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商业的发展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278 道试题
1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山西商人对中国金融组织与融资制度的贡献,主要表现在金融机构、金融业务、金融工具和金融制度等方面的创新。尤其是在明末清初,山西商人开设的信用机构层出不穷,极大地促进了当地金融业的发展。他们创立了从事消费机构当铺;创立了对贫民放印子钱的印局;创造了专门从事钱银兑换业务的钱庄;创造了专门经营汇兑业务的票号。随着金融交易的发展,这些从事单一业务的金融机构,相互学习,走上了存款、放款、兑换、汇款等业务的综合经营之道。随着外国银行的入侵,山西票号失去了固有市场,票号自身也没有按着现代银行的办法改造成股份制银行。在经营管理中怠于开拓创新……日益落后于西式金融机构,最终全军覆没。

——摘自孔祥毅《山西商人对中国商业革命的贡献》

材料二   法兰西民族在历史上就有从事金融活动的传统,国内金融势力强大。到19世纪末20世纪初,法国各主要经济部门已形成若干金融资本集团,由他们控制着各部门经济的发展,法国金融资产阶级不但在国内把大量资金投入金融领域,而且在对外扩张时也太多以贷款方式向殖民地进行资本输出,而不像其他资本主义国家那样,在国内向工业投资,在国外则以开矿建厂的方式进行资本输出。

——摘编自马世力主编《世界史纲》

材料三   一部世界金融史,还是一面大国兴衰更替、民族复兴崛起的镜子。在这面镜子中,可以看到金融对一国经济政治的影响,一国全球地位的变迁兴衰深深地被打上了金融的烙印。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明清时期山西金融业发展的特点及其在近代衰落的原因。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法国金融业的发展对19世纪末20世纪初法国经济的影响。
(3)根据上述材料并运用所学的其他相关史实,阐述你对材料三中观点的认识。
2 . 生产与消费决定着经济发展。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清代两湖地区人口、耕地及米价统计表(部分):  
年份 人口数
(万人)
耕地数
(万顷)
耕地负荷数
(人/顷)
 
(千文/石)
1661 323.3 58.7 5.5 0.963
1685 332.4 72.7 5.3 0.539
1724 533.6 80.0 6.7 0.575
1753 1651.4 83.1 19.9 1.012
1784 3283.2 89.8 36.6 1.412
1820 4799.2 95.0 50.5 2.432

——(据《清代两湖农业地理》)


材料二 19世纪80、90年代,工人们能够消费得起食物和除住房以外的东西了。工人们的预算中现在包括了更多的衣服开销,甚至可以去进行休闲消费了。人们从乡村向城市的大量迁移,从事农业的人口数量急剧下降。到20世纪50年代,欧洲大部分地区的农民数量都下降了50%。但工人阶级的规模并没有因此而扩大。随着白领雇员人数的逐渐增加,产业工人的人数逐渐下降了。同时,工人阶级的实际工资上升使他们能够以中产阶级的模式进行消费了,由此进入了一些观察家所称的“消费社会”。20世纪20年代,商业中引入了分期付款方式,这种方式在50年代广为流行,使得工人们有能力像中产阶级一样购买电视、洗衣机、冰箱、吸尘器、录音机和汽车等。

——(据杰克逊.J.斯皮瓦格尔《西方文明简史》)


(1)依据材料一指出清代两湖地区物价的变动趋势,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变动的原因。
(2)依据材料二概括欧洲兴起“消费社会”的表现,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消费社会”的影响。
2018-01-20更新 | 62次组卷 | 1卷引用:辽宁省大连渤海高级中学2018届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3 . 材料一徐州古丰县,有村曰朱陈。去县百余里,桑麻青氛氲。机梭声札札,牛驴走纭纭。女汲涧中水,男采山上薪。县远官事少,山深人俗淳。有财不行商,有丁不入军。家家守村业,头白不出门……

——白居易《朱陈村》

材料二明清时期,江南地区兴起了一大批商业市镇,如棉纺业发达的松江、长江的商品转运码头汉口等地……丝织巨镇盛泽镇,“明初居民止五六十家,嘉靖间倍之”,因“丝绸之利日扩”,到乾隆时“居民百倍于昔,绫绸之聚亦且十倍。四方大贾辇金至者无虚日,每日中为市,舟楫塞港……实为邑中诸镇之第一”。

——《中国古代城市商业发展史》

材料三航海乃是谋求本共和国福利与安全最重要的手段……自公元1651年12月1日起及从此以后……无论为英国人或别国人的殖民地所生长、出产或制造的任何货物或商品,如非由属于本共和国人民所有的任何种类船舶载运,皆不得输入或带进英吉利共和国,或殖民地或领土如违反本条例,其全部进口货物,应予没收,运载该项货物或商品入口的船舶……亦应一并没收。

——英国《航海条例》

请回答:

(1)材料一反映的是怎样的生产方式?它有什么特点?

(2)联系材料二和所学知识,分析明清时期商业市镇的主要特点及其兴起原因。

(3)根据材料二归纳英国颁布此条例的主要目的。《航海条例》的颁布带来了什么影响?

2018-04-17更新 | 61次组卷 | 1卷引用:山西省太原市第五中学2017-2018学年高一4月阶段性检测文综(历史)试题
4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明朝“商人之互相合作,共同经营之情形已屡见不鲜”,借助血缘关系维系的商业组织,其任事者为“亲戚知交”,虽无效能亦不便辞退,其商业利益,必须“能活千家百家”,则投资者道德义务,可能超过其经济利益。执商业资本之牛耳的徽商、晋商,其汇兑业务的运转全赖个人操守及道德观念,“亦不能与现代资本主义国家以民法及公司法之作保障者相提并论。”由此证实,16、17世纪“中国商业缺乏资本主义之性格。”

                                                                 ——据黄仁宇《放宽历史的视界》整理


(1)依据材料一,概括作者认为“中国商业缺乏资本主义之性格”的主要理由。结合所学,进一步分析阻碍明朝商业经济发展的原因。
材料二   西人致富之术,非工不足以开商之源,则工又为其基,而商为其用。迩者英人经营国事,上下一心,殚精竭虑,工商之务,蒸蒸日上,其富强甲于地球诸国。诸国从而效之,迭起争雄。泰西强盛之势,遂为亘古所未有。

——薛福成《筹洋刍议》(注:1879年至1881年成书,1885年正式刊行)


(2)概括材料二的主要观点。结合所学,指出此观点产生的时代背景。
材料三                         清末新政时期经济法规一览表(部分)
                                                     

——据蔡双全《近代中国实业救国思潮研究》整理


(3)依据材料三,概括指出清末新政时期经济政策的主要内容及特点。结合所学,说明清末新政的主观动机及推行新的经济政策产生的客观作用。
5 . 隋唐时期商业发展繁荣的原因有:   ①国家统一,政治清明     ②农业、手工业的发展     ③大运河的开通       ④民族之间、中外之间经济文化的交流   ⑤“重农抑商”转变为“重商抑农”
A.①②③④B.①②③④⑤C.②③④⑤D.①②③⑤
2018-06-15更新 | 27次组卷 | 1卷引用:广东省广州市增城区香江中学2017--2018学年第二学期高一年级历史期末复习选择题专题训练(三)

6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公元前2世纪,汉武帝派遣张骞出使西域,主要把丝和丝织品送给了出使诸国,而后开通了陆上丝绸之路,远及中亚。汉至唐初,交往以“敦睦邦交”为主,逐渐建立起西域都护、北庭都护府等军政机构,实现有效的控制,曾出现“无数铃声遥过碛,应驮白练到安西”的盛况。“安史之乱”后陆路渐趋衰落。中唐至两宋时,海上“丝绸之路”逐渐兴盛,尤其在两宋时,从泉州和广州等地南下可通达今波斯湾、红海至欧洲,也可至非洲东海岸。政府还在广州、泉州、明州等12处设有市舶司,专司外商货物税并制定市舶法,不许官员经营海外贸易、买卖外商货物。此时市舶贸易分官营和私营,以后者为主。进出口货物达400种,主要出口纺织品、金属及制品、陶瓷品、茶叶等商品。宋代市舶贸易税成为财政的重要收入,一度占国家总收入的20%。

——摘编自白寿彝《中国通史》等

(1)据材料一,以中唐为界,概括古代中国走向世界的变化

材料二19世纪中期欧洲各国普遍降低了国际贸易壁垒,除了一些商业集团对于降低关税的通常压力,以及先是推动着拿破仑三世后来又推动着普鲁士政府寻求通过签署条约使贸易更加自由化的政治考虑以外,贸易条约的签署反映了一种普遍的乐观主义情绪,以及政界和学‘术界对于国际交换学说的接受。正是经济的迅速扩张、对增长和繁荣的普遍乐观说服了各国和人民放弃保护措施,将控制换成了自由,乡土观念换成了普遍主义,固守传统换成了坚持变革,将闭关锁国的安全换成了开放世界的危险但有潜在利润。

——摘编自H.J.哈巴库克等《剑桥欧洲经济史》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欧洲各国间从“闭关锁国”到“开放世界”转变的原因。

7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为什么欧洲的贸易和商品经济孕育了资本主义的萌芽而且后来显然促进了社会转型,使以土地为核心要素的农业社会演进到以资本为核心要素的工业社会?这应该是农业、手工业、商业、城市和地理环境等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一方面,自11世纪以后,欧洲农业耕作技术与生产率得到大幅度提高,11至13世纪的拓边殖民运动也使得耕种面积不断扩大,从而保障了人口数量的迅速增加;另一方面,14世纪中期前,欧洲人口对土地的压力一直存在,农业技术的进步节省了劳动力,使得一部分人从旧有的土地经营中摆脱出来,人口开始大量流动,从而带来了商业贸易的机会,而商业的复兴刺激了城市的兴起。“因而我们认为中世纪市场经济的发展与扩张,是对因人口增长而变成可靠的专业化和贸易所带来的机会的直接反应。”

——摘编自萧国亮等编著《世界经济史》等

材料二由宋元至明清,中国人口数量呈波浪式上升趋势,与此同时土地利用范围也在不断扩大,一方面出现了各种类型的田地,另一方面也不断开辟边疆、山区和海岛。清代江西、湖广、广东、四川、陕西、贵州等地的破产流民源源不断进入川、陕、楚三省边界地区,于是“老林渐开”,“可种之土愈广”,且“多资木箱、盐井、铁厂、纸厂、煤厂、佣工为生”,促进了手工业的发展。商业方面,中国古代社会一直存在着为交换目的而进行的商品生产,但规模都不一定很大。与此同时,大量非商品生产者的产品进入市场交换,从而带动了商业的繁盛。明清时期,中国江南和东南沿海个别城市或某些山区的手工业部门中首先稀疏地出现了资本主义萌芽,并缓慢增长,逐步渗透到农业经济领域中。19世纪中期以后,外国机制商品开始涌入,中国传统耕织结合的自然经济基础被逐步瓦解。

——摘编自郑学檬《简明中国经济通史》等

(1)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述资本主义萌芽出现后欧洲和中国社会经济的不同走向,并分析原因。

2018-04-12更新 | 32次组卷 | 1卷引用:人民版高一历史必修二5.2开辟文明交往的航线随堂测试

8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晨鸡鸣邻里,群动从所务。农夫行饷田,闺妾起缝素。

—唐·王维《丁寓田家有赠》

材料二日本学者内藤湖南指出:“若说近世史应从什么时候开始?这应当是宋以后……宋代发生了商业革命……北宋以后堪称近代史。”美国史学家斯塔夫里阿诺斯认为“但对中国历史和世界历史而言,最重要的事实是,宋朝时的名副其实的商业革命,丝毫未对中国社会产生爆炸性的影响,而西方与此相应的商业革命却对西方社会产生了爆炸性的影响”。

—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材料三(苏州)生齿(指人口)最繁,恒产绝少,家杼轴(织布机上的主要部件)而户纂(赤色的丝带)组(宽丝带),机户出资,机工出力,相依为命久矣。

—《明神宗实录》卷三六一

材料四机器制造创于泰西(西方资本主义国家)而效行于中国……天津麦面盛行,今秋又有宁人(指朱其昂)购来磨面机器一座,在紫竹林招商局下开张磨坊,名曰“贻来牟机器磨坊”。日计焦煤若干,及用机器司务两人外,又需小工十余人,开销似乎过费。然事半功倍,出面极多;且面色纯白,与用牛磨者迥然不相同。

—1878年12月14日《申报》

(1)根据材料一指出我国古代小农经济的特点。

(2)根据材料二比较内藤湖南和斯塔夫里阿诺斯对宋代历史地位认识的异同。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机户”与“机工”之间的关系及这种“关系”在当时发展缓慢的主要政策原因。

(4)根据材料四概括中国近代经济结构出现的变化。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出现这一变化的原因。综合上述材料,概述中国社会经济的发展趋势。

9 .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该时期内(宋朝)制度和文化也有了重大的发展。这一发展的背后是中国经济尤其是商业的飞跃,我们不妨称之为中国的“商业革命"。……外贸的发展也反映了当时商业的繁荣,而且它也是推动当时商业革命的主要力量。……唐初人们尚轻视商业并试图限制其发展,但到了晚唐和宋朝时这种束缚就被打破了。……中国首次出现了聚集了大量人口的商业大都市。与以前不同的是这些都市是商业中心而非政治中心。

——费正清(美国)《中国:传统与变迁》

材料二宋朝时期的中国王朝成为一个海上强国的方向发展。但对中国历史和世界历史而言,最重要的事实是,宋朝时的名副其实的商业革命,丝毫未对中国社会产生爆炸性的影响,而西方与此相应的商业革命却对西方社会产生了爆炸性的影响。

——斯塔夫里阿诺斯(美国)《全球通史》

材料三(16世纪)这些私人的商业贸易垄断公司不但控制某些地区的贸易,进行殖民掠夺活动,也起到了为本国进行资本原始积累的作用,如英国、荷兰的东印度公司等。这些商业经营上的巨大变化导致了所谓“商业革命”的发生。商业革命极大地推动了西欧商业资本的发展,成为“促使封建生产方式向资本主义生产方式过渡的一个主要因素”。

——马世力《世界史纲》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宋朝时期“商业革命”的表现。

(2)材料一、二中“商业革命"与材料三中“商业革命”所产生的最终结果有何不同?

分析造成不同结果的原因

2018-06-08更新 | 57次组卷 | 1卷引用:【全国百强校】广西河池市高级中学2017-2018学年高一下学期第三次月考历史试题
10 . 货币是商品经济发展的重要标志,货币的发展与演变体现了商业贸易的发展和社会状况。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据《尚书·盘庚中》记载:“贝者,水虫,古人取其甲以为货,如今之用钱然。”
材料二 商贾至京师,委钱诸道进奏院及诸军、诸使、富家,以轻装趋四方,合券乃取之,号“飞钱”。

                                                                                             ——《新唐书·食货志》


材料三 白银在宋代已具有货币的各项职能,到了明中叶以后,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白银的流通更加广泛。1436年解除银禁,白银的流通便公开化,且更普遍,朝野上下都使用白银,白银取得了价值尺度和流通手段两种基本职能,成了正式通货。到嘉靖年间(1522-1566年)政府又规定了白银同钱的比价,还规定大数用银,小数用钱,白银遂取得法定通货的地位。
请回答:
(1)材料二中的“飞钱”出现的原因是什么?
(2)根据上述材料,归纳概括我国古代货币发展的基本趋势。
(3)商朝使用贝币,秦朝通用圆形方孔钱,北宋出现纸币,明清使用白银。这从根本上反映了什么?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