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商业的发展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52 道试题
1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宋代)商业方面的发展,或许可以恰当地称之为中国的“商业革命”。中国的总人口在北宋时可能就已超过一亿……到唐代后期和宋代,贸易摆脱了政府的束缚,贸易活动不再局限于过去政府的市场范围内……这一时期宋与中国北方和西北近邻国家的陆上贸易大大增加。这些地区的民族喜爱像丝、茶这样的中国产品……海外贸易集中在南部沿海和长江下游的几个大城市,关税成为政府收入的一个重要来源……在货币发展和经济的其他许多方面,宋代所取得的成就,在19世纪以前中国的其他时期一般都未能被达到。

——摘编自费正清《中国:传统与变革》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宋代“商业革命”的主要表现,并分析推动宋代“商业革命”发生的主要因素。
2021-12-16更新 | 117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南省长沙市名校联考联合体2021-2022学年高一12月联考历史试题
2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大航海时代的欧洲商人,把中国的商品销往世界各地,带到世界性贸易环流中。国际市场的巨额需求刺激了江南市镇早期工业化的进一步发展。江南市镇早期工业化也促使优质生丝、丝绸、棉布畅销海内外,使人们看到了江南初露端倪的“外向型”经济。随着15世纪以来的全球化,南京、苏州、杭州、宁波、上海等城市先后成为西方传教士和异域商人主要活动的地区,西方人带来了天文地理、水利机械、油画、透视法、解剖学等科学、技术和文化,使江南呈现出一种复合型的形态。

——摘编自邹振环《明清江南史研究的全球史意义》

材料二   通过海外商业扩张,贸易公司的赢利,加上海上掠夺,使得英国财富急剧增加。海外商业扩张需要适宜于远洋航行的船只,因此刺激了英国造船业及相关工场的发展。1562~1563年,运往波罗的海的呢绒有三分之二用的是英国船只,到1599~1600年,比例提高到99.9%。根据统计数字,在接下的四十年里,英国进口总值从大约1000000磅,增长到3000000磅。商业的充分发展促使农本经济彻底走向瓦解,从而改变了社会力量的对比。

——陈曦文主编《英国社会转型时期经济发展研究》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明代江南经济的特点,并指出造就这种特点的外部原因。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海外贸易给英国社会带来的变化。
3 . 经济活动是人类历史发展的一条主线。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宗庙之牺,为畎亩之勤”

——《国语》

农之事,必有一耜、一铫、一、一舞、一椎、一铚、然后成为农。”

——《管子》

材料二:“至于元嘉末……兵车勿用,民不外劳,役宽务简,氓庶繁息,至余粮栖亩,户不夜高,盖东西之极盛也…”地广野丰,民勤本业,一岁或稔(ren),则数郡忘饥。会土带海傍湖,良亦数十万顷,膏腴上地,亩直一金,郭、杜之间,不能比也。荆城跨南楚之富,扬部有全吴之沃,鱼盐杞梓之利,充彻八方,丝绵布帛之饶,覆衣天下。

——《宋书》

材料三:北宋货币以铜钱为主、铁钱为辅,全银作为货币的流通量不大。当时每年铸造的铜钱已是唐朝的一二十倍,大约有1.5万多吨,仍旧满足不了日益增长的商品流通的需求,出现了“钱荒”。何况铜钱、铁钱体积大、分量重,对于长途贩运贸易或巨颜批发交易,十分不便。

——樊树志《国史概要》

材料四:我吴市民,罔藉田业,大户张机为生小户趁织为活。每晨起,小户百数人嗷嗷相聚玄庙口,听大户呼织,日取分金为飧(吃饭)计。大户ー日之机不织则束手,小户一日不就人织则腹枵(饿肚子),两者相资为生久矣!

——明朝蒋以化《西台漫纪》卷4


(1)材料一体现出春秋战国时期农业生产领域的什么现象?
(2)根据材料二,说说当时南方经济发展的成就。
(3)材料三中的现象使北宋货币发生了什么变革?结合材料三和所学知识分析宋朝货币变革的原因。
(4)材料四体现出明朝手工业出现了哪种新的经营方式?结合所学知识说明阻碍明清社会进步和转型的因素。
材料分析题 | 适中(0.65) |
4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唐中期以后,瓷器逐渐成为对外出口的大宗,海运的发展也为运输瓷器这类质重易损的商品提供了便利条件。在朝鲜、日本、东南亚、南亚、西亚、非洲都出土了大量唐代和五代的瓷器。同时,唐代朝廷为规范外商的经营,专门为外商立法,在广州设置市舶司,专门掌管对外贸易。长安“市肆多贾客胡(外)人”,饶州属中下等州,著籍户数不过数万,但因属于转输城市,“颇通商外夷,波斯、安息之货,国人有转估于饶者”。唐德宗朝,当时有留居长安达40年之久的胡人,娶妻生子,置田举质。

——摘编自宁欣《唐代对外开放与经济繁荣》

材料二 宋代海上丝路主导地位的确立是多种因素综合推动的,鼓励中外商人发展贸易的政策发挥了直接的推动作用,经济、技术、市场的发展则是更基本的推动因素。宋代南方经济发展和经济重心南移,使出口商品供给和进口商品消费的中心都转移到南方。宋代海船大则5000料,中则3000料,载重以载来计合今180~300吨,相当于900~1500头骆驼总载货量。宋代能综合运用牵星术、地表目标、水情和指南针导航技术,故海上贸易在运输成本、运输规模等方面有了陆上贸易不能比拟的优势,加之中国传统贸易结构是本国手工业品与海外香药、珠宝等资源性商品相交换,而瓷器丝绸等主要出口品供给地已转至东南地区,香药、珠宝进口品的主要产地就是东南亚和印度洋沿岸地区。这些因素,决定了对外贸易重心在宋代不可逆转地转移到海路。

——摘编自黄纯艳《变革与衍生:宋代海上丝路的新格局》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唐代对外开放的表现。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宋代海上丝路主导地位确立的原因。
5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江南市镇的“早期工业化”所带来的优质生丝、丝绸、棉布,不仅畅销国内市场,而且出口海外,使人们看到了初露端倪的“外向型”经济。……明代成化、弘治(1465~1505年)以后,……盛泽镇附近的黄溪市,丝织机坊“雇人织挽”,闲时解症,忙时雇佣,因此有了如同其他商品市场一样的劳动力市场。……江南市镇作为一个工商业中心,其人口结构不同于乡村,号称“工贾艺术杂处”,即以工商业为主,各行各业各色人等杂处之地。

——樊树志《明清江南市镇的“早期工业化”》

材料二   英格兰1520~1801年城市人口估计(千人)

年份152016001670170017501801

人口
英格兰总人口240041104980506057708660
伦敦人口55200475575675960
其它城市人口701352052755401420

(1)根据材料一,概括江南市镇“早期工业化”的特点。
(2)根据材料二,指出19世纪前后英国城市人口分布和数量的变化。结合所学知识,阐述工业革命给英国带来的积极影响。
6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白银的来源有国内生产与国外流入两条途径。在15世纪50年代,云南的银矿得到了开采,使原本缺银的局面略有改观。宋应星《天工开物》里称:“合八省所生,不敌云南之半。”然而,另一方面,市场对白银的需求却还在增加。因此,明代中国不得不寻求国外的白银。海外白银的来源主要是欧洲、美洲和日本。晚明由海外输入的白银总量,大概是国内产银总量的十倍。美国学者艾维斯认为,1530年到1570年,中国最重要的白银来源是日本;1570年以后,美洲白银成为最重要的来源。

——卜宪群总撰稿《中国通史》

材料二   美国为打破经济萧条局面,1933年颁布白银法案,开始从国外以高价大量购买白银。中国作为当时世界上唯一使用银本位的国家,受到巨大冲击,银价高涨,白银大量流出国外。据海关报告,至1934年底,白银公开输出国外的共达三,亿五百万元,偷运出口的约达2000万元以上。银价高涨对国民经济造成巨大威胁,主要表现为入超剧增,物价惨跌,农业萧条,通货紧缩,形成空前的金融恐慌。为应对此局面,1935年,南京国民政府宣布废止银本位制,实行法币改革。

——摘编自张秀莉《国际视野下的南京国民政府纸币政策研究》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述明代以来白银成为主流货币的背景。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国民政府时期法币改革的意义。
7 .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孟子对农商一列平视,从无重农抑商之主张。孟子以前之政治家,大多亦无重农抑商之主张,有此主张并实行此政策者,始自商鞅,自此视农为本富,商为末富,所谓崇本抑末之思想,渐行中国流行的经济思想。

——李剑农《中国古代经济史稿》

材料二   中国8-13世纪的经济发展确实也推动了当时社会与文化的发展,当时出现的社会类型蕴含了许多现代都市文明的特点并且一直持续到19世纪,故我们不妨称之为前现代社会……宋朝的商品经济代表了中国在19世纪前的最高水平。

——费正清《中国.传统与变迁》

材料三   徽商,即徽州商人,新安商人,俗称徽帮,指徽州(府)籍商人的总称,而不是安徽商人……顾炎武说:徽州中家以下皆无田可业。徽人多商贾,盖其势然也。潮商,徽商,晋商号称中国历史三大商帮

——摘自百度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孟子与商鞅对待商业有何不同?商鞅提出其主张的原因与目的是什么?
(2)根据材料二,结合所学知识列出三个史实证明宋代商品经济高度发达。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明清时期商帮兴盛的原因。
2021-06-24更新 | 53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南省邵阳市隆回县2015-2016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8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车的发展演变

古代
早期
以牲畜拉车代步;显贵者驾以“驷马”(四匹马同架一车)
宋代街市有商户专门出租“长车”,顶上有盖,四周挂幔,可载乘六人,以日计值
1886年前后人类第一辆汽车诞生:单缸四冲程汽油机、电打火、化油器等独创技术,奠定了汽车设计的基调

续表

20世纪初近代中国进口的第一辆汽车“图利亚”,因慈禧太后不能容忍司机与她平坐而被尘封于宫中
20世纪50年代由苏联援建的“中国一汽”下线生产出第一辆国产卡车,被命名为“解放”;两年后,第一辆国产轿车问世,名为“东风”,又名“红旗”
1985-1995年中国第一家轿车合资企业“上海大众”成立,旗下生产的“桑塔纳”轿车被乡镇企业家、个体工商业老板们誉为“轿车小旋风”
21世
纪初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具有卫星导航、人车交互、主动安全等多种功能的智能轿车走进千家万户。新能源汽车、无人驾驶汽车相继出现

——摘编自林平《汽车史话》


从材料中提取三条或三条以上信息,拟定一个论题,并就所拟论题予以阐述。(要求:写明论题,史论结合)
2021-06-11更新 | 168次组卷 | 5卷引用:湖南省岳阳市2021-2022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9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在中国传统社会,尤其是明清时期,朝廷皇室和军队是最大的集团消费者,承接他们的生意是商人提高社会地位和迅速致富的重要途径。特许经营和官商制度扭曲了市场规律,形成了恶劣的经营导向,商人们并不把发展的希望寄托于市场开拓和由此而增加对科技发明生产创新的兴趣,而在于谋取流通领域的超经济特权,其经营注意力始终游离于生产领域之外。官商以政治特权攫取厚利,其不仅不会措意于科技创新,而且也不注重于经营,赢利的大部分用于奢华靡侈的生活消费。在明清的专制体制下,市场和市场主体始终都得不到独立自由的发展空间。明清商业资本的这些特点,导致当时中国的社会资本呆滞于流通领域,而没有广泛地向生产领域渗透,生产的规模化、社会化难以发展;科学技术得不到经济利益的激励,科技发明社会化发展的道路被堵塞。在视科技为“奇技淫巧”的社会价值取向环境中,科技发明的社会精神动力也丧失殆尽。

——摘编自樊卫国《论明清经济演进的内向化倾向》


(1)根据材料,概括明清时期商品经营的主要特点。

材料二:乾隆时期调动巨大的人力和物力编纂了大型丛书《四库全书》,全书几乎囊括了清中叶以前所有重要的文献典籍,具有“源流之大备”及“回归”的特质。……清政府在修书的同时,也对古代文化典籍进行了大规模的、有目的的删削与篡改,对图书的禁毁确实是严厉的。

——摘编自楼宇烈《中华文明史》


(2)依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明清文化承古萌新的表现。
2021-06-07更新 | 183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南省益阳市箴言中学2021届高三第十次模拟历史试题
10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明初,惩元代币制之弊,停止元之纸币流通,设国家铸币局,京师称为“宝源”,设于外地称“宝泉”。明代钱币有两种,一为制钱,为本朝所铸,二是旧钱,为历代所铸。洪武八年(公元1375年)因铜量不足,设宝钞提举司印造纸币,并规定纸钞可兑换金、银,租税则宝钞与钱币并收。但中后期滥发纸币,钞值暴跌,不得不废,铜钱和银两遂成流通货币。清代的币制则采用银本位制,国家财政收支完全以银两为单位计算。

——选自纪宝成编《中国古代治国要论》

材料二   许多工业企业家和有组织的劳工不喜欢金本位制的僵化,在金本位制下,政府不能利用货币政策刺激经济,并且不能通过货币贬值来改善工业的竞争地位。政治上敏感的一些银行家也愿意接受经过改进的美元本位制,这将使美国的国际银行在国际金融市场上获得特权地位。大通银行董事长认为:“美元可以成为其他国家货币的稳定挂靠单位,成为被普遍接受的外汇媒体”。到1944年初,凯恩斯和怀特充分讨论出黄金-美元本位制下国际货币稳定与国内管理的货币灵活变动之间的妥协方案。

——选自(美)杰弗里·弗里登著《20世纪全球资本主义的兴衰》


(1)根据材料一以及所学知识,概括明清时期货币政策的特点,并分析最终走向“银本位制”的原因。
(2)根据材料二及所学知识,指出1944年的国际货币体系方案制定者们所面临的问题,以及这些问题解决的实际效果。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