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宋元的商业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2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1 . 宋人梅尧臣在其诗中描述过这样一种现象,“山园茶盛四五月,江南窃贩如豺狼,顽凶少壮冒岭险,夜行作队如刀枪。浮浪书生亦贪利,史箭经箱为盗囊,津头更卒虽捕获,官司直惜儒衣裳。却来城中谈孔品,言语便欲非尧.”这首诗从侧面反映出
A.宋代的走私活动十分猖獗B.儒学的正统地位受到威胁
C.宋朝的商品经济相当活跃D.宋朝的营商环境相对宽松
2020-11-03更新 | 112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南省八市百强名校领军联考2021届高三上学期联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2 . 范仲淹《四民诗》说:“吾商则何罪?君子耻为邻。”宋人《富国策》阐述了“商人众则入税多”的观点。这说明
A.宋朝放弃了重农抑商政策B.商人社会地位有了很大提高
C.传统的商业观念发生变化D.士农工商四民平等思想出现
4 . 沈括的《梦溪笔谈》中记述:“唐人作富贵诗,多记其奉养器服之盛(即奢华生活)”,“乃贫眼所惊耳……此所谓‘不曾近富儿家”。材料反映了
A.唐代诗人见识有限B.宋代文人生活简朴
C.唐代崇尚豪奢之风D.宋代经济水平提高
2020-06-08更新 | 101次组卷 | 1卷引用:2020届辽宁省协作校高三下学期第二次模拟考试文科综合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5 . 吟叫指有节奏的叫卖声,在北宋中期的开封异常盛行。《月泉吟社诗·戴东老》中有“谁家子女群喧笑,竞学卖花吟叫声”的诗句。这反映了
A.文化需求多元B.市民文化低俗
C.妇女地位提高D.商品经济发展
2020-05-27更新 | 94次组卷 | 1卷引用:山东省淄博市2019-2020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质量检测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6 . 北宋学者沈括通过研读唐诗注意到,唐朝人写过不少“富贵诗”,描写当时的“奉养器 服之盛”,即奢华生活。在沈括看来,这些描写“乃贫眼所惊耳……此所谓'不曾近富 儿家'”,意思就是没见过世面,不值一提。沈括的话折射出北宋
A.社会普遍崇尚奢靡享乐B.门第等级观念根深蒂固
C.诗词创作水准超过前代D.经济发展水平明显提高
7 . “迄今井邑犹荒凉,居民生资唯榷场。马军步军自来往,南客北客相经商。” 宋代文人刘迎这首诗的最大史学价值在于
A.印证了榷场互市促进了边境地区经济繁荣的作用
B.反映了榷场的出于通过边境贸易挟制对方的意图
C.证实了政治稳定是商品经济发展必要的前提条件
D.体现经济交往具有促进边境的和平与安定的功能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8 . 下表是不同史籍对宋代经济现象的记载。据此能够得出的正确史实是,宋代
记载出处
赣、吉之民,每遇农毕,即相约入南贩牛,谓之作冬。在湖南岳州,农民自来兼作商旅,太平(半)在外。《宋会要辑稿·食货》
此身非不爱罗衣,月晓霜寒不下机。织的罗成还不著,卖钱买的素丝归。徐积《织女》诗
江南东路,乐平新进乡农民陈五,为翟氏田仆,每以时,受他人佣雇,负担远适。有陕民值凶荒,母妻之别地受佣,民居家耕种自给。元好问《夷坚志》

A.农民从商成为主流趋势B.商品经济已渗透到农民的生产生活中
C.雇佣关系成为普遍现象D.经济重心与经济结构发生了重大变化
2020-01-01更新 | 68次组卷 | 1卷引用:黑龙江省大庆实验中学2019年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文科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9 . 下列诗句中,反映了古代中国乡村商品经济发展状况的是
A.“夜市直至三更尽,才五更又复开张”
B.“今朝半醉归草市,指点青帘上酒楼”
C.“夜行山步鼓冬冬,小市优场炬火红”
D.“百千家似围棋局,十二街如种菜畦”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0 . 下表是不同史籍对宋代经济现象的记载。据此能够得出的正确史实是,宋代
记载出处
赣、吉之民,每遇农毕,即相约入南贩牛,谓之作冬。在湖南岳州,农民自来兼作商旅,太平(半)在外。《宋会要辑稿·食货》
此身非不爱罗衣,月晓霜寒不下机。织的罗成还不著,卖钱买的素丝归。徐积《织女》诗
江南东路,乐平新进乡农民陈五,为翟氏田仆,每以暇时,受他人佣雇,负担远适。有陕民值凶荒,母妻之别地受佣,民居家耕种自给。元好问《夷坚志》

A.农民从事商业活动成为社会大趋势
B.商品经济已渗透到农民的生产生活中
C.雇佣关系已经成为社会上的普遍现象
D.社会经济基本结构发生了实质性变化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