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商业的发展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58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 . 世界上最早的纸币是中国北宋前期四川地区出现的“交子”,它产生的根本原因是
A.造纸术和印刷术的普遍使用B.市场上流通的货币携带不便
C.宋代商业的繁荣D.北宋政府的大力推广
2 . 有学者研究材料发现:宋代的商税率大致为3%,国家权力对商业的征税力度,比农业要低得多;清代商人出现亏损时,统治者常常要“优商”“恤商”。与之相比,统治者很少在农家收成下降时优恤农民。这表明
A.古代统治者改变了重农抑商政策
B.商人地位逐渐超过其他社会阶层
C.宋以后国家商业税收超过农业税
D.古代对商业采取的政策较为灵活
2020-01-01更新 | 578次组卷 | 29卷引用:辽宁省朝阳市建平县实验中学2022届高三第五次模拟考试历史试题
3 . 唐代诗人皮日休曾作诗道:“尽道隋亡为此河,至今千里赖通波。若无水殿龙舟事,共禹论功不较多。”此诗意在
A.称赞隋朝大运河的功绩B.总结隋朝灭亡的教训
C.抨击隋炀帝的穷奢极欲D.分析运河修建的原因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4 . 秦汉时期,商品买卖双方若有争讼时,市场管理者“以券书(契券)从事,毋(没有)券书,勿听”,这表明,秦汉时期
A.官府注重通过契约规范市场行为
B.商人守法经营,政治地位不断提高
C.国家对商业采取宽松的管理政策
D.商品交易管理混乱,商人冲突不断
2019-08-14更新 | 525次组卷 | 22卷引用:辽宁省锦州市联合校2021-2022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模拟考试历史试题(二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5 . 战国时期流通的货币种类有刀币、布币和蚁鼻钱。刀币是齐国货币,考古发现在古代赵、燕及辽东和朝鲜北部亦有大量刀币流通。这一现象主要是因为
A.齐国铸币业发达
B.齐国征服了燕赵等地
C.这些地区经济交往频繁
D.刀币较其他钱币易于携带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真题 名校
6 . 宋元时期,主要依赖海路运出的中国物品是
A.瓷器B.茶叶C.棉布D.白银
2019-06-21更新 | 3247次组卷 | 37卷引用:辽宁省大连市第八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7 . 明代时,吴地的富有家庭多将太湖边洼芜土地,因地势改为鱼塘和可耕地,并在田堰边角种植果树、蔬菜,所得收入较一般的单一农作物种植高出许多。这说明该地区农业
A.出现地域性经营特色
B.坚守男耕女织传统
C.向着商品化方向发展
D.盛行雇工劳动制度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8 . 宋金双方在边境设置榷场,进行贸易。榷场的措置官、提点官由当地知州、知军、通州、通判等地方官员担任;主管官负责榷场的具体事务,由朝廷派遣;押发官由主管官委任,负责榷场的治安和缉查走私。这反映了
A.南宋边境贸易繁荣
B.官府推崇重农抑商
C.官府控制榷场贸易
D.南宋实行闭关政策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9 . 战国时,“主卖官爵,臣卖智力”,一旦被任命为官吏,即可享受俸禄,官吏领取俸禄大多为实物,以石、钟等单位计算。而据《汉书·食货志》记载,李悝计算魏国农民的收入和支出,其中衣着费用是以货币计算的。据此可知,战国时期
A.农民负担较为沉重
B.小农经济高度繁荣
C.自然经济尚未确立
D.商品货币关系得到发展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10 . 《明史》中记载:明朝初年并没有“银法”(即使用白银作为货币的规定),到明英宗时规定“弛用银之禁”、“朝野率皆用银”。这一规定
A.有利于白银成为主要流通货币
B.使白银成为唯一的货币
C.意味着传统经济政策的改变
D.导致白银大量外流
2019-04-11更新 | 239次组卷 | 17卷引用:辽宁省朝阳市建平县实验中学2021-2022学年高二4月月考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