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中原人口外迁和经济重心南移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0 道试题
1 . 用“经济重心南移、绍兴和议、临安”等名词可以描述的王朝是
A.孙吴B.唐朝C.南宋D.明朝
2 . 下列是两幅古代人口分布图,人口疏密与颜色淡浓成正比。据图可得出,中国

西汉人口分布图                                           清朝人口分布图
A.军事重心南移B.政治中心南移C.版图向南扩展D.经济重心南移
2020-05-04更新 | 62次组卷 | 1卷引用:2014届上海市浦东新区高三二模历史试题
3 . 下图为汉至宋南北方户数变化表(单位:万户),对此解读正确的一项是(  )
西汉元始二年晋太康元年唐天宝元年宋元丰三年
北方965149493459
南方11165257830

A.北方人口有下降的趋势B.移民加快了南方人口增长
C.南方人口始终占据优势D.宋代中国人口达到高峰
2020-03-22更新 | 25次组卷 | 1卷引用:上海市崇明区2012届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4 . 据统计:公元8世纪,中国人口的3/4生活在中国北部,到了13世纪末,3/4的人口生活在长江以南。导致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A.气候变迁,北方生态环境恶化
B.北方战乱较多,经济重心南移
C.海上丝绸之路兴起,南方出现了商贸中心
D.朱元璋重视农业,社会经济迅速恢复发展
2020-02-16更新 | 133次组卷 | 1卷引用:上海市浦东新区2010届高三上学期期末质量抽测历史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中国经济地位变迁

材料一   公元960—1280年间宋王朝的集约与粗放式的经济增长,在此期间人均收入提高了1/3,而人口几乎增加了1倍。到了13世纪,由于水稻种植的广泛发展,3/4的人口生活在长江以南。……1700—1840年间人口增加了3倍多,但人均收入并没有下降。

材料二   中国在之前的近两千多年的时间里一直是世界上最大的经济体,但到了19世纪90年代,他的这个位置被美国所取代,中国GDP被美国超过的确切时间,是中日签订《马关条约》的1895年。

——以上材料均出自【英】安格斯·麦迪森《中国经济的长期表现》


问题:
(1)导致13世纪时,中国3/4的人口生活在长江以南的原因有哪些?
(2)1700—1840年间人口增加了3倍多,但人均收入并没有下降的原因何在?
(3)至1895年,美国经济何以能超越中国?
(4)怎样看待两千多年以来中国经济地位的变化?
7 . 宋元时期,国家粮赋的主要供给区位于下图中的
A.B.C.D.
9 . 汉代“楚越之地……无冻饿之人,亦无千金之家”,而后世“(江浙)财赋之地(经济),人物渊薮(人文)”。表明(   
A.汉代我国经济政治重心已经南移
B.随着人口南迁出现经济重心南移
C.经济重心南移带来文化重心南移
D.长江流域农业生态系统优于中原
2016-07-21更新 | 49次组卷 | 1卷引用:2015年上海市浦东新区高三下教学质量检测历史试卷
13-14高三上·广西柳州·阶段练习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10 . “儒学之盛,古称邹鲁,今在闽越。……漕运之利今称江淮,关河无闻。……陆海之利今称江浙甲天下,关陇无闻。灌溉之利今称浙江太湖甲于天下,河渭无闻”。对材料主旨理解最为准确的是
A.关中地区已经失去作为全国经济重心的地位
B.经济和文化重心整体上呈现南移的重要趋势
C.文化重心的不断南移带动了经济重心的南移
D.经济重心南移主要得益南方优越的地理环境
2014-12-03更新 | 215次组卷 | 4卷引用:2013年上海市奉贤区高考一模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