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中原人口外迁和经济重心南移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46 道试题
1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如下图。



     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民族流动示意图

材料二 江南地广,或(有的地区)火耕水耨(用烧荒和原始的水稻耕作技术从事农业生产)。民食鱼稻,以渔猎山伐为业。

——《汉书》


(1)材料一所示的北方少数民族是从什么时候开始迁往中原的?举出迁入中原的三个少数民族名称。图中所示的中原汉族为什么迁往江南?
(2)材料二反映了江南地区怎样的经济状况?
2 . 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要求:比较图1、图2,分别提取一项有关唐朝、明朝时期人口分布历史变迁的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予以说明。
2021-06-02更新 | 294次组卷 | 3卷引用:四川省成都市蒲江县蒲江中学2018-2019学年高一5月月考历史试题
3 . 图1、图2,图3分别是唐代、北宋、南宋进士籍贯分布图。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1)指出图1进士籍贯分布的特征及其形成的因素。
(2)比较图1和图2、图3,说明宋代进士籍贯分布发生的变化,并结合所学知识予以解释。
4 . 下面是中国古代城市的分布特点,从图1到图3能够反映的主题是
A.中国古代疆域范围不断扩大B.中国古代经济重心南移的历程
C.中国古代经济布局渐趋合理D.古代汉族与少数民族的不断融合
2021-03-04更新 | 83次组卷 | 1卷引用:安徽省滁州市明光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一上学期分班考试历史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图1、图2、图3、图4是中国古代四个历史时期(唐代、两宋、元代、明清)的科举状元籍贯统计部分摘录表。由图可知
A.文化重心逐步由北方向南方转移B.科举制度推动了社会阶层流动
C.国家统一促进士分布更为合理D.北方教育水平始终高于南方
2021-02-03更新 | 33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南省豫南九校2020-2021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三次联考历史试题
6 . 图1、图2、图3是中国古代三个历史时期(汉代、唐代、明代)的治水活动(含水利工程)分布图。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整理自冀朝鼎《中国历史上的基本经济区与水利事业的发展》


根据以上三图治水活动分布信息,判断各图对应的朝代,并说明理由。
7 . 元朝运河的开通和长途海运航线的开辟(见如图),在当时主要是为了
A.加强南北经济、文化交流B.弱化对南方的控制
C.镇压沿河、沿海人民反抗D.将南方的财赋北运
2020-12-29更新 | 92次组卷 | 1卷引用:福建省三明第一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二次(12月)月考历史试题
8 . 图4、图5、图6分别是唐代.南宋、明代武状元的密度分布图(宋明两代的武举包括文试)。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摘编自吴黎等《中国历代武状元时空分布特征及成因分析》


根据图4、图5、图6的信息,得出论点,并结合所学知识进行阐释。
9 . 自南宋以后,我国历史上创绘的耕织图基本上以“江南”为具体描绘区域。出现这种情况的主要原因是
A.统治者重视教化劝农B.经济文化格局的影响
C.政治中心的逐渐南移D.江南新的经济因素的出现
2020-11-22更新 | 15次组卷 | 1卷引用:湖湘教育三新探索协作体2020-2021学年高一11月联考历史试题
10 . 据《元和郡县图志》记载:安史之乱后,开元与元和年间部分州的户数和乡数情况发生很大变化。据此推知(见下表),这一时期
A.经济重心逐渐完成南移B.南北方人口趋于平衡
C.社会动荡导致人口锐减D.地区流动性得到加强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