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宋元明清时期城市的发展与特点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11 道试题
1 . “江南地区这样的市镇如雨后春笋般兴起,它们的种类也各异,有的是当地的手工业中心,如嘉兴的濮院镇、王江泾镇等,有的是原料集散地或商业中心,如湖州的乌青镇、菱湖镇等。”该现象出现在
A.秦汉时期B.隋唐时期C.宋元时期D.明清时期
2 . 下图《清明上河图》中,酒店门口通常都悬挂着红栀子灯,虹桥附近有家“脚店”,门口设置了一个广告灯箱,上书“十千脚店”四字。广告灯箱的出现反映了
A.商业时间限制被打破B.北宋社会服务业发达
C.艺术能反映社会真实D.商业广告的应用广泛
2020-10-19更新 | 27次组卷 | 1卷引用:安徽省示范高中培优联盟2020-2021学年高二上学期秋季联赛历史试题
3 . 据《东京梦华录》等记载,宋代都城多见“当街列床凳,堆垛冰雪”出售凉食和专向客商出租铺席宅舍等现象。这反映了
A.城市商业功能增强
B.经商方式不受限制
C.官府鼓励经商
D.生活习俗改变
2020-10-18更新 | 362次组卷 | 42卷引用:安徽省阜阳市第三中学2018-2019学年高一竞培中心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4 . 唐代的“市”由“市令”专管或地方官兼职掌控,并规定“诸非洲县之所不得置市”;宋代“凡州县皆置务,关镇或有焉”。“务”成为各级地方市场管理和税收机构。这反映出
A.政府社会控制加强B.坊市制度日益完善
C.重衣抑商政策瓦解D.政府市场观念变化
2020-10-13更新 | 254次组卷 | 21卷引用:安徽省六安市城南中学2021届高三上学期第二次月考历史试题
6 . 对下列城市布局变化的解释,合理的一项是
A.商业发展突破时空限制B.工商业市镇兴起并发展
C.重农抑商政策逐渐放宽D.城市政治功能日益增强
7 . 人们大都习惯以张择端《清明上河图》来讨论宋代开封城市生活之繁盛:可是司马光在《都门路》一诗中这样描写开封:“红尘昼夜飞。车马古令迹,独怜道傍柳,惨淡少颜色。”对此认识准确的是
A.二者都可以为全面研究宋代城市发展提供参考
B.风俗画反映社会现实,故张择端的描绘更真实
C.司马光是宋朝政府高官,故其记述更为可信
D.文艺作品难免夸张失实,故二者都不足为据
8 . 唐代长安城承袭西周以来的城市布局并加以完善,实行整齐划一的坊市制。到宋代,汴京桑家瓦子有大小勾栏50余座,纵贯南北的御街两侧,酒楼、茶馆、商店鳞次栉比,御街成为主要的商业街。这说明宋代
A.海上贸易走向繁荣B.工商业市镇已在江南地区兴起
C.汴京不再是政治中心D.城市格局和功能发生重大变化
9 . 据记载,万历年间的北京“衣服器用,多仿吴下之风”;崇祯时也有类似记载,“帝京妇人,雅以南装自好,虽圣母亦概有吴风。”这说明当时
A.等级制度趋于崩解B.经济重心发生变化
C.奢靡之风蔓延全国D.江南时尚辐射广阔
10 . 明清时期,商业的繁荣催生了一批新兴工商业市镇。松江棉布有“衣被天下”之称;丝绸业市镇有著名的盛泽镇、濮院镇;景德镇瓷业也是“工匠来八方,器成天下走”。据此可知,明清时期
A.草市开始成为地方商业中心B.区域生产的专业化明显
C.手工业的经济主导地位日趋显现D.市镇的规模不断扩大
2020-03-27更新 | 961次组卷 | 29卷引用:安徽省淮北市第一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下学期第二次线上学习考试(3月)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