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宋元的商业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3 道试题
1 . 方法与规律提炼

材料一   中国古代货币简表

发展阶段

时间

标志

由杂乱形状向规范形状的演变

秦代

秦统一使用圆形方孔钱

由地方铸币向中央铸币的演变

汉武帝时

中央统一铸造五铢钱

由文书重量向通宝、元宝演变

唐高祖时

统一铸造“开元通宝”钱

由金属铸币向纸币交子的演变

宋代

纸币交子在四川地区诞生

材料二   中国获得了世界白银供给的一个相当巨大的份额。彼埃尔·肖努曾估计,美洲白银的1/3以上最终流中国;魏斐德估计,约有一半的美洲白银落户中国;梁方仲认为,约占世界银产量15%的日本白银,也几乎全部进入中国。如果我们接受巴雷特提供的数据,即从1493年到1800年,全世界约85%的白银都产自美洲,那么世界白银产量的43%至57%可能都留在了中国。在众多版本中,Von Glahn的估计最为低调,他认为从16世纪中期到17世纪中期,流入中国的白银占世界产量的三十分之一。相比而言,弗兰克关于中国获得世界银产量的一半的估计或许更接近真实情况。

——据高程《海外白银的输入与晚明中国商人阶层的兴起》

材料三   中国近代史上,作为主要货币的白银发生了两次持续时间长、流动数量大的外流现象。第一次发生在19世纪末……第二次发生在罗斯福新政时期,来自西部产银州的议员集团提出了意在提高银价的《1934年购银法》……其所造成的国际银价飞涨,给中国这样的银本位国家带来了灾难性的财政危机。

——《中国近代史两次白银外流的比照》


(1)据材料一和结合所学知识,分别说明秦、宋两代货币演变的背景。(并指出历史学习方法中如何阐述事件背景的方法)
(2)根据材料一,明朝中国的白银供给主要来源于哪里?分析这种现象出现的历史背景。
(3)请分析19世纪末中国白银外流剧增的原因有哪些?为应对第二次白银外流危机,南京国民政府采取了什么措施?罗斯福在货币领域应对经济大危机的措施是什么?
2019-06-03更新 | 59次组卷 | 1卷引用:【全国百强校】天津市静海区第一中学2018-2019学年高一5月月考历史试题
2 . 世界大商港

材料一:泉州历代户数人口统计

时代名称户口
西晋晋安郡近4000户
唐天宝年间泉州23000余户
唐元和年间泉州35000余户,238000余人
北宋元丰年间泉州200000余户,1000000余人
南宋淳祐年间泉州250000余户,1300000余人

——《中华文明传真》

材料二:


材料三:半个多世纪来,泉州出土了二百多方13、14世纪伊斯兰教徒的墓碑和石墓盖,上刻阿拉伯文、波斯文和突厥文,有浓厚异国情调的印度教寺庙石刻三百多方。

——《中华文明传真》



问题:
(1)材料一中,泉州历代户数、人口数据有何变化?
(2)结合材料二和所学知识,简要分析两宋较唐朝数据变化的原因。
(3)材料三对于研究泉州历史有何重要意义?
3 . 史料研习是历史学习的重要途径。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乾德三年(公元965年)四月十三,宋太祖诏令开封府:“令京城夜市三鼓以来,不得禁止。”宋仁宗时朝廷下令允许民间向街开店。

材料二   北宋中期“坊市之名,多失标榜。”汴梁皇城东北角的潘楼酒店,“其每日自五更市合,买卖衣物书画、珍玩犀玉,至天明,羊头、肚肺……野味、螃虐蛤蜊之类讫,方有诸手作人上市,买卖零碎作料,然后饮食上市。”

材料三   




          上海街景一《图画日报》                              上海建筑一《点石斋画报》


                              上海室内陈设一《上海百年》

材料四   1959年中国某部门根据历年全国工业生产统计数据制订了下表


年代195319541955195619571958
增长率(%)30.216.25.628.211.466


请回答问题:
(1)请分别概括材料一和材料二的核心内容,并说明两则材料在研究宋代商品经济中有什么不同的用途。
(2)观察材料三中的图像资料,说明与古代城市相比,近代上海城市的新变化,并依据所学知识分析变化原因。
(3)有人指出材料四中“1958年的全国工业增长率的数据不可靠。”请你结合所学为该观点提供合理依据,并据此谈谈你对使用史料的看法。
4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宋代福建“民安土乐业,……无凶年之忧”。在农业发展的基础上,纺织、陶瓷、制茶、造船、冶炼、造纸、印刷等业都有长足的进步。宋朝廷大力鼓励商人出海经商,招引外商来华入贡、贸易。嘉祐年间(1056~1063年),福建对外贸易大增,“舶商岁再至,一舶连二十艘,异货禁物如山”。宋初虽严禁与高丽(今朝鲜半岛南部)、倭国(今日本)通商,但泉州一些海商仍以瓷器、丝织品等暗地私贩高丽。南宋时期,与福建有贸易往来的国家和地区已达50多个。
材料二 鸦片战争后,英、美、俄等国在福建开设的洋行攫取了福建茶叶出口的经营权,福建茶商收购的茶叶只能卖给洋行经营出口。英、美洋行甚至通过买办直接到福建茶叶产地,向茶农贷款,控制和剥削茶农。
这一时期茶叶在出口贸易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从咸丰三年(1853年)起,洋行贩运茶叶出口日增,全省出口总值也不断增长。自同治三年(1864年)至光绪七年(1881年),全省年均出口量达70万担左右,光绪七年出口量高达90万担,这时期茶叶出口值约占全省出口总值的90%以上。19世纪80年代以后,由于印度、锡兰(今斯里兰卡)茶叶大量兴起,并以其优质与华茶竞争,福建茶叶生产和出口遭到沉重打击,出口量从巅峰急剧跌落。到20世纪初,跌入低谷,只有10万多担,几乎被挤出国际市场。
材料三
表2 福建出口总值在全国所占的比例             表3福建外贸出口值占本省GDP的比重
年 份
比 例

年 份
比 例
1952年
0.3%

1955年
0.79%
1978年
1.9%

1975年
5.10%
1988年
3.9%

1985年
7.55%
1990年
4.3%

1990年
25.43%


请回答:
(1)据材料一,概括宋代福建对外贸易的特点。
(2)鸦片战争后,福建对外贸易出现什么新变化?依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原因。
(3)联系材料三中的数据变化,谈谈你对这一时期福建对外贸易发展的认识。
十一届三中全会后,福建对外开放格局是如何逐步形成的?
2019-01-30更新 | 349次组卷 | 1卷引用:2012届福建省泉州四校高三第二次联考历史试卷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5 . 阅读北宋时期主要上贡纺织品统计情况表。对该表解读正确的是
种类全国上贡数(匹)南方上贡数(匹)
锦绣1010760
106481106468
4490622905
66116219
555829477303
什色匹帛4895148942

A.官营纺织业商品化倾向明显B.南方成为全国纺织业的重心
C.北方民众衣料依赖南方供给D.政府对南方放松了抑商政策
6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临安)最是大街一两处面食店及市西坊西食面店,通宵买卖,交晓不绝。缘金吾(负责宵禁的官员)不禁,公私营干,夜食于此故也。……冬月虽大雨雪,亦有夜市盘卖。

——吴自牧《梦粱录》

材料二   粮食生产的专业化趋势,在明代一些地方一跃变为商品粮食出口区。方圆几千里的各种名优特产,辐辏荟萃于山陬一隅,这确实很能反映明后期商品的繁茂景象。其他如铁器、瓷品、纸张、食糖……也在由生产它们的原产地源源不断地贩运到全国各地,进入大小城市中的千店万铺,供当地市民消费。

——摘编自杜车别《明朝的灭亡原因和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超前发展》

材料三   1759年)外洋各国夷船到粤贩运出口货物,均以丝货为重。每年贩运湖丝并绸锻等货,自二十余万斤至三十二三万斤不等。统计所买丝货,一岁之中,价值七八十万两或百余万两,至少之年亦买价至三十余万两之多。其货物均系江浙等省商民贩运来粤,转售外夷,载运回国。

——摘编自李侍尧《奏请将本年洋商已买丝货准其出口折》


(1)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宋、明两代商业发展方面的特征。
(2)提取材料三的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商人要“贩运来粤”才能“转售外夷”的原因。
(3)结合上述材料,概括影响商业发展的主要因素。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7 . 下面是公元997~1072年北宋两税(针对农民征收的税收,分夏秋两季征收)与政府的财政收入统计图(单位:万贯)。对图中数据变化解析符合史实的是

A.北宋时期农业遭到严重破坏
B.商业税对国家财政的贡献上升
C.民族战争胜利补充大量岁币
D.政府“裁员节流”政策初显成效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8 . 下图是宋代常州不同区域商税额的增长示意图。图中数据解读正确的是
A.州城的商业中心地位严重动摇B.镇场商业对县城形成挑战之势
C.抑商政策导致县城商业发展缓慢D.坊市界限打破刺激镇场商业繁荣
9 . 茶是中国古代重要的商品.对世界影响巨大。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宋代南方诸路到处产茶,其中江东西、两浙、福建、荆湖南北诸路是产茶最多的地方。乾德二年(964年),宋太祖于汴京、建安、汉阳和蕲口置榷茶场,“诏民茶折税外,悉官买,敢藏匿不送官及私贩鬻者。没入之”,并根据茶的价值而定罪。茶叶从采摘到焙制,全是细致的手工劳动,因而需要很好的制作技术和经验。王安石曾说过,“夫茶之为民用,等于米盐,不可一日以无。”

——摘编自漆侠《宋代经济史》

材料二   福建武夷山麓茶园,“自各国通商之初,番舶云集,商民偶沾其利,逐至争相慕效,漫山遍野,愈种愈多”。据1871年的统计.湘鄂两省“茶的种植近来有了扩张,几乎较十年前增加了50%”.是年经汉口向英国输出茶叶60万箱,“较去年输出增加了10万箱”。自光绪四年(1878年)后,茶价渐低,避出现“将茶树放弃抛置而另植他物,以寻生活矣”的现象。“外国炒茶及解箱板、烫铅罐俱用机器”,而中国“茶叶的种植、制造和出售,都是出于本地茶农之手,他们墨守长久相传的、刻板的制茶方法,一点也不知道外国消赏者经常变化的嘴好”,图的是维持一家人最低的温饱需求。据统计,1860年中国茶叶在国际市场上约占全部销售量的90%,1896年则降至42.1%,到1925年又跌至10.8%。

——摘编自秦进才《近代中国植茶叶的兴衰》


(1)根据材料一概括宋代茶叶产销的特点。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光绪四年(1878年)前后中国茶叶销量的变化,并分析其原因。
(3)综合上述材料及所学知识,说明茶叶对中国乃至世界社会经济的影响。
2020-11-07更新 | 110次组卷 | 1卷引用:辽宁省辽西联合校2021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10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宋代,城镇数量大幅增加,城市人口膨胀,城市中工商业从业者增多,地域性经济中心城市层出不穷,导致传统的政治性城市向经济性商业城市转化。与此同时,城市格局因古典坊市制的崩溃而有重大改观,临街设店的近代型城市风貌已初见端倪。更值得重视的是,宋代已经出现了少量的生产性工商业城市,如浙东金华可以认为是纺织城镇,余州附近的利国监可以视作冶金城镇,还有常聚十余万矿冶工匠的江西铅山场、广东冬水场亦属矿冶城镇;四川井研县亦有数万井盐工匠,可谓盐业城镇。

﹣﹣摘编自葛金芳《经济变革与宋代工商业文明的加速成长》

材料二:由于中国社会的上层建筑还是封建性的,虽然从外国搬来了机器设备,办了资本主义企业,但社会法律制度和政治制度却完全是为封建阶级服务的。民族资本主义工业的创办人,除了商人和买办外,绝大部分是地主和官僚,非朝廷命官,即地方士绅,总之都是封建制度的代表人物。在官督商办或官商合办企业中的“商”,并不是普通商人,而是有官僚身份的大地主大买办和特权商人,并都是与洋务派官僚有千丝万缕联系的。尽管如此,仍然是大官压小官,大鱼吃小鱼。如投资上海织布局的郑观应、龚寿图、蔡鸿仪、经元善等人都是三品以上的大员,而仍不免为李鸿章所宰割。

﹣﹣摘编自李宝珠《论障碍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工业发展的原因﹣﹣傅筑夫教授的谈话追记》

材料三: 1958 年开始的“大跃进”热潮是从农业领域开始起步的。农业生产的积极性首先表现在农田水利建设上。那一年农田水利建设的成绩显著,不少至今仍发挥着重要作用。植树造林、改良土壤、社办工业和修建农村公路等各项建设,也取得了累累成果。粮食和其他农 作物的产量明显提高。但随着“大跃进”的不断升温,在层层提高生产指标和批判右倾保守 的压力下,很快刮起虚报产量的浮夸风。由于虚夸不真实的统计,造成农业大增产的假象,使人们头脑越来越热,导致决策上出现一系列严重失误。

﹣﹣摘编自金冲及《二十世纪中国史纲》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宋代城市发展的表现。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阻碍中国民族资本主义企业发展的因素。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大跃进”时期中国在农业上取得的成就及其失误。
2020-08-01更新 | 80次组卷 | 1卷引用:甘肃省庆阳第一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