占70%以上,盖皆商人子弟。这说明此时期( )
A.部分地区的商人广泛享有科考权B.市籍者不得宦的古训被彻底打破
C.商人参与科考的各项限制被放宽D.政府控制商人势力维护专制集权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