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中原人口外迁和经济重心南移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55 道试题
1 . 从下面的“人口迁徙示意图”可以看出,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南方经济得到发展的主要原因是(     
A.南方自然条件优越B.南方统治者重视经济发展
C.中原人口大量迁往江南D.北方少数民族大量迁往中原
2023-11-10更新 | 324次组卷 | 27卷引用:广东省广州市番禺区洛溪新城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二次月考历史试题
2 . 下图反映了魏晋时期江南地区经济发展的原因之一是(       
A.江南社会相对稳定B.江南自然条件优越
C.北方人口大量南迁D.南方政权重视农业
2023-11-06更新 | 24次组卷 | 23卷引用:广东省广州市第八十九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3 . 784年,关中因为战乱、米价上涨,长安经济困难。786年,京城禁军军粮无法保证,出现兵变危险。浙江东西道节度使韩滉运米三万斛供给朝廷,解除了唐德宗的燃眉之急。此事反映出当时的唐朝(  )
A.藩镇割据并未影响到中央集权B.在经济上一定程度依赖东南藩镇
C.各地藩镇积极支持拱卫唐朝廷D.经济重心完全转移到了江南地区
2023-02-02更新 | 57次组卷 | 1卷引用:广东省茂名市第一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4 . 宋元时期流行“苏湖熟,天下足”,明清时期变成了“湖广(湖南、湖北)熟,天下足”,这两句谚语的变化表明(     
A.明清时期两湖地区取代江浙成为粮食主要产区B.因战乱破坏,宋到明清江南地区农业日益萎缩
C.明清时期江浙地区转型为重要工商业发展中心D.明清时期全国经济的重心转移到长江中游地区
2023-01-02更新 | 98次组卷 | 1卷引用:广东省深圳市龙华区2021-2022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A卷)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秦汉时期,漕运集中于黄河流域,由东向西运往长安;唐宋时期扬州成为重要的漕运枢纽,线路呈现出东南、西北向变动。这一现象产生的主要因素是(     
A.交通方式的变革B.赋税制度的变革
C.经济格局的变化D.对外贸易的发展
6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清代前期藏书家地域统计情况

地域

浙江

江苏

福建

北京

山西

人数

247

158

74

36

34

地域

山东

上海

湖北

江西

四川

人数

17

12

9

9

8

地域

河南

陕西

湖南

辽宁

贵州

人数

5

4

4

3

3

——据《中国出版史清代卷上》

材料二   在西方文明演进过程中,修道院、大教堂和大学图书馆,在保存古典时期文化遗产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19世纪下半叶,英、美等国家出现了面向所有人开放的具有近代意义的公共图书馆。

——摘编自《高中历史选择性必修3:文化交流与传播》

材料三   1627年,法国图书馆学者加布里埃尔·洛代在《建立图书馆之倡议》里提出,要在民众中获得巨大声望,没有哪种方式比建藏书丰富、规模宏大的图书馆更保险。这正是近代早期国家图书馆兴起的缘由……

1850年,欧洲第一部公共图书馆法案在英国诞生。此后,公共图书馆得以稳步发展,并逐步消除了对读者经济状况、身份等诸多限制。

——摘编自梁跃天《近代欧洲公共图书馆的兴起》


(1)结合材料一和所学知识,概括指出清代前期藏书家地域分布的主要特点,并分析其原因。
(2)结合材料二、三和所学知识,概括欧洲近代图书馆的发展趋势。
2022-08-02更新 | 87次组卷 | 1卷引用:广东省名校联盟2021-2022学年高二5月大联考历史试题
2022高三上·山东·专题练习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7 . 如图是中国古代某个历史时期武状元(有籍贯可考者)空间分布核密度图。该时期是:(     
A.隋朝B.唐朝C.宋朝D.元朝
2022-07-26更新 | 32次组卷 | 2卷引用:历史-2022年秋季高三开学摸底考试卷02(广东专用)-新高考地区专用-2022年秋季高三历史开学摸底考试卷(多卷区)
8 . 隋代,关陇地区农业衰落,首都长安时常粮食短缺。而江南地区则“地广野丰,民勤本业……一岁或稔,则数郡忘饥……丝棉布帛之饶,覆衣天下”。这从侧面说明(     
A.南方经济已经超过北方B.大运河开通有其必要性
C.国家经济重心开始南移D.北方商品经济逊于南方
9 . 两宋之际,北人大量南迁,一时间对小麦的需求量激增、价格日趋高昂。同时,租佃契约仍按旧例,佃户只在秋收稻米中按规定额缴租,而所种之麦并不征租,全部归佃户所有。稻麦二熟制就在南方得以推广。这表明(     
A.经济因素利于生产技术的推广B.生产关系不适应生产力的发展
C.农民阶级的生产积极性被调动D.耕作方式的进步吸引人口流动
10 . 陈寅恪认为《桃花源记》反映了魏晋时期因战乱而举族避难、建立堡坞共同体的现实;唐长孺则认为《桃花源记》所记载的这些迁入山林的百姓,在当时主要是为了逃避沉重的赋役。对此理解最准确的是
A.《桃花源记》的文学价值远高于其史学价值
B.《桃花源记》蕴含魏晋时期人口迁徙的信息
C.堡坞共同体的主要功能是抵御游牧民族的入侵
D.两晋政府对南迁的民众征派的赋役超过当地人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