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商业的发展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64 道试题
1 . 明中叶以后,“朝野率皆用银,白银得到广泛使用。全国各地尤其是东南沿海地区,出现了许多商贸中心和新兴城镇。材料反映出明朝
A.政府放弃抑商政策B.雇佣劳动趋于普及
C.经济结构出现转型D.商品经济较为活跃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2 . 下表反映了明清时期的市镇
市镇景德镇汉口镇朱仙镇佛山镇盛泽镇乌泥泾镇合溪镇
主要行业制瓷交通交通冶铁丝织棉纺织木炭

A.经济结构单一B.呈现专业化的发展趋势
C.遍布全国各地D.开始出现资本主义萌芽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3 . 有人评价宋代社会风气说:“男女婚嫁必择富民,以利其奁聘之多;开门授徒必引富室子弟,以其束修之厚。”这种现象说明
A.士族的经济地位很高B.理学人生目标在社会生活中的反映
C.宋代经济重心南移D.商品经济繁荣引起思想观念的变化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4 . 宋代商业政策实现了由重视专卖榷利向注重征收商税的转变,即“以税代利”,其透露了一种信息,即国家承认和保护私有商业,商人只要照章纳税,就可以自由兴贩。此外,皇帝还经常下达禁止乱征杂税和乱摊杂役的诏书。宋代此举
A.推动了抑商政策的废止B.有利于雇佣关系的发展
C.旨在加速工商阶层分化D.改善了商业经营的环境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5 . 张燮《东西洋考》中记载:“(明)隆庆改元,福建巡抚都御史涂泽民请开海禁,准贩东西二洋”,隆庆六年又“议征商税,以及贾舶”,后万历年间,开始征收“引税”。据此分析可知
A.明朝海外贸易讲究“厚往薄来”“友好交往”
B.围绕白银输入中国的贸易网络逐渐形成
C.私人的海外贸易获得了合法的地位
D.政府不再推行重农抑商政策
6 . 北宋画家张择端在《清明上河图》中描绘的草市多沿汴河而设,最为壮观的可谓是虹桥上形成的桥市以及附近的城外市场(见下图)。虹桥草市上布满了各种面向百姓的小型商业,如卖刀具的和其他日用品的摊头。这说明宋代
A.商业发展开始突破坊市的限制B.工商业发展的环境发生根本改变
C.商业的发展扩大了城市的规模D.绘画完成了向市井风俗画的转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7 . 宋代规定蕃舶如果“因风水不便、船破樯坏者”,不征收实物税。宋真宗时广西路转运使胡则救助遭风飘至琼州而困窘乏食的番舶,“命贷钱三百万”。上述政策
A.保障了海上丝绸之路发展B.导致政府财政收入锐减
C.体现了朝贡贸易厚往薄来D.放松了对外贸易的监管
8 . 宋元时期,政府统一发行的纸币成为全国普遍流通的货币。明朝以后,纸币逐渐被白银所取代。国民政府前期实行法币改革,禁止银元的流通,将白银收归国有。这反映了
A.商品经济发展推动货币的变革B.宋明时期货币发展处于世界领先地位
C.货币近代化经历了曲折的发展过程D.国家统一稳定有利于货币的统一
2021-10-28更新 | 677次组卷 | 16卷引用:河北省沧州市献县求实高级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9月月考历史试题
9 . 南北朝时,南人已有嗜茶之癖,北人尚视之为怪异。而唐人封演所著《封氏闻见记》则有“……自邹、齐、沧、隶,浙至京邑,城市多开店铺,煎茶卖之,不问道俗,投钱取饮。其茶自江、淮而来,舟车相继,所在山积……。”该材料反映了
A.国家统一促进南北经济文化交流B.饮茶之风从江南向北方扩散
C.茶叶经济已形成完整产业链D.南北饮食习惯已趋一致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10 . 早于孔子100多年的鲁国大夫减文仲,因为在国内“废六关”(毁掉阻碍商品流通的关卡)、“妾织蒲”(织蒲席出售,与民争利)被斥为“不仁”的人。孔子的学生子贡从事货殖(商业)也受到不安本分的指责。这从侧面反映出春秋时期
A.大力推行重农抑商政策B.商人的社会地位不高
C.儒家反对商业活动D.新兴商人日益活跃
2021-10-06更新 | 482次组卷 | 30卷引用:河北省唐山市滦南县第二高级中学2023届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