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土地制度的演变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942 道试题
1 . 建安元年(196年)曹操在许下屯田,第二年,下令“州郡例置田官”,把屯田推广到其他地区。政府将招募或强制迁移的流民“各五十人为一屯,屯置司马”,司马之上逐级为屯田都尉、典农中郎将或典农校尉,中央则为大司农总领,自成一系统,不属于郡县,政府对屯田民众收取50%到60%的田租。屯田的推行(     
A.减轻了屯田民众的田租负担B.不属郡县不利于中央集权
C.保证了社会生产的基本进行D.提高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
2 . 唐朝均田制下,一个丁男可以分到100亩地,一年收获粟谷3万斤,脱壳后得粟米至少1万斤。以一人一天吃2斤米计算,一人一年吃掉约800斤,向朝廷缴纳不过200斤,再加上其他税收,剩余部分完全可以保证一家5口生活无忧。这说明农民当时(     
A.生活基本可以保障B.劳动时间得到一定保障
C.获得了土地所有权D.人身依附关系不断松弛
2023-04-21更新 | 115次组卷 | 1卷引用:广东省汕头市潮南区陈店实验学校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3 . 安史之乱后,地主通过巧取豪夺,从农民手中圈占土地(其中不乏国有土地),造成大量失地农民从国家编户投身地主名下,成为依附农。这一现象出现的根源是(     
A.土地私有制的推行B.地主阶级的骄横
C.统治者腐败的加剧D.藩镇割据的盛行
2023-04-09更新 | 560次组卷 | 6卷引用:河南省郑州市中牟县第二高级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三次月考历史试题
4 . 斯塔夫里阿诺斯在《全球通史》中指出:“随着经济商品化,土地成为可以自由买卖的一种财产。富有的商人获得了大笔地产,贵族们为了增加自己的收入,不再像过去那样向村社头领收取一定量的地租,而是派人直接向农民索取更多的地租。”据此可知,当时(     
A.郡县制全面取代分封制B.新社会阶层正在崛起
C.宗法制已经被彻底破坏D.土地兼并的现象严重
2023-04-03更新 | 189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南省多校2022-2023学年高二3月联考历史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下表是唐初推行均田制的授田情况(部分),据此可推知(     
类别授田依据永业田口分田
百姓中男、丁男20亩80亩
勋官勋位30顷至60亩\
职事官官品60顷至2顷\
贵族等级100顷至5顷\
A.唐朝政府不抑兼并B.政治地位与经济利益相背离
C.税收原则有失公正D.推行均田制有利于扩大税面
2023-03-25更新 | 514次组卷 | 4卷引用:黑龙江省牡丹江市第二高级中学2024届高三上学期第四次阶段性考试历史试题
6 . 《新唐书》中史臣赞提到,古者“人皆土著,故名宗望姓,举郡国自表,而谱系兴焉”,而至唐中叶,“谱录都废,公靡常产之拘,士亡旧德之传……悠悠世祚,讫无考按,冠冕皂隶,混为一区”。造成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A.土地兼并的加重B.安史之乱的爆发
C.租庸调制的实行D.朋党之争的加剧
7 . 唐代以前,未开垦的荒地归国家所有,民户不得开垦和拥有。宋朝沿袭了唐朝后期和五代以来的做法,允许民户自由垦辟,垦辟者只要将开垦的土地登录在国家版籍上,按章缴纳赋税,便可拥有所开垦的土地。这一变化反映出(     
A.国家面临严重的财政危机B.宋朝实行不抑兼并的土地政策
C.宋代租佃关系日益普遍化D.政府支持土地私有制度的发展
2023-03-24更新 | 123次组卷 | 1卷引用:安徽省部分名校2023届高三3月大联考历史试题
8 . 汉代出现了专门保护土地占有的、返还原物的诉讼和避免侵占所有权的确认文书“契”,这些文契具有确认所有权的法律效力,是法律意义上的所有权确认物。这说明汉代(     
A.法律体系已经完备B.土地兼并日益盛行
C.重农抑商政策松动D.政府倡导礼法结合
9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试以一家计之:高、曾之时,有屋十间,有田一顷,身一人,娶妇后不过二人。以二人居屋十间,食田一顷,宽然有余矣。以一人生三计之,至子之世而父子四人,各娶妇即有八人,八人即不能无佣作之助,是不下十人矣。以十人而居屋十间,食田一顷,吾知其居仅仅足,食亦仅仅足也。子又生孙,孙又娶妇,其间衰老者或有代谢,然已不下二十余人。以二十余人而居屋十间,食田一顷,即量腹而食,度足而居,吾以知其必不敷矣。······或者曰:高、曾之时,隙地未尽辟,闲鏖(泛指居民)未尽居也。然亦不过增一倍而止矣,或增三倍五倍而止矣,而户口则增至十倍二十倍,是田与屋之数常处其不足,而户与口之数常处其有余也。又况有兼并之家,一人据百人之屋,一户占百户之田,何怪乎遭风雨霜露饥寒而死者之比比乎?

曰:天地有法乎?曰:水旱疾疫,即天地调剂之法也。······曰:君、相有法乎?曰:使野无闲田,民无剩力,疆土之新辟者,移种民以居之,赋税之繁重者,酌今昔而减之。禁其浮靡,抑其兼并,遇有水旱疾疫,则开仓廪,悉府库以赈之,如是而已,是以君、相调剂之法也。

——摘自【清】洪亮吉《意言·治平篇》


围绕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运用唯物史观就“人口问题”提出自己的见解。(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逻辑严密,表述清晰)
2023-03-22更新 | 79次组卷 | 1卷引用:重庆市巴蜀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10 . 历史研究认为,均田制是在北魏政权与地主不断斗争以及北魏政权采用超经济的力量强迫中原地区小农接受的过程中建立起来的;如果单靠当时中原地区地广人稀的客观条件,均田制是不可能实施的。据此可知(     
A.均田制严重损害了地主阶级的利益B.均田制没有满足小农的土地要求
C.强大皇权是均田制得以推行的保障D.土地不是均田制推行的必要条件
2023-03-11更新 | 15次组卷 | 1卷引用:陕西省榆林市神木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