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中原人口外迁和经济重心南移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0 道试题
1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如下图。



     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民族流动示意图

材料二 江南地广,或(有的地区)火耕水耨(用烧荒和原始的水稻耕作技术从事农业生产)。民食鱼稻,以渔猎山伐为业。

——《汉书》


(1)材料一所示的北方少数民族是从什么时候开始迁往中原的?举出迁入中原的三个少数民族名称。图中所示的中原汉族为什么迁往江南?
(2)材料二反映了江南地区怎样的经济状况?
2 . 图1、图2、图3是中国古代三个历史时期(汉代、唐代、明代)的治水活动(含水利工程)分布图。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整理自冀朝鼎《中国历史上的基本经济区与水利事业的发展》


根据以上三图治水活动分布信息,判断各图对应的朝代,并说明理由。
3 . 图1、图2、图2分别为中国古代汉、唐、明清时期的商业中心分布图。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概括图中商业中心分布的变化所反映的历史现象,并对此历史现象作出合理的历史解释。
4 . 图1、图2、图3分别是两汉、北魏、明代的都城示意图。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1)据图1、图2,分析西周到隋唐时期一直定都在长安至洛阳一带的原因。
(2)据图3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明成祖迁都北京的原因和意义。
(3)据图1、图2、图3,从时空发展的角度概括中国古代王朝都城迁移的趋势。
2020-07-12更新 | 540次组卷 | 5卷引用:河北省衡水市冀州中学2021届高三上学期开学模拟考试(一)历史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图1、图2、图3分别是唐代、宋代及清代各地书院数量分布示意图(注:图中的数字代表的是各地书院的数量)。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据邓洪波《中国书院史》


(1)比较图1和图2,指出宋代书院分布的变化,并分析其原因。
(2)结合图3和所学知识,说明清代书院发展带来的影响。
6 . 从南宋楼臻《耕织图》始,我国历史上先后创绘了几十套体系化的耕织图,而它们基本上又是以“江南”为具体描绘区域的(如图)。出现这种情况的主要原因是
A.统治者重视教化劝农B.经济文化格局的影响
C.政治中心的逐渐南移D.汀南耕作技术最发达
7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历史地图包含了政治、经济、文化等多种信息。

                  图1 东汉十四州示意图                         图2     唐开元十五道示意图
比较图1、图2,提取两项有关汉唐间历史变迁的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予以说明。
2019-01-30更新 | 4463次组卷 | 31卷引用:2019年四川省射洪县射洪中学高三补习班上学期入学考历史试题
8 . 历史地图包含了政治、经济、文化等多种信息,比较《唐代诗人分布》和《宋代词人分布》图,二者的差异可以说明
A.民族融合利于社会文化繁荣B.地域的差异逐渐影响文化特点形成
C.宋代经济文化发展优于唐代D.经济重心的南移带来文化重心南移
2019-05-28更新 | 539次组卷 | 17卷引用:湖北省市级名校联盟2019届高三下学期开学考文综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9 . 如下图所示,与隋朝大运河相比,元朝大运河航道发生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A.洛阳城市经济衰落B.加强对南方的控制C.政治中心向北迁移D.经济重心南移完成
2016-11-27更新 | 478次组卷 | 22卷引用:2017届辽宁省葫芦岛市六校协作体高三上期期初考试历史试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真题 名校
10 . 下图是依据《隋书·食货志》等制作的南北朝时期各地区货币使用情况示意图。该图反映出
A.长江流域经济水平总体上高于黄河流域
B.河西走廊与岭南地区经济发展速度最快
C.黄河流域的丝织业迅速发展
D.长江流域经济发展相对稳定
2016-11-18更新 | 3081次组卷 | 30卷引用:2011年高考真题新课标文综卷历史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